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藏
广州宏元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为了保证企业能够了解建筑项目未来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需要利用工程造价管理,提前对项目造价进行评估,编制预算方案。部分项目建设还存在超预算的现象,使得工程实际支出和预算之间存在不符,不但影响工程建设进程,还会对工程效益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项目报价预算的重要节点进行合理把握,才能准确解决问题,发挥工程预算的作用,保证工程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策略
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意义
(一)保证预算可控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通过对造价预算进行合理控制,做好预算编制相关工作,能够保证项目对于资金的高效利用,控制成本,使工程建设整个过程成本可控,以免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提高管理水平
建筑项目管理阶段,预算控制属于关键内容,合理运用管理措施,把握控制要点,能够将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对于所有资源优化配置,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应用有效地管理措施,还能维持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提高竞争实力。
(三)提高经济效益
建筑企业运用造价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取经济收益,借助预算控制对于项目实施阶段的资金进行高效管理及监督,保证施工期间所有造价处于预算控制范围之内,由管理人员编制预算,合理使用资金,防止工程建设阶段出现资金浪费问题,能够起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把握
(一)合理编制造价
建筑工程的管理,造价控制要点即为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为做好预算编制相关管理工作,需要预算管理者到项目施工地点进行考察,结合项目施工环境,分析施工图纸,判断其是否和实际施工需求相符,适当进行调整,避免后期出现设计变更,变更控制是预算控制要点,能够节约非必要的材料和人员成本消耗。对此,要求编制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期间,能够以严谨的态度,对于企业具体预算情况展开分析,并分析图纸施工工艺所需成本,如果发现预算远远超出企业承受能力,此时,应该与相关人员沟通,对于工程造价展开动态化管理。
与此同时,预算编制阶段,还需对市场当中施工材料价格情况、波动情况进行调研,通过预测和分析,对于材料单价合理确认。因为材料的价格变化幅度相对较大,部分供应商出于利益方面的考量,可能给出的材料报价超高。针对此现象,需要管理人员对于建材价格、材料性能等进行多方对比,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注意材料采购阶段的管理,制定严格的采购流程,控制施工环节材料的使用情况,严谨出现浪费问题,多方面考虑,对于工程预算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比如:笔者在2019~2020年负责刘村建设工程配套项目和路灯配电房的增容改造项目的招标预算编制,在项目预算编制之前,结合项目所有材料需求,对于建材市场进行考察,确认建材的市场价格综合水平,展开预算编制,保证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控制实施阶段造价
影响建筑项目造价的因素就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自然灾害和气候环境因素,难以通过人为控制。内部因素类型较多,具体分为如下方面:一是文件编制,二是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三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上述问题都可导致预算超出标准的问题。对此,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在预算控制方面应该充分履行自身职责,完善现场监督,针对合同内部提及的原材料展开准确计量,之后确认其价格,以免费用出现超前支付现象。
比如:笔者在2017~2018年参与10KV供电配套和改造工程建工程的招标预算编制工作当中,为了确保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和安全,在预算编制阶段重点对施工原料、工艺等运用流程加以明确。同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的原材料,从询价阶段做好电缆和水泥等材料的价格管理,按照配网线路的建设要求,明确材料质量和检测方式,根据项目设计,确认施工量及材料用量,以此为基础计算造价,并按照不同工序的施工进度,对于造价合理控制。
(三)提高人员素养
建筑项目实施阶段,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造价控制的有效性息息相关,造价人才是造价控制的重要主体,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展开高质量造价管理。由此可见,培养高素质造价人员是提高造价控制结果,保证编制合理性的关键环节。因此,作为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学习意识,不但要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知识,还应在造价管理阶段和其他部门之间及时协调与沟通,了解建筑设计意图,明确建筑施工材料需求,并且对于建材市场信息变动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可定期参与造价管理相关培训活动,还可以“走出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企业方面也可对于用人机制进行创新,明确激励制度,重视和人才之间的沟通,保证任人唯贤,选择专业素质高的造价管理人员,参与实际管理当中,为积极参与学习的预算管理知识的人员提供物质或者金钱方面的奖励,制定奖惩措施,激发人员产生学习意识,才能在实践过程把握要点,高质量展开管理工作。
(四)其他管理要点
为了确保建筑项目预算控制有效性,还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的管理措施:第一,施工图的审核,预算人员对于工程造价进行计算时,需要对施工图进行全面审核,这样才可掌握预算工作重点。要求预算人员对于施工图全面分析,最后对施工技术成本进行合理编制,整合项目信息,计算工程量,对造价预算合理确定。先综合会审,后展开二次核算,发现施工图存在缺陷,应及时协调,将预算方案加以改进,强化项目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水平。第二,对于造价预算实施动态化管理,按照管理需求,适当做出调整,使用信息技术,辅助预算工作的开展,配合奖惩制度和考核机制的建立,将造价预算的管控措施有效落实,按照项目管理需求,对于考核标准合理制定,展开动态化造价管理。第三,强化监督,为了保证造价预算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落实,需要利用监督的手段指派专业人员进驻现场,对于施工流程进行有效监督,注重细节,才能合理控制造价。
结束语:总之,从建筑工程领域分析,造价预算的管理十分重要,只有相关人员能够对造价管理的工作要点合理把握,才能使用有效的措施完成预算编制,管控项目实施阶段成本,实现全方位预算管理,结合项目工程量,对于预算精准编制,提高预算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曹仲林.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3):105-106.
[2]鞠颖.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的解析[J]. 商讯,2020,(13):130-132.
[3]姜亚丽,王轩.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实现路径[J]. 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9):149-150+154.
[4]李飞龙.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 江西建材,2017,(15):251+255.
[5]刘兆军.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措施[J]. 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5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