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田泽鹏
[导读]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构建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提升建筑构建的施工质量,缩短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田泽鹏
        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518000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构建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提升建筑构建的施工质量,缩短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包括预制构件的运输、预制构件的堆放、预制构件的场内运输、预制构件的吊装等,以期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建筑的建设质量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其显著地优势,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多的应用。通过使用该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施工方式暴露的问题,比如材料浪费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均得到有效解决。然而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在技术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够提升其技术水平。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点
        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践中,主要是因为以下三大优势:一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节省建筑施工成本,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运用时,其所需要的各个构件都是由工厂提前预制的,这样一来,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就可以节省相关的制造成本。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虽然会用到大量的构件,但是,这些构件在安装时所需要的施工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按照原本的施工图纸将构件进行合理吊放,一般就可以达到施工要求,如此便能使得施工效率加快,从而节省了人力、设备等方面的成本,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与以往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较,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效节约了现场制作各项构件的时间与物料,所需人力、物力相对较少,而这些也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二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因为在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用来施工的各个构件都是由工厂大批量生产来的,而工厂在进行这些构件的预制中,必然可以对能源消耗进行有效控制。据相关资料表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比传统施工的能源消耗量低15%,水资源的消耗甚至可以达到30%的节约量。三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环保。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同时,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噪音污染等。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工艺
        3.1 PC 构件的预制、运输、堆放
        (1)PC构件由工厂加工预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的专用堆场位置,用定型围栏在四周围护,与周围场地分开。PC板应竖放放置,构造柱应水平放置。(2)对预制构件钢筋连接用灌浆料进行材料复试,并在施工前,在现场同条件下制作接头试件,检查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抗拉强度。
        3.2 预制构件吊装
        预制构件系统一般分为干式系统、湿式系统两种形式,具备不同作用。针对干式吊装系统来说,吊装的步骤主要分为“放样、预制构件吊装、灌溉、外墙吊装”。针对湿式吊装系统来说,其主要步骤为“放样、预制构件吊装、浇筑、配置设备、楼板灌溉”。在使用湿式系统时,安装施工必须要注重墙板上部位用现浇混凝土浇筑,保持与下部墙板之间连接时使用铁件,墙板下部位需要预留一定空间,起到防震作用。


        3.3 预制柱的安装
        在安装预制柱前,施工企业应事先调整好垂直角度,确保柱、承台及梁能与其他柱顺利连接,还要在端部位置设置型钢,利用预制柱与承台底部的螺栓完成相应的调整工作,因为剪力墙本身的抗剪性能极佳,可以通过柱底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提升预制柱的抗剪能力,从而顺利完成剪力墙的设置工作。
        3.4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是其中比较常见又很重要的环节。为了确保安装质量,需要对作业层与预制叠合板之间的距离进行严格控制,要求间距超过30cm。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方向,具体方向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防止预制叠合板在安装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在对预制叠合板进行安装施工时,务必要做好保护工作,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对其造成损伤,造成材料的浪费或者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比如在对预制叠合板进行吊装时,可以在叠合板底部设置临时支架以提升叠合板的稳固性,吊装时需要确保吊环的密度及其位置设置的合理性,完成吊装工作后可以将临时支架进行拆除。如果是进行双层结构的安装施工,则需要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双层支架对其进行保护,完成上层叠合楼板结构安装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后,需要等到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后,才能够将对应的支架进行拆除,然后进行后续施工。
        3.5 装配式内剪力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其中每个预制构件是否连接稳定,是施工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内外剪力墙是建筑中用来抗震、抗风的重要墙体,所以,其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预制剪力墙的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提前将水泥浆灌注工作完成,保证下层楼板可以完整地嵌入预制板的螺栓孔内,这样不仅能连接效果进行强化,同时还可展示其整体性的特点;二、在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的连接螺栓,需要置于结构中心位置,这样才能体现剪力墙的稳定性,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三、在剪力墙的施工工程中,要注意每一个构件之间的连接都是非常紧密的,这样才能保证内剪力墙在最后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必要时,还可以用钢筋混凝土,对墙体加固,以此提高内剪力墙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3.6 PC及PC板拼缝措施
        (1)为了提高PC结构质量,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防水效果。本工程PC外墙板上下做成高低口形式,在其下板的上口位置粘贴双面橡胶条,吊装上面一层外墙板时,可利用上层外墙板的自重,压实双面橡胶条,达到防水目的。完成板内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后再进行橡胶条的密封操作。(2)在混凝土浇捣时为了避免出现漏浆情况,应对PC拼缝采取密封措施。本工程需在PC内侧浇捣混凝土,在制作构件时,在PC板垂直缝位置留一小凹槽,将橡胶条黏贴在凹槽内,之后再进行灌浆。完成灌浆后应使用直径25的PE条填充在水平及垂直缝的位置,并用密封胶密封PCF结构与PCF缝隙处,从而实现在混凝土浇捣时的漏浆预防效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科学合理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想要全面强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应该把控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各个环节,从梁柱吊装、节点连接各个层次上实施技术把控,强化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5):242-244.
[2] 王群.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67.
[3] 吴士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219.
[4] 薛国龙.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建材与装饰,2020(04):18-19.
[5] 刘婷.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1):27-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