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兴国县供电分公司
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电力事业发展更加迅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加剧,配电线路超负荷运行也成为常见现象,同时受自然等因客观素影响,配电线路在使用当中易于损坏,由此引发诸多电力安全隐患。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对维护电力运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在分析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涵义的基础上,重点对该技术运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电力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电能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力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会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电能需求与日俱增,导致电能供应日趋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配电线路节能降损技术也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供电企业来说,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反馈出电力企业的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鉴于此,对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节能降损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1.1电力系统配电线路中的超负荷故障
配电网线路本身的负荷以及材料、结构也会使配电线路出现故障,要想使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的运行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那么则必须要在负荷参数的要求范围内开始使用。但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线路长期处于一个超负荷的运行状态,这是非常容易发生电线故障的情况的。一般来说,电力系统超负荷运行的情况都发生在夏季,这主要是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每个人家里都会使用大功率电器,若配电线路运行负荷,那么就很容易出现配电线路过热的现象,进而发生线路烧毁甚至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
1.2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作为配电线路运行常见故障,严重影响着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根据当前具体实际情况,造成电路接地故障原因包括三个。具体主要体现在:(1)外力破坏:例如冰雪覆盖、线路遭到雷击、大风导致树木压塌配电线路。(2)在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接地故障。例如,配电线路质量未能够达到国家的标准规定,绝缘子、变压器长时期运行,容易出现断裂及老化等问题,从而造成接地故障。(3)人为因素: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时,由于操作不规范,给线路造成损伤。鉴于此,为了降低故障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对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配电线路的绝缘故障所造成的影响,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1.3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故障问题的重要诱因。一般来说外部因素主要就包括天气因素、环境因素、外力破坏、鸟类及树木影响等几个方面。天气因素对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遭遇强恶劣天气时,如雷暴、台风等,都有可能会对处于室外环境的配电线路造成一定的损坏。环境因素主要在某些地区受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气候的影响,不具备防潮和通风的条件,会加剧线路老化和腐蚀的程度。外力破坏主要就体现在再进行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经常由于操作不当出现刮断线路和挖断电缆的情况,导致线路运行出现问题。鸟类的栖息和树木的生长同样是导致配电线路故障问题发生的重要外部因素,一些鸟类尤其喜欢在线路上筑巢,而一些树木如果无节制地任其生长,使得树木的枝干同配电线路发生纠缠,容易导致线路磨损,一旦遭遇大风天气,将会出现相应的故障问题。
2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的优化策略
2.1加大智能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智能化运维检修水平
在智能电网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加大智能信息技术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当中的运用,以此提升运维检修水平,实现检修的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首先,要加大智能运维检修设备、技术的投入力度,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配电线路运维当中,通过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来第一时间确定故障范围,并根据故障数据信息制定应对方案。其次,做好智能监测的投入力度,通过智能机器人、智能监控设备、机器人等进行全天候24h对配电线路的监测,有效提升监测效率。
2.2超负荷检测技术
在进行超负荷检测工作时,检测人员首先需要对配电线路电流的最大负荷以及运行线路中实际的电流值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做能够避免线路过载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电线路运行超负荷故障的发生几率。电力企业在铺设配电线路时,必须要选择质量高、寿命长以及性能好的电气器件以及输电线,这样能够降低因为电线质量过低而产生的超负荷故障。在选择输电线路时,供电单位必须要严格遵守电线安全载流规范对电线的发电量以及电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根据线路设计进行施工建设。另外,检修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日常线路的检查工作,若发现配电线路存在着异常发热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
2.3接地故障应对措施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造成接地故障的原因很多,总体来讲是因接地保护体系的平衡遭到破坏所致。在当前问题的影响下,导致解决结构的绝缘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造成线路的短接。在接地故障的处理过程中,需要预先测量需要检测线路的电阻值。在实际的故障排查过程中,在未发现明显断线的前提下,可采用分段试送逐段隔离的方法,缩小故障范围,最终找到故障点并及时消缺。当前10kV配网中,站内开关及配电线路分段开关、非界开关已逐步装设单相接地保护告警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相关设备通过识别零序电流值大小,判别线路负荷侧是否有接地故障,起到警报、跳闸的作用。即当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下,该线路段上的警报器会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信息或直接跳闸。在单相接地保护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警报设备具备较高的灵敏度,提高故障的快速反应率。在对故障进行判断的过程中,通常可使用GPRS设备对故障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需要及时对绝缘子、避雷器等进行更换。
2.4设立电力公司数据系统
设立电力数据系统是每个电力公司基于先进科学技术下必然需要做的整合系统。对电力公司而言,数据系统可以直观反馈出主要存在的问题。例如,某区域电力主要存在何种安全隐患,另一区域电线大面积出现老化,对于已经统计出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修整来维持电力正常运转。对现代化科学而言,电力不仅维持科学,科学也能为电力提供帮助。大数据发展下的科技手段可以预测出很多电力线路可能存在的隐患,计算推演出未来地区电力出现的问题,也能根据数据更合理地安排电线架设。对运检而言,数据系统不仅能提供已有的信息整合,还能更科学地为检修提供便利,是应该广泛运用的手段。
结语
在电力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也会存在一些难以查找的线路故障成因,因此,针对现存问题,本文主要从人才素质提升、先进技术应用、管理机制健全、外部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的问题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黎潇.10kV配电线路运维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3):129-130.
[2]吴才伟.浅谈常见电力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及其解决方法[J].通讯世界,2015(04):98-99.
[3]刘凤芹,刘志刚.10kV配电线路故障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9(S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