吴灏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304。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深入融合,我国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建筑行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难题和挑战,如果想在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增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应不断挖掘人才潜力,加强企业干部管理,打造一支高精尖的管理队伍,为施工项目的高效完成提供管理保障。目前来看,施工企业干部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施工企业的发展,对此,应结合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根本上增强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为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施工企业干部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从分析施工企业干部管理问题出发,探讨其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希望给更多同行人士提供帮助,为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关键词:施工企业;干部管理;问题;建议
引言
在国际新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市场化经济步伐不断加快,施工企业作为工程建设的向导,其干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效果。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作为现代化的施工企业,应敢于创新,不断进步,优化企业干部管理模式,为增强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另外,人员管理是影响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层面,加强企业干部管理,有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生存能力,确保是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施工企业干部管理是实现其自身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及时解决干部管理问题及弊端,不断革新干部管理模式,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一、施工企业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人才流失过快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管理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今的市场竞争与传统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形式完全不同,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产品及服务等多个方面,同时管理制度和人才资源是施工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范围的管理人才的流动,不仅不会对施工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促进各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大范围的人才流失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管理断档问题产生,阻碍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干部选拔考核流程不完善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干部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应以完善、规范的考核流程为基础,明确干部选拔及考核流程,保证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然而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做好公平公正公开,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则是缺失完善的干部考核标准及流程,实际运行过程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影响企业干部管理效果,因此,应对考核流程的完善和优化给予更高的关注度,保证干部选拔考核效果更为理想。
(三)干部人事内部流动性差
当前,我国一些施工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与市场化经济制度相匹配的干部人事管理机制,导致干部人事管理机制漏洞百出,处于僵化局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关键岗位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方法缺乏全面性,在领导干部和全体员工的调动过程中,绩效考核的作用不大,甚至没有利用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参考依据;(2)企业内部人事管理流动性大,比如,部分施工项目的收尾项目管理不够合理,影响项目人才的作用发挥和成长。还存在收尾项目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项目负责人没有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
(四)干部缺乏创新钻研和责任
施工企业与其它行业的所有企业一样,都是独立的经济运行个体,其高效性是保证企业稳定运转的关键,但是一些干部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不能妥善处理个人业务和管理工作,忽视企业业务和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干部人员缺乏创新性是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具备钻研创新精神,在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瓶颈时,不愿承担自身责任,或者故意推诿责任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善,必定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创新发展及工作风气,对企业文化精神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五)干部后备力量不足
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是推动企业建设人才建设阶梯的必经之路,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后备力量不足,亟需优化和解决。从根源上规避年轻干部无法及时替补的问题,保证干部群体的完整性,从而提升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从这一视角出发,企业应注重对优秀管理人员的培养,使企业干部管理的年龄结构得到优化,推动企业干部建设,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效能,以高标准完成施工建设任务。
二、改善施工企业干部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施工企业建筑行业的主体,其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行业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价值取向朝向多样化发展,为了企业自身和行业的良好发展,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改变对干部管理的传统认知,落实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加忠于企业,保持良好的奋斗精神,为企业转型和创新发展注重力量。通过强化干部监督管理,能够有效避免管理人才流失,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流程
首先要抓选拔,严把选人用人入口关。压实干部管理责任,组织人事部门对拟选拔任用人员严格审查任职资格的同时,也要加强与纪委部门的联动机制,利用好函询、询问等手段,严把干部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坚决杜绝“带病提拔”的现象。其次是规范选拔流程。坚决执行公司相关制度,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坚持原则,严格遵守纪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最后要规范退出机制。如与干部考核挂钩,末位淘汰;年龄达到某一年龄段可退居副职或不再任职;由于工作等原因使公司遭受较大经济损失或影响声誉的可酌情予以降职免职。完善干部退出机制,确保企业更新换代的周期性。
(三)提高组织人事管理水平
首先,应结合施工企业干部管理现状制定完善的人事管理机制,确保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形势相吻合,对人事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从而不断提升人事管理水平。其次,应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绩效考核对施工企业干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也是规范干部选拔流程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科学的量化标准考核体系,有利于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和责任,将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控制在萌芽期,推动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完善干部评价机制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企业干部是施工企业的典型性代表,需要科学运用评价机制对干部的举止行为进行约束、监督及管理,督促干部群体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带领员工不断创新,进一步实现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干部评价机制制定阶段,应注重考虑以下方面:(1)应进一步扩大干部考察的现场调查走访范围,尤其应注重在生产一线群众中的走访调查。建立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国企干部考察评价机制,有利于对被调查干部在工作中一贯表现的真实了解。干部在面临困难、危险、紧急情况下的表现也应作为考核关注的重点,只有从群众舆论的角度,真实全面地了解干部的基本情况,才能够更为客观、公正地对干部进行评价;(2)应进一步拓宽干部的选聘渠道,激励更多的优秀群众参与企业的干部选拔工作,并在完善和优化干部选拔过程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干部的选拔程序,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与活力;(3)加大业绩在考核指标中的占比,将工作实际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正确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使能力强、工作扎实的人才在选拔中脱颖而出;(4)强化干部选拔公开原则,对于备选干部的各项信息都应公开,以便企业广大员工监督,保障选拔工作的公正公开,坚决防范干部人事任免的暗箱操作行为。
(五)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应坚持“人才强企”的战略,挑选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增强企业中层领导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领导层应以企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结合企业生产规模、专业需求及人才数量等,保证后备干部结构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一个从全方位、分层次的管理角度提出管理要求,突显干部管理的针对性,结合人才发展不同阶段的各自需求,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和机制,帮助人才找准自身定位,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带领群众以廉洁的作用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待本职工作,为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夯实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迎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应转变以往的干部管理理念,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推动干部管理快速进入改革阶段,尤其是新时期的大环境背景下,应以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为指导,摸索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规律,制定完善的干部管理机制,保证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和时效性,以迎合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不断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性强的管理队伍,为施工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推动我国建设行业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敬唯.国有企业专业技术干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9(04):76-77.
[2]贾惠平.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铁道工程学报,2018,35(07):99-102.
[3]赵晓莉.建筑施工企业政工干部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4):111-112.
[4]卢瑞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4):89-90.
[5]马伍山.建筑施工企业政工干部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