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杨显彪
[导读] 如何在中式建筑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的优势以及特点,并且积极进行有效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成为当今建筑设计师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杨显彪
        深圳市辰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现代建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脉络,同其它有继承和发展的行业不同,中国现代建筑更多地移植西方的建筑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容并不多,这就产生了近年来热议的中式建筑问题。随着中式建筑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在中式建筑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的优势以及特点,并且积极进行有效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成为当今建筑设计师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关键词:传统建筑设计;现代建筑;应用
        引言
        现阶段,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中,明显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同时我国国民对于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领域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可以确保人们的居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传统文化大国,文化历史浓厚,在建筑设计方面,我国传统建筑设计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当前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人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积极投入现代建筑设计。
        1现代建筑设计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主要针对新意、功能以及空间三个方面。受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中,首先需要对大众功能需求予以满足,根据现代建筑功能,对相匹配的基础设施进行不断完善,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功能设置较为单一的问题,通常会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从建筑稳定性功能满足出发,以多变形式为基础,通过不同文化的融入,使建筑系统设计更具创新性,从而使建筑功能得以实现。为了进一步突出现代建筑设计新意,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内容以及细节设计等进行综合考虑,在确保建筑设计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从而使建筑设计更具新意。另外还需要对空间设计进行优化。现代建筑设计通过图纸和建筑模型,能够对建筑整体格局进行合理设计,在确保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小区空间进行合理构建,最大限度节约占地面积。所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更重视优化建筑空间,在确保功能齐全的情况下,有效节约建筑占地面积。现代建筑由趋于功能性的简约设计愈来愈趋于科技感、创新感的未来风格,同时,也由被墙体固定的空间逐渐向框架式的自由空间转变,这就等同于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体系,梁柱结构承重,而墙体更为自由。
        2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传统材质
        由于我国的人口压力持续增大以及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现在人们更加看重建筑物的实用性以及功能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建筑材质都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木材以及砖石是古代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材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在的建筑类型以楼房为主,木材以及砖石的承重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物的承重要求,因此现阶段的建筑主要是以钢筋水泥作为建筑材质。建筑材质的替换代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新时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建筑元素。钢筋水泥的承重力较强,而木材和砖石则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我国的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传统的建筑材质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建筑类型,同时蕴含了我国先人的智慧以及精神追求,这些传统的建筑材质带给人的温暖和历史文化韵味是钢筋水泥所无法取代的,因此现代的建筑设计中融合了许多古代建筑材质的元素,将木材等建筑材质融入室内设计中,增强了建筑设计的历史情怀感。
        2.2传统图腾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图腾是对具体的建筑文化底蕴和抽象概念进行表述的方式,是一种通俗易懂的信息符号,而现代建筑中的图腾则是对一种事物进行总结以及提取精华的方式,其代表了地方的民族特征和人文精神,是一种获得了大众认同的具有代表性的符号。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图腾是至关重要的构成体系,代表了古人对建筑风格的喜好以及古人的信仰和精神追求。现在建筑设计中也融合了这一特征,在许多建筑中人们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许多地方的图腾符号。现代建筑设计注重的不再是对图腾的叠加,而是将图腾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历史意义挖掘出来,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体现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
        2.3传统文化元素
        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以及使用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建筑空间密不可分,也由此带来了建筑空间本身的意蕴。对此,本文认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也不能单纯地照搬照抄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样式,而应当深入分析传统建筑空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文化元素与中式建筑进行融合。例如书法、剪纸、水墨画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能够在中式建筑当中得到令人惊喜的运用。在此,以“鸟巢”为例进行分析。“鸟巢”是零八年奥运会的体育场之一,“鸟巢”的设计方案既体现了中国的十二生肖图案,在空间布局上又极具现代感,将体育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使用感相融合的场地,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从这一角度而言,建筑本身也体现了城市甚至是国家的文,象征,本身就兼具文化属性、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
        2.4天井空间设计
        在传统建筑中,天井属于形制空间的一种,早期指四面陡峭、溪水所归的天然之井,是在建筑宅院的房屋间由墙体围成的露天空地,具备通风、采光、安防等建筑功能。同时,从设计理念角度来看,建筑天井空间使得天、地、建筑在空间层面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从建筑特征层面来看,天井具有联系枢纽空间、解决封闭空间功能要求、延伸宅院视觉感受的特征。例如,在徽州古民居中,多数建筑外墙窗体尺寸较小,房屋室内自然采光条件差且空间内聚性极强,室内空间较为封闭。而对天井空间的设置,可以通过天井解决室内空间的采光与通风问题,并形成烟囱效应。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城市建筑中人与自然的交流空间受限,难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建筑室内设计方案中融入天井空间特征,如在建筑室内开拓出开放式的天井空间,并将天井空间形式竖向化设置,使其向空中竖向发展,无须在地面展开空间,与现代高层建筑形式相结合。同时,为改善建筑室内装饰效果,通过接水口和引水板引入雨水来取得“四水归堂”的装饰效果。
        2.5庭院空间设计
        在传统建筑中,庭院是在建筑物四周或被建筑包围的场地,庭院空间具有流动、开合、收放的建筑特征,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又能通过采取门洞、墙廊等设计手法,使得庭院空间可向外延伸。从设计理念层次来看,对庭院空间的设置有效改善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设计效果,在营造平稳紧凑的室内空间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建筑空间及自然空间的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虚实交融”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对庭院空间的设置可以为居住者提供休闲放松与交流沟通的相对独立空间,将空气、阳光等设计要素均匀融入建筑的整体布局结构中,并以现代建筑设计手法来设置整体布局,实现营造轻松自然的室内环境的设计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意境应当与现代建筑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式建筑时不应一味地照搬照抄传统中式建筑,而应当汲取传统中式建筑中的意境氛围感以及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对建筑构件、传统文化元素的不同运用来展现中式建筑的意境,展现中式建筑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感。
        参考文献
        [1]谢蓝钰.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体现的现代性[J].居舍,2019(28):15+41.
        [2]王雅迪.论中国传统建筑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张锦秋.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传统空间意识与空间美[J].中国园林,2018,34(01):1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