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控制价模式下建设工程投标报价规律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宗学路 陈小龙 杨文文
[导读] 与标底相比,招标控制价存在极大不同,其不需要进行保密工作。

        宗学路 陈小龙 杨文文
        聊城市香江光彩置业有限公司  252000
        摘要:招标控制价是指按照国家等相关规定,招标人在工程招标环节能够承受投标人报价的最高限价,其作用为确保投标报价评审的合理性、客观性,有效进行投资控制,防止投标人各类违法行为的出现,如哄抬标价、暗箱操作等。与标底相比,招标控制价存在极大不同,其不需要进行保密工作。
        关键词:招标控制价模式;建设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
        引言
        在建设工程中,招投标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过高或者过低的投标标价都会直接对企业是否可以成功中标造成影响。无论是通过综合评估的方法,还是采用最低投标报价的方式,投标报价工作都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换而言之,投标报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投标人是否可以通过投标文件中的相关规定。所以,应对建设工程中投标报价的程序、策略以及技巧进行深入研究。
        1影响投标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企业需充分了解宏观因素。国家宏观政策对工程行业的指导是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需要充分考虑的事项,宏观因素对本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选用投标策略的各项事宜,都需要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对投标报价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投标建设单位需要结合项目情况掌握微观因素。一是,充分研究招标信息,实地考察搜集第一手资料,了解招标单位的意图和项目立项情况,如,了解发包方是企业投资行为还是国际政策项目等等,以为后续制定报价提供合理的依据;二是,投标建设单位须实事求是、全面分析自身情况,如企业在项目所在地的市场占有率、企业针对本项目的专业技术水平、企业的资金配置情况、企业对本项目软硬件投入等等做出合理评价,以便于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采取适当的投标报价策略;三是,投标建设单位需要对潜在的竞标对手做详细分析,了解竞争方的软硬实力、社会影响,充分掌握对手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取其优势、攻其薄弱,从而为采取妥当的投标报价策略提供可靠参考。
        2招标控制价模式下建设工程投标报价规律研究
        2.1不平衡报价法
        不平衡报价法即在报价确定后,通过调整内部各项目的报价,在既不提高报价又不影响中标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适当提高前期施工项目的报价,减少后期项目的报价。这样能较早地回收资金,有利于资金周转、降低风险。比如,可以提高基础工程、土石方等工程的报价,使投标人在保证报价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效益。
        2.2多方案报价法(拟改变合同条件法)
        对于一些招标文件,如果发现工程范围不很明显,条款不清楚或很不公正,或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时,则要在充分估计投标风险的基础上,按多方案报价法处理。即是按原招标文件报一个价,然后再提出,如某些条款改变,报价可降低多少,由此可报出一个较低的价。这样,可以降低总价,吸引业主,以便中标。
        2.3突然袭击投标报价方法
        所谓突然袭击投标报价方法,主要指的是为了迷惑竞争对手而采取的一种投标报价方法,一般情况下应用于可能存在多个投标单位的建设工程项目中,且投标竞争异常激烈,投标单位为了使竞争对手出现迷惑,可以采用实现泄漏虚假情报的方式,达到模糊对方视线的目的,比如,有意发布对高价投标或者无兴趣投标等消息,而后在规定投标截止时间前突然参与投标,并通过降低报价的方法来战胜其他竞争对手。


        2.4保本低利竞争性报价策略
        在国内外开放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开、透明的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明显,更多的招标人偏向最低价中标法定标,竞争性报价法也就成了最为普遍的报价策略。采取竞争性报价的投标企业一般是具有充裕的资源,适用供不应求的工程市场环境,与竞争对手实力相当,采取低盈利争取市场,“薄利多销、保本低利”获得工程项目的机会更多。该策略一般是经营业绩不是很突出、获取招标邀请机会较少的企业运用较多,也有实力较强的企业为了特定业主开发其他项目而先入,为谋求今后项目的进一步合作打下良好基础。此种情况下投标人需要充分了解业主的投资意图与项目的招标计划,精确分析工程量清单,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分析工程成本算准工程利润。同时,分析竞争对手的报价水平,以极具竞争力的投标报价达到中标的目的。
        2.5生存型投标策略
        生存型投标策略是确保投标企业在盈利很小或是不盈利的情况下中标,否则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或难以维持。该策略一般是在企业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企业在长时间内没有项目中标,资质难以维持,资信不断降低,或是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和资金的周转困难,再不中标企业将难以发展。在该种情形下,投标企业只能先不考虑盈利大小,通过新中标项目所获取的资金进行周转,为后期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6报价可按照招标控制价模式下的实际评标方法进行合理化调整
        招标控制价招标模式评价方式不仅是通过评审获取的最低投标价法,还是综合评分法。按照最低投标价法中标规定,当其在招标控制价以下时,与招标文件具体要求相符,如最低投标价投标通过评审,可定为中标候选人。综合评分法中标规定,将权重赋予投标报价、技术、财务状态等指标,且进行打分,在低于招标控制价的情况下,投标人应以最高评标得分者中标。由此可见,评标方式不同则影响投标人投标报价的程度也存在极大区别,投标人需按照评标规定,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通过初步投标报价的调整,才能对中标机率大大提升;第二,通过相应投标策略,报价技巧实施调整。投标人不同,其综合实力也不尽相同,如发展战略取向、管理能力等,这些因素的长期影响对投标人施工方案的选择,管理费用;利润期望值等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发展机会,需灵活应用投标策略及报价技巧,在成本控制区间将利润空间、报价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进行适当调整,进而对最终报价加以确定。
        2.7联合体投标策略
        通常情况下,该投标策略主要适用于对新地区开辟的新项目进行投标。这时,施工单位应与当期的施工企业进行联合,明确掌握当地的相关法律政策,积极与政府部门做好沟通和交流,熟悉当地劳动市场、材料市场以及机械市场的具体情况,增强与这些企业的合作,以确保施工企业可以采用更加合理的投标报价策略进行投标,使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确保投标人中标中,投标报价决策质量的高低起决定作用,招标控制价的合理确定,要求必须提高投标报价的准确性、真实性,要求投标人必须能够满足招标模式变化需求,对投标人投标报价决策相关知识、理论进行全面了解,以达到企业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目的,满足企业长远发展需求,为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梦圆.招标控制价模式下建设工程投标报价规律研究———基于重庆市150个建设工程公开招标案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张舒.招标控制价下建设工程投标报价决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3]王永玲,朱相臻.招标控制价“弃暗投明”后中标价差异变化分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4]李笑,周国华.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招标控制价在招投标中的作用与实践应用[J].建筑经济,2009,(11).
        [5]张宪,王雪青.招标控制价模式下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博弈模型研究[J].建筑经济,20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