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袁
身份证号码:32128419941223****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并指出对应的预防措施。然后从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一些策略,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发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为最小或零。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建筑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等先进施工技术涌入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彻底改变了传统砖砌施工的单一方式,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更多的高层建筑充分运用了混凝土施工工艺,显著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也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如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材料不过关、混凝土施工程序混乱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甚至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低下,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危害。因此,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强化施工组织设计,我们应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在工作之中本着求知探索的精神,积极解决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为己任,为确保建筑工程生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基于多年建筑工程施工经验,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探究,并进一步提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仅供同行参考。
1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1.1养护问题
受到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养护要求的影响,做好养护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开裂问题,还能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而在我国实际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对养护环节不够重视,甚至考虑到模板周转费用和工期的要求,常常发生提前拆模的情况,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也是屡见不鲜。在养护阶段,习惯于不按照养护规定进行浇水和养护,甚至没有明确的养护要求,根据冬季施工规定,虽然做了养护措施和方案审批,但是能够按照要求实施的单位也不多,在养护期提前负重、活动钢筋接头等养护不到位的问题十分严重。
1.2钢筋工程的质量问题
钢筋的工程质量缺陷问题主要有四种,即原材料、钢筋加工、现场绑扎和焊接。因为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对建筑钢筋的质量要求也比较严,并且从钢筋选择、采购到实际的施工应用等步骤都十分烦琐。部分工程项目单位在进行实际的选择时,会选取小作坊的钢材或者在钢筋的加工过程中做文章,导致钢筋的质量没有达到标准要求。若这些质量不过关的钢筋在承重结构中被使用,将造成建筑结构的可靠性不足。部分工程企业在现场绑扎钢筋时,没有重视控制节点中的钢筋绑扎,从而导致控制节点部位的钢筋锚田的长度出现各种问题,为整个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
1.3蜂窝
由于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造成混凝土出现局部松酥,从而形成蜂窝孔洞。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浇筑前已经离析,或浇筑高度过高或投料过多导致离析;(2)混凝土振捣不实;(3)模板拼缝不严,漏浆。防治措施:(1)控制混凝土进场质量,同时杜绝混凝离析及浇筑方法产生的离析现象;(2)加强振捣工的培训,提高混凝土振捣质量;(3)加强模板安装检查验收,保证振捣质量。
2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对策分析
2.1混凝土搅拌和运输质量控制
要加强土木建筑工程中各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还要注重对土木混凝土的原料搅拌和施工运输两个质量环节进行后期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后期土木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对于混凝土中的拌和配合质量控制,先要对所有混凝土的搅和配合比质量进行适当严格控制,且在进行混凝土搅和拌制时,要严格保证所有混凝土搅和拌合物的均匀性。在建筑混凝土搅拌和混合过程中,最小黏土拌和混合时间也即混凝土拌和搅拌的最短拌和时间,要通过紧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工艺要求情况来对其进行综合确定,当遇到混凝土内部掺有其他外加剂的部分时候,混凝土拌和搅拌的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地进行延长。在混凝土后期运输中,也要不断加强运输质量风险控制安全意识,运输操作人员在后期运输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关注运输混凝土的质量情况,避免出现混凝分离、漏浆和过多混凝温度持续回升等安全问题。
2.2掌握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一是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二是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应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清除淤泥和杂物,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能够有积水。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时,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结构的配筋情况以及捣实方法等因相关素确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混凝土的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应该反复的观察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预留孔洞的状况,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的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3养护阶段加强监督
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不够重视养护环节的措施制定和落实检查工作,常常发生后期养护不到位而导致的裂缝和质量问题,为后续房屋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和防水保温等留下隐患,甚至降低了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寿命,已经成为影响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质量,应当根据养护需求和季节变化,灵活地制定科学的养护实施方案,并列入施工的监督管理中。将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序进行合理扩充,增加养护环节的重要性宣传和研究,使用适宜的养生剂材料,做好土工布的覆盖和洒水,维持混凝土表面不干燥,对减少裂缝具有很大意义,控制养护时间不低于两周,覆盖材料厚度不宜低于3mm,防止局部裸露。虽然提前拆除模板可以提高模板租赁的周转速度,降低施工成本,但是,由此造成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及开裂风险将增加后续的处理费用和成本,应当进行综合核算,做到科学施工计划的制定和落实,降低随意性。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高层建筑施工越发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量的先进设备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也能够为建筑物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的完善创新工作带来更多的有效帮助。相关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该对当前影响混凝土的主要因素和现实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做好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工作的质量控制,合理地组织施工人员队伍,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严格地把好关,从根本上做好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工作,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卞焕成.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43.
[2]张俊江.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3):130+132.
[3]袁卫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加固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5):171+192.
[4]刘克福.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142.
[5]肖振东.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