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峰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就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为相关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对策分析
引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中随之而来的新型工程机械生产设备大量投入应用,也为企业的机械设备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加强企业对机械配套设备的息化管理,管理人员定期对设备部件进行日常维修保养,有效地控制延长设备正常使用生命周期,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有效提升设备生产使用管理效率,从而有效促进设备工作进度的大幅加快,工程质量的大幅提升。另外对设备定期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有效节省企业施工设备成本,增加企业实体经济经营收益,提升企业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经济能够完全顺应时代趋势,持续稳定发展。
1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现状
1.1机械设备结构配置不合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会计的使用涉及到许许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不同类型设备的配置价格也不尽相同,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机械设备配置管理属于工程成本核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各种机械设备的基本配置性能要求也是不尽相同。加强对机械制造设备产品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有效控制机械设备成本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在进行机械设备配置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建设工程直接要求采购昂贵的机械设备,而这些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量和频率差别并不大。
1.2机械设备技术操作不专业。在机械设备日常操作安全规范管理方面的严重缺失,导致机械相关岗位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机械相关操作规定定期进行严格安全操作,从而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部分建筑机械企业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断层"年龄现象,即操作技术人员的职业年龄普遍较大,虽然他们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但在建筑机械设备快速更新换代情况下,多年积累的操作技术经验及其适用性也在不断降低,而且相比年轻的操作技术人员,大部分年长操作人员对于新技术知识的掌握接受适应速度较慢,需要花较多时间成本精力完成新知识操作和对技术点的掌握,操作技术人员与经济发展需求速度之间的巨大差距,降低了操作技术人员的整体综合职业素质提高水平。
1.3机械设备日常检修以及养护不科学。在机械检修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日常养护中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具体表现在3个主要方面:一个就是对机械检修设备的日常检修以及养护使用管理认识不足。由于机械内部设备的定期检修管理养护定期管理意识不足,导致机械设备的检修工作管理效益不高,甚至带来一些质量安全问题;二者对定期检修管理养护定期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导致缺乏对机械内部设备有效的定期检修管理养护,或者出现定期检修后的养护管理效果不佳等;三者由于缺乏现代信息化的检修管理,对机械的检修管理采用传统的的人力资源管理式的方式进行,而很少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完全信息化检修管理,导致机械内部设备的检修管理效率不高。
2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对策分析
2.1加强水电设备采购配置使用管理,降低水电工程建设设备成本。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与建筑工程建设机械成本之间的质量关系十分的密切,为了有效率地降低工程机械成本,应加强对工程机械中的配置设备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对前期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设备需求数量进行统计,根据前期工程的工程量、水文地质环境条件、施工机械技术、质量标准要求等相关因素,确定前期工程使用需要的机械配套设备数量、型号和各种类型等。
二是掌握当前的机械设备损耗情况,对存在的新建工程机械的类型、数量、型号以及机械损耗型号情况等,进行详细分析统计,根据机械设备情况和新建工程所用时需要使用机械的损耗情况等再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明确需要新建或配置新工程机械各类设备类型、数量和损耗型号。
三是根据已设计配置好的机械配套设备产品信息,对其产品价格和实际使用中的频率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最终的机械配置使用模式。比如对使用转换频率相对较高或者使用价格较低的智能设备,通过实行随机采购式的方式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而对那些使用时间频率相对较低或者使用价格较为昂贵的大型工程机械,通过实行土地租赁的这种方式对其进行重新配置。
2.2强化工程机械设备制造施工安全操作过程科学化规范管理。工程机械自动设备作业施工错误操作直接就会影响调整到作业施工过程质量和以及相关作业施工人员安全。在不断强化建筑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操作流程科学化规范管理时,建议从三个主要方面对其进行有效改进。
一要切实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管理。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培训基础施工人员,提升培训施工人员基础技能操作水平,熟练地基本掌握建筑工程机械的基础施工技术操作管理技术和掌握相关的施工操作管理流程。另一方面,开展关于反作业违章施工作业、反施工违章作业操作、反作业违章行为大会的讨论,对作业施工人员集体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宣传教育。消除施工人员的各种麻痹思想,杜绝胆大、冒险、侥幸、蛮干等非法违章行为。
二是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管理制度。可通过建立"两人一机"一组制度,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一名其他施工人员分别组成两个一组,由两名技术人员其中负责专门对具体操作使用机械的一名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日常技术操作指导,当这些施工人员在正常操作中发现存在不当操作行为或者临时出现其他操作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就要及时地对其予以检查纠正,有效率地避免因为影响施工人员正常操作不当所导致操作质量和安全问题,提高机械设备正常操作质量准确率和安全性。
三是严格安全管理确保机械制造设备具有安全性能的操作。为了有效避免机械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事故,企业内部应该及时建立安全事故的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和安全处罚激励机制,一方面确保企业出现安全事故的关键时候及时组织启动紧急应对事故救援应急措施。另一方面,企业施工人员自身主观原因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相关安全责任人员应该进行严厉行政惩罚,发挥和推出安全处罚激励制度的强大震慑力和效力,从而在源头上有效避免此类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2.3注重有效维护检修和清洁养护民用工程机械。检修车的养护对于保证机械设备能否正常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作用。通过对机械专用设备的日常检修以及养护,及时有效解决机械所存在的各种故障,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促进企业工程建设有序顺利推进提高生产质量和安全。当前机械设备的日常检修及养护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将其着重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及改进。
一是全面落实汽车检修工程养护制度管理。在机械设备进行日常检修检查养护之前应该严格按照遵循"事前"养护原则,在正确使用机械之前,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或者其它相关设备人员都需要时刻树立较强检查检修养护安全意识,确保使用机械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运行。
二是注重对各类机械设备故障原因进行排查后续合理处置的并科学化进行管理。当机械机器设备产品出现质量故障以后,通过机械专职故障管理人员及时地对这些有问题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修理,确保这些有问题的机械设备产品能够长期得到及时有效地故障解决能正常运行。对问题较为严重不能再重新投入使用的机械,则坚决反对避免投入使用,及时将其进行淘汰。
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为了提高机械设备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可考虑创建专门的工程机械设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全运用机械设备型号管理系统对所有机械上的设备型号进行自动管理时,要对每台所有机械上的设备型号进行自动编号,系统对所有单台工程机械的设备运行正常状态、性能参数、检修保养维护情况都要进行自动统计,同时对每台机械设备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随时向工程控制管理中心人员提供出现问题的相关详细信息,控制管理中心的技术管理人员则根据该监控系统所需要提供的详细信息,对存在问题的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日常检修和保养维护,从而有效提高机械的日常检修和维养护及管理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不足和短板,应该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工程机械配置管理进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强化机械设备施工操作科学化管理,注重有效检修和养护工程机械,进一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以保证工程机械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代绍军.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建筑机械化,2018,39(7):64-66.
[2]李薇.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3):12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