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9期   作者:张经祥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工民建工程受到了人们的特别重视。
        张经祥
        陕西靖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719000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工民建工程受到了人们的特别重视。在国家引导与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节能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效缓解了资源的污染与浪费问题,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和统一。
        关键词:工民建;节能新技术;应用
        一、工民建中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意义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节能环保问题,作为占据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工民建工程,也广泛应用了新型环保绿色材料和技术,绿色节能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要求,还为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减少了资源上的浪费,对于企业来说也会节省成本,使建筑行业可以健康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城镇化的不断加深,建筑行业也是得到了发展壮大,而在建筑业的发展中,要想让工程顺利进展,那么,首先整个行业都应加强绿色节能意识,重视绿色节能技术的运用。当下绿色节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人们更是越来越重视资源的回收利用,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减少浪费也可以缓解资源的紧缺,同时能帮助整个社会往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方向发展,对工民建建筑业来说想要更好地运用新型的绿色环保技术,就必须首先树立起环保节能理念,并把环保节能理念与施工的具体过程结合起来,深入到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做到绿色节能的有效运用。推动工民建建筑业的发展,新型的节能技术也可以帮助节约土地资源,房屋建筑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经济增长,人们对房屋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新型的绿色节能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最后,新型节能技术还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合理性,传统建筑的煤炭供热已经被新能源天气燃气供热所取代,这一变革也能直观地感受到新型能源的优势,天然气供暖解决了煤炭供暖时期的二氧化碳对大气和人体的伤害问题。所以,新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个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
        1、门窗节能技术应用。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人们对门窗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重视设计的美观性,还要注重简约。要达到这种看似简单的要求,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要重视门窗的保温与隔音功能,并做好遮阳措施。在建筑工程中,门窗是主要的建造结构,在节能方面,只需对其材料进行完善。在门窗制作过程中,塑钢与铝合金作为常用的材料,各有其优缺点。而最能满足节能要求的便是断桥铝合金材料,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较多的色彩选择,同时,在保温与密封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但其价格相对高一些。当前,在工民建施工中,钢化玻璃是最受人们认可的,其功能也得到强化,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在节能方面也更具优势,不仅能够隔热,还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2、墙体砌块材料应用。在工民建工程实际施工中,墙体砌块也是一重要结构。通过分析当前的施工要求,我们发现空心混凝土砌块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与应用,其不仅满足节能要求,还是可再生材料。它以废弃的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同时掺入少许的水泥与矿渣等,将废弃的资源进行再利用,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回收问题。而空心砌块不仅轻巧且方便运输,同时不会影响到施工质量与效率,便于对外墙进行美化与上色。同时,其还比传统实体砖更环保,在防潮、隔音等方面,也更胜一筹,是值得应用并推广的。
        3、循环水采暖。与其他空间工程相比,墙体与门窗部分更具保温性,但北方地区大都以采暖方式进行取暖。我国主要采暖方式有热水集中供暖与地暖两种。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热水取暖形式是普及较早的一类,且使用人群广泛,其缺点是会造成水电等资源的浪费;而地暖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结合这一现状,专业人士已提出应对方法,在用热水进行供暖过程中,对水循环过程进行改良,并设置污水处理池,将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水或者雨水等进行收集,集中进行加工,或者对工业污水进行绿地处理,进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再利用。这种水循环技术不仅有节能作用,还减少了运行成本,既经济又环保,值得推广。相关人员还保持着对地暖的研究力度,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4、屋顶技术。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屋顶结构也是重要的部分,其不仅要具备隔热保暖的效果,同时还要具备隔音隔水的功能。在房屋工程建设过程中,倒置屋面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此种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工程质量与效率。施工人员要对防水层进行有效控制,在工作过程中,只需将保湿层与防水层颠倒,就能够实现很好的保湿与防水效果,并减少侵蚀问题。
        5、土地节能技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人均面积却比较小,加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土地稀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好土地的合理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进而达到节约能源与土地的效果。另外,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平衡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需求。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配置临时路段与设备及其应用功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进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6、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应用。这里的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建筑领域中的可再生资源。在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要重视环保,并充分利用节能新技术。工程的施工过程会消耗大量能源,改用电能、太阳能等能源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使可再生能源得到有效利用。当前,太阳能与电能的应用较广泛,这里对太阳能技术进行阐述。当前,我国太阳能技术已获得很大发展,此技术的应用,不仅操作起来非常简便,同时还不污染环境,因此其应用范围较广。我们可以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电池,便于在工程中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但是,把太阳能转变为电能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通常,其提供的电能仅够照明使用。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用到电能,还需要用地热能,且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利用底层的地热能,为建筑工程供能。随着能耗的不断增加,只有有效应用可再生能源,才能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与进步。
        三、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从发展潜力看,在建筑总量持续增加以及人民群众改善居住舒适度需求、用能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力度,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可以有效遏制建筑能耗的增长趋势,实现北方地区城镇民用建筑采暖能耗强度、公共建筑能耗强度稳步下降,将对完成全社会节能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2、从发展挑战看,我国城镇化进程处于窗口期,建筑总量仍将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主要依托建筑提供服务场所的第三产业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处于提升期,对居住舒适度及环境健康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大量新型用能设备进入家庭,对做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民建施工中绿色环保技术的运用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工民建建筑施工中要积极运用绿色节能技术,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相关研究人员也要加强对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促使工民建建筑业朝着绿色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不断迈进,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华栋.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7):162-163.
        [2]唐海斌.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371-373.
        [3]赵鑫阳.工民建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1(07):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