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文
烟台金佳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步入21世纪之后,城市建设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用到的混凝土模板也越来越多,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也随之增高。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模板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使用寿命较强、承重能力较强、硬度跟刚度也有所保障。混凝土模板的性能和质量与其浇筑施工技术跟后期的养护密切相关,如果混凝土浇筑工序不合理、水灰比配合不到位、养护措施不科学,就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严重裂缝,进而影响模板的使用性能跟使用寿命。对此,探究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及养护方法是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1.1材料质检不严格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决定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目前,一些中小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不重视混凝土材料质检工作,对进场的混凝土原材料只查验了合格证明,就将混凝土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对原材料进行二次核验,致使某些混凝土原材料供货商把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混运进来,意图以次充好,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现场质检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杜绝不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进场,要定期质检和临时抽检相结合,从根源上抑制劣质材料的使用,不允许材料质检人员滥用权力,一经发现,坚决处理,要严格按照混凝土原材料质检程序开展质量检验工作。
1.2拌和问题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按照严格的水灰比、骨料级配等级进行配比计算,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地拌和。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拌和阶段,最容易出现的质量缺陷,来源于拌和的不充分、时间较短和水灰比不符合使用条件、级配纯度和粒径不足等,造成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标号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1.3养护管理不及时
混凝土养护管理工作是通过人为创造出适合混凝土硬化的温湿度环境条件,尽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和水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搅拌后生成,因为其中含有水分,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水分的蒸腾作用,如果混凝土浇筑后没有进行及时的养护管理,则会出现水分蒸发过快的现象,混凝土表面极易产生收缩性裂缝,尤其是夏季施工时,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混凝土表面失水迅速,水泥颗粒之间尚未形成稳定粘合力,混凝土表面呈现出粉灰状。这样的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十分堪忧,极其容易导致严重的建筑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指的是建筑基础建设工作,首先需要构建深层基础,其次建设浅层基础,因此保障周围建筑的安全性。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落实基坑降排水共走,提高整体施工的稳定性。在建造桩冒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建筑标高测量目标。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铸造层的厚度,合理采用间距技术,例如可以利用拉伸铜棒法。在混凝土结构建造阶段,一些地区地势不够平坦,施工单位需要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在工程场区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泵装置,其能为施工活动顺利推进创造便利性。施工人员通过操作混凝土泵管,高效浇筑混凝土,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由中心到两侧的顺序,发挥出水合能量,提升整体建筑工程质量。
2.2严把材料关
作为人工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是天然石材的完美替代,不仅可以随意改变形状,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材料配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水泥标号、砂石型号粒径和洁净水之外,增加适当添加剂,确保混凝土材料达到使用强度和质量要求。
因此,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材料市场上,混凝土的使用数量和使用种类很多,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成品质量的承重要求,具有不同的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水泥材料标号,因此,需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做好材料的入场检测和把关,防止发生混用和错用,做好混凝土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监测,重视监理的责任落实,加强对于材料入场抽检和第三方平行检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防止走过场和流于形式,避免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3材料混合拌制
混凝土材料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材料,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结合正确的配比混合混凝土材料。为了保障混凝土材料质量,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调查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优化工程准备工作。在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反复检验混凝土的配比,全面满足混凝土质量规定,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
2.4掌握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一是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二是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应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清除淤泥和杂物,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能够有积水。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时,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结构的配筋情况以及捣实方法等相关因素确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混凝土的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应该反复的观察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预留孔洞的状况,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的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与混凝土养护是否及时、合理密切相关。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常常使用传统的“浇水养护”方法来防止混凝土内外出现过大的温差,从而减小混凝土裂缝的生成。然而,单一的浇水养护方式其实难以补充混凝土需要的水分,在一些早晚温差较大的区域,该方式难以解决混凝土内部跟表面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应力的问题,对此,还需要辅以其他的养护方法。本工程采取了如下养护方法,值得推广跟借鉴。
(1)混凝土完成浇筑和二次抹面压实之后,要注意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具体方法为用两到三层草席盖住混凝土的表面,最后在草席上面加一层塑料薄膜。该方法可以防止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消散过快,而且操作简易,经济低廉,可以很好地防止混凝土内外出现较大温差的问题。
(2)要特别注意柱插筋位置和墙插筋位置,在覆盖这些地方时,要多注意检查,确定其是否有密切盖严,防止插筋位置出现较大温差。针对这些关键部位,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3)当获得技术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的允许后,可以停止测温,撤掉混凝土表面的草席和塑料薄膜,让混凝土散掉内部的热量。养护工作要持续进行,按时进行,要记录好混凝土养护期间薄膜或草席内部的水分及温度,细致检查草席或薄膜的完损情况,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补水和保温。
结论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关系着房屋的建筑结构安全,是房屋使用寿命期内的重要承载受力部位,需要我们在施工阶段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在保障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周期和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德晃.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7):31.
[2]沈守全.建筑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的管理[J].建材世界,2011(4):22-24.
[3]桂传良.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8):134.
[4]孙佳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15(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