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 岑政宏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岑政宏
[导读] 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推动了园林项目的发展

        田林县园林绿化管理所  533300
        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推动了园林项目的发展。园林绿化项目不仅能够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还能够有效缓解生态环境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园林施工中的管理与养护技术能够高效提升园林绿化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并达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引言
        我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不断进步,社会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导致园林绿化工程慢慢地成为了主流工程建设发展趋势。园林绿化工程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园林的绿化工程建设的发展取决于施工质量的控制,因此必须探求出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才能够使得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永葆青春与活力。
        1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不但需要专业的知识,而且将艺术思维融入其中。通过专业知识的深入,艺术性的思维融入,能把园林绿化的景观更多的具有艺术气息。使人们更有欣赏价值,给我们呈现更加美好的人造景观效果。所以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也要讲究艺术性,尤其是园林景观中的植被搭配、建筑物造型、绿植形态等各个方面。在施工园林绿化工程中,工程设计师也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使工程景观设计出最佳理想状态。所以园林绿化工程对施工管理人员有着高专业技能要求。比如同一张图纸,相同的工地、不同的人员手中,因为施工人员的理论技术、生产实践、个人素质不同。所营造出来的园林景观效果在气势、档次也会有所差别。其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21世纪,我国的建设目标变成建立生态型宜居环境。然而,一些不法建筑者,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破坏环境、污染空气、浪费资源为代价促使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环境的恶化,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要做到人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同样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也是如此。为了提供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空间,园林绿化工程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充分的的利用各种苗木的自身功能,给我们呈现一个芳草连天、绿植茂密、鸟语花香的的城市公园景色,从而起到改善城市的空气、生态循环的效果。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难点
        2.1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园林绿化项目在开展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如前期选用的植被类型和数量,以及苗木前期的移植、输送和浇水施肥等,特别需要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应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以保障苗木能够顺利成活生长。但是目前由于一些园林绿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影响了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甚至有的园林绿化项目内部清理和维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出现了杂草横生以及植被树条随意生长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园林绿化景观的整体观赏美感。
        2.2施工前准备难点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考虑城市建设的情况,以及绿植分布等方面,所以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施工前一定做好各个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城市建设规划、园林建设方案,并且落实相应的勘测工作。但是,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涉及多方沟通,而现场施工人员与相关规划人员、设计人员缺乏沟通,以此导致施工方案无法顺利的实施,这样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中一些内容不是很清楚,仅仅是凭借着自身的理解和想法实施,这样就导致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对其管理效果也是非常不利的。



        3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3.1强化施工前期准备
        (1)需要做好工程勘察作业,确定园林绿化工程的面积、天气气候、土壤情况等方面,并且将这些所勘察的内容进行整理,形成全面性的数据,根据该数据,展开各项建设工作,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后期建设的质量。(2)需要做好各个部门的沟通作业,准确掌握城市的建设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促使园林绿化工程与城市建设均衡,这样不仅利于园林绿化工程发展的进程,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需要针对工程面积,规划好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等方面,并且需要了解施工方案的目标,在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不能出现杂草、垃圾等。(3)需要在施工周围做好排水管道、浇水管道的分布定点,以此保证水源的充足性,为植物存活率的提升给予了基础性的保障。
        3.2加强人员管理,优化管理制度
        园林施工项目中相关人员的素养能力关系到工程后期的整体质量水平,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引进施工专业人才,做好后续的培训工作,并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的管理工作。园林项目施工前期,施工单位需要清楚了解设计方案,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改进和优化管理制度,应用精准管理措施,对植被的移植和栽植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以防止在施工中对苗木造成损坏以及降低其成活率。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之间互相协作,施工单位也需要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理念,保证文明安全施工。施工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同时能够增加植被成活质量,避免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进程和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增加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有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3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及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整体的管理水平。为了保证工程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队伍人员的建设。保证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管理技能的不断提升,有效地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养护质量。现在各园林主管部门已经有大批培训过的绿化工、花卉工、植保工等技术工种,并经过实操取得上岗证。招投标过程也明确要配备相应等级的技术工种,然而在实际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这些工种基本很少到现场参与工作,因此要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种的实名制核对,确保有上岗证的人员能到场履职。同时,还要根据具体工程项目,对参与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再培训、技术交底保障施工人员对植物的生长习性、病虫害的治理等专业知识,不断地强化其专业能力。另外,管理人员还要提升职业操守,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保证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效率得到提升,确保整个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结束语
        在我国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属于重要的施工项目,合理地应用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养护措施,是保障园林绿化工程顺利施工建设的关键。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加强对移栽技术、土壤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另外,还需要在植物栽种完成之后对其开展合理的养护措施,合理浇灌、修剪,防治病虫带来的危害,建立一支专业的养护团队,这样能够为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J].现代园艺,2019(24): 178-179.
        [2]季斌.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和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155-156.
        [3]靳春燕.绿化工程园林园艺施工及养护技术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 2019,9(12):283-284.
        [4]刘局明,刘小梅.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8(14):83+85.
        [5]李强,柳胜兵,李文.浅析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园艺,2018(24):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