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综合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祁勇
[导读] BIM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工程操作模式,促进了建设管理模式随着新的需求向高效、科学的方向转变,

        祁勇
        临沂市供热和住房保障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BIM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工程操作模式,促进了建设管理模式随着新的需求向高效、科学的方向转变,在BIM技术的常规应用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基于BIM的高大模板扣件式支撑架变形监测技术,可推动BIM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加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一批BIM技术先锋力量,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综合应用
        一、BIM技术的定义与特征
        (一)定义
        BIM技术也可称作建筑信息模型,主要采用三维数字技术把建设项目转换成工程数据模型,能够准确、直观的通过数字的方式展现建筑项目的实际状况和性能。以建筑项目是具体状况来说,需要将BIM技术科学的使用到所有的建筑环节中,同时参建单位的配合是整体建筑工程的重要工作。
        (二)BIM的特征
        1、完整性
        模型信息主要囊括项目主体3D集合信息与联系的阐述。
        2、联系性
        项目主体作为能够辨别同时存在联系,其中某个主体模型出现改变,其他有关的主体均需要随之变动。能够预防各种异常情况的出现,譬如管路和结构相矛盾,大小存在差异等。
        3、一致性
        所有时期创建的模型信息基本相同,无须多次录入同样的数据。信息模型可以自主演变,同时信息模型在工程各个时期均能够展开完善与修正。
        4、模拟研究与能够直观查看
        模拟研究指的是针对规划时期、招标与投标时期、建筑时期和运营时期展开程序模拟和研究,3D模拟能够直观查看,既能够直接查看到工程规划、建筑与运营的有关内容,同时工程的探讨与决定等有关内容也在可视化范畴内。
        二、我国BIM应用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定价标准、激励机制及信息安全等政策标准有待完善
        以政策层面而言,我国如今出台的BIM技术有关标准主要关注点为此项技术的使用,不过在其中心技术攻关方面的制度有待完善;BIM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问题为标价模糊、惩处制度缺失等情况,阻碍了BIM技术的使用。以要求层面而言,即使制定了众多的要求,不过由于BIM技术发展迅速,个别要求更新较慢,无法紧随BIM技术的发展进程,严重地阻碍了BIM技术的进步,并且BIM技术缺少与CIM平台匹配的信息验证,两证意见的标准缺少一致性,缺少重要的共性技术程序。
        (二)设计、施工、运维阶段BIM应用不贯通,BIM应用价值有待提升
        首先,我国大多数设计在利用BIM技术期间主动性较差,导致BIM技术的使用次数与范畴较小,项目开展期间无法良好的连接,BIM技术的作用无法良好的展现。并且,由于信息准确缺少一致性,导致信息缺失程度较大,BIM在规划、建筑与运维期间使用存在问题,所有运用环节衔接性较差,严重的阻碍了施工项目一体化数据管理效果,因此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方式提升BIM使用效果。
        (三)BIM技术与大数据融合发展不够,应用效能偏低
        因为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尤其是BIM等先进的科学工艺被使用到建筑行业,推动了工程信息化与智能化快速的进步,同时获得了较高的成效。不过BIM技术的效用依旧无法全部展现出来,BIM技术的使用和投资配比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使用,急需提高BIM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使用效果,借助创建BIM信息协同程序的方式,良好的处理如今BIM信息比较破碎的情况,推动信息的融合,展现信息的价值,并且保证BIM技术和建筑项目管理的和谐发展。


        三、基于BIM的高大模板扣件式支撑架变形监测方法流程
        (一)熟悉施工方案、施工图纸
        熟悉获取高大模板扣件式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数据。高大模板支撑架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
        (二)根据施工图纸数据建立目标建筑的BIM模型
        采用BIM建模软件AutodeskRevit建立目标建筑的BIM模型,通过建模软件AutodeskRevit中的Precise.Geometry函数来基于施工图和深化施工图建立精确的BIM模型。3.3在目标建筑的BIM模型中建立对应的支撑架模型应用Modular.Frame函数来建立对应的支撑架模型。
        (三)根据支撑架模型在目标建筑的BIM模型中生成多个变形监测点
        根据高大模板扣件式支撑架的实际结构尺寸范围预先设置相应的变形监测点生成比率,从而实现变形监测点在BIM模型中的自动分布密度调整。还可以根据支撑架模型的类型设置支撑架不同部位处的监测点分布密度,实现预定结构部分的重点监测。
        (四)将现场测量仪器获取的支撑架变形监测数据输入BIM模型中
        在施工现场设置变形测量仪器来获取支撑架上多个位置的变形数据。支撑架变形监测数据包括与BIM模型中变形监测点一一对应位置处的各项结构件的变形值和支撑架沉降量。而且,可以根据专项施工方案所确定的监测时间间隔要求,设置变形数据的获取间隔和输入间隔。
        四、建筑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
        (一)立项决策作用分析
        施工项目立项决策建设研究,借助BIM工艺的指引,可以创建有效地研讨措施,围绕建筑的形态、地形、环境特征与天气变幻对话管理措施,了解众多的资料,降低后续项目施工期间异常情况发生的概率。大多数建筑公司通过将BIM与Revit程序良好的融合,可以规避具体建建筑期间出现的问题,良好的管控,降低危险因素的存在。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可以将研究着手点至于3S模拟展现和空间设计环境,借助模型获得有效地规划数据并且展开对比,尽量提升规划质量。有关的规划工作者需要关注建设仪器的分布、图纸与资料的自主形成、材质以及技术等有关内容,通过此种方式有效地提升建模的实用性。
        (三)BIM技术在工程施工方面的应用
        具体的建筑历程中可能出现众多无法预测的问题,严重时会干预项目建筑效果与建筑进程。应用BIM技术创建的建筑模型能够随时完善建设项目的情况,第一时间了解项目的建筑效率与效果,同时有利于管控建设成本。借助BIM技术的有关功能,可以随时针对变动数据与建筑的具体状况展开登记和检验,保证管控工作的精准性与科学性,提高建筑效果。在分项项目中采用BIM技术能够模仿建筑项目个别空间范围内的建筑技术,对于建筑期间隐藏的问题给予基础措施。不管何种项目的建筑,过程管控工作尤为关键,其能够保障建筑效果与建筑进程。若是想要良好的提升建筑项目管控质量,确保整体建筑项目的建筑可以满足有关标准,能够在件数管控期间采用BIM技术,借助BIM技术独特的性能刺激管控能力,提高管控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应用BIM技术,创建了数据与信息。尤其是项目施工期间,BIM技术的使用取得了较高的效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建设项目的良好开展,并且提升了建筑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邢利英,丁轲,石静,梁怡晗,亓云霞.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21(08):180-181.
        [2]李静静.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预测[J].北方建筑,2021,6(02):41-44.
        [3]王勇,李晓燕.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运用试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4):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