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1 陈丹洋2
1.中正信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2.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各建筑施工企业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应高度重视建筑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从经济管理角度分析各类问题的成因,并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管理水平。近些年来,建筑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实施成本控制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项目建设中产生不必要的支出,确保项目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状况下,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工程经济预算;成本控制;问题;优化建议
引言
在建筑项目开展前,最重要的是严格规划工程预算分析与工程成本控制,只有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才能充分保障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建筑工程不同阶段所做的成本控制内容和重点也存在一定差别,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中,常常由承包方开展经济预算工作,虽然能够将资金支出进行较大程度的控制,但是承包方没有严谨科学的理论支撑,同时没有宏观统筹考虑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常常出现无法达到成本控制目标的结果。此外,有的企业缺乏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采用碎片化的方式开展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而控制,加上缺乏准确的数据信息,导致错误地引导了工程的下一步决策。很多工程注重压缩施工单位的成本,导致施工方不得不在材料方面压缩成本,导致无法满足是施工质量,甚至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有的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被迫加大投入,和各方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不利于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的额控制。承包方往往会较为注意工期,如果被迫追加投入必然会影响施工进度。出现此类情况主要是两方面工作需要完善。一方面,没有宏观统筹规划理念,导致预算和成本控制效果不佳。有的经济预算工作紧紧站在财务角度没有有效衔接各个部门,导致全方位成本核算工作难以落实。另一方面,缺乏信息化、数据化等技术的应用,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无法和实际需求相匹配,进而造成执行计划和方案过程中备受阻碍,耗费了较多的资源,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竞争实力下降。
2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优化建议
2.1规范和建立成本控制机制
在建筑企业内部经济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强化成本控制,还应加强成本监督管理力度,但在一定情况下建筑项目施工管理部门为降低项目成本,常会出现原材料自身质量和管理不够严格,以次充好的现象出现,并对项目质量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所以,应规范建筑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管理机制,并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工程建筑材料性能及后期维护等有关内容,并重视工程成本生产和核算方面的基本问题。此外,应对材料生产的实地情况进行有目的性的考察,并保证生产工艺技术与环境完全符合我国相关生产及质量标准,并了解和掌握项目材料生产工作的实际成本,从而避免出现以次充好,从中谋取暴利的不良现象。
2.2综合运用经济手段
经济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工程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大型项目而言,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相比引进先进的预算技术而言,更容易带来直接的效益。为此,有关单位可采用以下手段。首先,工程项目启动时,成本计划的制定应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在成本计划的基础上,编制工程中不稳定因素的预算。其次,根据成本计划编制时必须考虑预算方案中不稳定因素存在的影响。最后,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实时理解和分析关键的预算标准,特别是可能的偏差。项目管理层应重视并迅速发现和解决问题。
2.3明确工程费用构成和预算定额
从专业角度来讲,建筑工程造价主要由物质支出、劳动支出及盈利构成。其中,物资支出主要包括工程材料、工程设备费用,劳动支出主要包括生产工人劳动消耗的直接费用、管理人员消耗的间接费用。考虑到这部分费用的复杂性,应当积极促进预算费用结构的简化,并加强各类变动费用的计算。比如,在工程材料费用的预算中,编制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建设要求,深入材料市场,对各种材料类型、厂商、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同时要考虑工程材料市场变化,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做好市场价格波动的分析和预测,进而提高工程材料预算价的准确性。
2.4及时更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建筑企业应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通过理念的转变,使建筑企业认识到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包括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经济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根本依据、成本管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保障以及有利于企业内部机制的健全等。通过更新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建筑企业可以将经济成本管理作为控制工程建设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在动态监管过程中,及时发现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可以快速实施解决措施,将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2.5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内容主要涵盖内部结算与限额领料两个方面。在内部结算方面,可以利用BIM技术,对材料采购过程以及工程劳务外包方进行有效控制。例如,对于材料采购工作来说,采购管理人员可以结合BIM数据库中历年来的材料采购数据,对需要采购的材料总量进行确定,同时,根据BIM三维模型,对每一道施工工序涉及的材料使用量予以掌握,然后制定精准的材料采购计划,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材料采购超预算情况的出现。在限额领料方面,主要借助BIM技术对施工现场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有效管控。例如,对于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来说,由于外包劳务队的数量较多,每一个劳务队的施工时间节点各不相同,领料时间也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材料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对成本预算计划的具体内容毫不知情,这就无法实现限额领料,以至于出现材料浪费现象。而BIM技术将时间维度与成本维度融合在一起,能够为材料管理人员提供每一道施工工序所需材料的精准数据,材料管理人员通过查看这些数据,就能够实现限额领料,这样便有效避免了材料浪费或者材料不足等情况的出现。
2.6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现场签证与工程变更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为了降低施工图纸在设计阶段出现的漏洞,除了要严格把控审核外,还应该重视图纸会审、技术咨询等工作。设计变更应尽可能提前,变更发生的时间越早,损失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必须对设计变更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尽可能将设计变更控制在工程设计的初期,特别是针对一些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变更,应采取先算账、后变更的方法,以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结语
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的影响,所以企业需要加强重视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完善定额体系和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励敏.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155-156.
[2]郭子桢.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及成本控制分析[J].中国市场,2020(06):64-65.
[3]李志宾.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的控制问题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04):86-87.
[4]张娥.浅析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J].中外企业家,2020(04):71.
[5]智海军.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的控制问题分析[J].居业,2020(0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