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东
玉林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用地紧张以及人工密集问题较为严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行业提出了建设高层建筑的方法,以有效减少用地,得到最佳的建筑使用面积。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较高,采取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施工对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高度也不断增加,对框架结构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垂直结构和承载能力需要相应地改善。因此,必须科学设计建筑物的内部框架结构,以确保其支持建筑物的设计。同时,除了自身因素外,外部因素也影响着建设项目。因此,有必要确保框架结构的承载力满足抗震和抗风的要求,并最终使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概述
框架结构指的是由梁和柱等构接成的框架,其主要作用为承载房屋的荷载,是一种稳定的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深入,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目前城市建筑用地愈发紧张,节约用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层化成为大多数城市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仅采用过往传统砖墙承重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荷重变大的需要。因此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通常会使用框架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效果理想。因为高层建筑物层数较多,逐层重力及负荷因素影响较大,对墙体的支撑框架结构和施工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其他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如气候、地震、地理条件等相关因素。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常见问题
2.1钢筋工程问题
钢结构跨度较大,是钢筋混凝土等的组合,因此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其主要问题包括规格和标准缺乏统一性、焊条的型号适用性不佳、箍筋尺寸大小和标准严重不符、焊接接头稳定性不佳等。为了改善上述不良情况,则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排查,明确问题发生的原因。在该过程中,如果存在发展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防长时间存在问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2.2混凝土结构问题
(1)混凝土零件的强度难以达到土木工程的标准,因为选择的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标准。
(2)在比率中找不到标准比率。混凝土配比的适当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例如,如果混合速率降低2%,混凝土的强度将降低15%。水灰比每增加10%,混凝土的强度也会降低5%以上。因此,如果在施工时混凝土的比例不正确,则只能将其回收利用。
(3)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混凝土的过程非常复杂,其技术含量也处于混凝土施工的最高水平。在此链接上,每个小错误都会对项目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3.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准备主要包括材料准备与焊接施工两个部分,将散装材料采用绑扎固定的方法放置于安全位置,再将绑扎好的散装材料固定于钢架结构上;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地面堆放的钢筋材料要符合材料管理规范,用油布妥善覆盖,并在油布上放置重物,避免油布滑落;做好安全管理,在堆放钢筋的位置放置安全标识,避免对现场施工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2)做好放样与下料施工控制。完成焊接施工后焊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线性收缩现象,因此施工前要控制好放样与下料作业的余量,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根据规范要求抽查钢筋尺寸及允许偏差范围,保证钢筋结构的质量。
3.2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构造技术直接影响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具体工程中,模板的施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垫层施工。先进行模板安装,安装时要做好基础测量,详细标记每个边线,根据边线位置确定材料的固定位置,以保证模板的强度、承重能力及稳定性。测量垫层的水平性能,注意各个边线细节,要标注好暗柱角,以为后续的固定模板安装提供支持;安装模板时找到各个暗柱角标记,材料支柱固定好,保证整体模板的硬度及稳固性。
(2)做好主体结构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时要将立杆竖立固定于平面上,以保证下层支撑构件顺利拆除。注意安装基础模板时要合理设置安装角度,只有保证角度垂直才能减少安装误差,提高模板的抗压能力。
(3)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拆除顺序与应力顺序相反,支架模板先拆除重力小的部分,再拆除重力大的部分;方木模板则要先将支撑部分拆除。注意模板全部拆除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所拆除的材料,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
3.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是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具体如下:
(1)要科学、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水泥用量,水泥过少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水泥过多则会增加结构内部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水石灰的比例。此外,还要注意用砂量的控制,用量过少会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成型,用量过多则会导致水泥的透水性、透气性受到影响,因此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控制用砂量。
(2)混凝土的浇筑。除配合比以外,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不合理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搅拌时间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进入石子之间的孔洞形成空腔,出现混凝土蜂窝问题。因此要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搅拌混凝土时严格按照配合比操作,并由专人监督执行;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搅拌时间,使得混凝土能够均匀、充分搅拌;合理控制浇灌混凝土的高度,浇灌高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压力增加,结构内部易出现裂纹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3)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框架结构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混凝土的养护,具体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然养护或加热养护两种方法。所谓自然养护是在施工现场用塑料薄膜覆盖构件,再浇水或用保护液保护混凝土结构表面;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加热养护,由于该方法应用较少,故此处不再赘述。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后要避免人员踩踏混凝土表面,也严禁在混凝土结构上搭设支架及其它设备,直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为止。
3.4内隔墙施工和铺装技术
在框架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的内壁结构既可以提供墙体的承载能力,又可以给建筑带来一定的美化效果。另外,在施工期间必须仔细选择内部隔板的材料。例如,为了增强内部空间的美感,最好选择具有一定抗震性和经济性的小型空心砌块。由于内部隔墙是墙隔墙框架结构的最终结构,因此在建造内部隔墙时必须小心以保护建筑物基础的质量。铺设内墙时,建筑商需要掌握铺装技术。通过将空心砖应用于铺路框架的墙壁,可以确保出色的抗震性能和内壁的稳定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应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人员需要对目前框架结构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采取有效的应用对策,保证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承载负荷性能,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天水.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 2019(05)
[2] 王元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03)
[3] 王华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讨[J].科学技术创新, 2018(35)
[4] 张剑寒.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求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 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