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代亚峰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代亚峰
[导读] 水产品是指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我国作为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行业连续1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身份证:23262219710425xxxx  黑龙省黑河市  164300
        摘要:水产品是指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我国作为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行业连续1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水产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做好水产品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人们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水产品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措施


        引言
        近年来,水产品频发氯霉素、大菱鲆等食用安全质量问题,给消费者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水产品安全质量问题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我国针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建立了相关安全检测体系,包括产地监督抽查、城市日常监测、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查等多项工作内容,但是现阶段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尚不完善,在市场调查过程中经常发现鱼类有害物质超标,甚至很多国家禁止从我国进口水产品,所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对于保障水产品安全有着积极意义。
        1水产品面临的质量安全问题
        1.1环境因素
        水产品生物危害主要分为细菌、病毒、寄生虫,其中致病细菌是水产品中最常见的生物危害,如夏季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带菌率平均高达90%以上,易引起食物中毒。滤食性贝类在滤水的同时也易富集病毒,1988年上海30万人甲肝病大流行,就是因为感染者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又没充分加热的毛蚶引起的。我国寄生虫感染以淡水产品为主,进食处理不当的福寿螺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养殖户受利益驱动,选用劣质苗种,随意加大养殖密度,会加大病害的发生率。
        1.2非生物性污染
        化学污染是指通过环境蓄积、生物转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损害健康,或者接触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和潜在危害化学品而造成的污染。总体而言,水产品原材料主要受到的化学性污染有:自然环境蓄积化学物质、农渔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其他有机化学污染。许多水产品处于食物链的上游,通过逐级蓄积,体内会积累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渔药的滥用导致渔药残留;水生生物从环境中摄取了含有重金属物质的食物,在体内某些器官内蓄积。水产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有:砷、铅、汞、镉等;直接施用农药导致污染;有些水产品也会受到其他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如多氯联苯、二噁英、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
        1.3检测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而且我国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数量与水产品养殖数量不符,尤其是一些具有市场的市级及县级水产养殖地区,不具备相应的水产品质检机构。例如,沿海地区福建、浙江、江苏等建设了市级及县级水产品质检中心,但是其数量及规模与当地水产养殖产出不相符;江西、湖北等中部内陆水产品产量较多的地区,其相应的水产品质检中心较少,直接导致我国水产品监管不到位。另外,由于质检机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经常出现检测项目重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检测效率和质量。在水产品例行检测的过程中,卫生局、商检局、动物检疫局、农业局及渔业局中的检测机构均可以对水产品质量进行合理检测,在此背景下,各质检机构之间经常出现同一项目重复检测的现象,加之质检机构规模小、设备落后其不足,无法满足大量水产品质检要求。
        2应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措施
        2.1加大检验检疫力度
        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在水产品质量控制环节必不可少。①做好检验检疫队伍建设,检验检疫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基础。②加快检验检疫的实验室、机构等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暨水产品质检站的建设,积极扩大监测覆盖面。主要检测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抗生素类药物、保鲜剂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等。


以质量安全保障体系HACCP为标准,对水产品生产、加工、储藏与销售环节进行严格的产品危害分析,找到关键点控制点,加大检测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
        2.2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及道德素养提升
        食品从业人员,除了具有相关的基本知识外,还要有基本的职业技能,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了解食品生产相关质量标准和法律法规,熟悉国家相关标准。除拥有基本的职业技能之外,还需要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帮助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坚持多做贡献,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3建立完善的水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水产品是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近年来我国水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也就导致很多国家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设置了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水产品出口贸易。对此,完善当前的水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政府部门应借鉴国外先进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根据我国水产品管理现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重视水产品从苗种到产品的全过程的监控管理,从根本上做好水产品质量控制工作。此外,要给相关水产生产企业提供安全质量技术支持及指导,确保各水产企业在养殖、加工及销售环节的产品都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尽量杜绝出现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竞争力,推动我国渔业发展。
        2.4建立水产品安全追溯制度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起步晚,发展不平衡、不持续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了法律依据。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对水产品养殖、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跟踪和监管,是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后落实生产责任的有效手段,也是畅通信息渠道、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建立消费者监督的长效机制。
        2.5合理布局水产品质检机构
        我国水产品质检机构与水产养殖数量存在不相符的现状,尤其是中西部缺乏专业质检机构,当地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也无法落实到位,所以合理布局水产品质检机构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水产品行业发展需求及当地渔业的实际情况,对当前我国所有水产品质检机构布局及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各水产养殖地区都具有专业的质检机构。例如,针对我国湖北、江西等中部水产养殖较为发达地区,必须建立专业水产品质检机构,对于原有生产检测机构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聘请专业的检测人员并引进先进的设备,重视检测技术的更新研发。此外,对于部分较为重要检测项目,应交由大型检测中心来完成,从而确保检测质量符合要求。
        2.6提高生产者认识
        我国渔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关渔用药物和水产品养殖病害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不足。相关部门应组织渔业从业者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产养殖质量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对渔业从业者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在养殖过程中做到科学养殖,在遇到病虫灾害时能做到按规定使用药物,从而减少养殖环节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
        结束语
        为使水产品健康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从事水产品养殖、加工等环节的从业者,都应重视水产品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应做到多部门协调监督,综合执法,使不合格水产品在市场中寸步难行。作为水产品从业者,做到良心养殖,良心生产,不养殖、不生产不合格的水产品。
        参考文献
        [1]陈鸿飞,朱文,胡雪静,等.水产品检测方法及标准物质现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20(10):212-217.
        [2]胡浒,黄建华,郭敏智,等.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渔业致富指南,2018(11):36-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