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叶晓敏
[导读] 对于任何类型的建筑工程来说,安全管理都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唯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才能保障工程如期展开。

        叶晓敏
        身份证号码:45082119870115****
        南宁轨道地产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对于任何类型的建筑工程来说,安全管理都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唯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才能保障工程如期展开。随着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施工现场保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建筑行业,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梳理基于BIM技术的的建工安全管理概念,就能够准确了解BIM技术的性质以及对安全管理的帮助,进而探究如何将BIM 技术充分运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当中,从而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不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BIM 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伴随建筑行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行业竞争形势也日益严峻,使得企业可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BIM技术是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建筑信息模型,在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建筑业的信息化建设上。BIM技术可对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预防,从而达到减少安全问题发生的目的,可见BIM技术对于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对BIM技术进行全面创新,融合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持续发挥BIM技术在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中的积极作用,这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巩固企业竞争实力而言意义非凡。
        1 .BIM 技术的特点
        1.1 可视性
        传统二维建筑施工图无法从立体的角度看到建筑物的全部信息,而BIM则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出三维建筑物的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查看建筑的全部信息,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能够为预防和监控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BIM的这个特点是其可视化优势的集中体现。
        1.2 动态性
        BIM技术将大量信息集中整合起来,其参数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智能的更新,更新之后的数据也会在第一时间上传到云端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建筑状态的最新动态,便于做出分析,从而进行风险判断,有利于将风险防控在未然,并制定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措施。
        1.3 模拟性
        BIM是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出建筑全部信息的模型,通过模拟掌握建筑物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制定可行性措施来进行防护,以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1]。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技术人员根据地质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运用BIM技术来进行模拟建筑的实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BIM模拟高危工作,还能为制定针对性安全管理方案提供信息参考,
        2 .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 把二维建筑图纸转换为三维模型
        BIM技术把传统二维图纸转换成三维模型,将场地模型、土建模型、设备专业模型整合建立成一个整体模型[2]。相对于其他三维模型,运用BIM三维技术构建起来的模型完整性更高,建立的三维设备布置呈现多视图形式,不同方向都呈现平、立、剖面,尺寸定位的精准度更高,整体模型的失误率接近于0。在对建筑工程进行BIM建模的过程中,BIM模型实质是由数个不同的3D图层共同构成的,通常会有专门负责描绘外立面的图层,专门描绘管道的图层、专门描绘结构墙的图层等等,这一特点决定了单项施工队伍只需要理解其中一个图层,就能理解安全管理措施。例如要对钢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就可以仅展现钢筋图层的3D模型。
        2.2 识别施工危险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者要准确识别会给施工安全带来风险的危险源,进而分析产生危险源的各类影响要素,并根据所掌握信息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从根本上遏制危险源带来的危害[3]。而这时候BIM技术在安全管理中需要实现的功能,就是准确显示不同位置的不同隐患,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安全施工预案,减少安全事故风险。运用BIM技术来构建完善的RFID 危险识别系统,在识别危险要素的同时对各类要素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减少安全问题发生、优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的目的。


        2.3 识别危险因素、划分危险区域
        BIM技术利用其可视化的优势对整个项目流程进行全面立体的展示,将所有危险因素清晰标记出来,详细划分各类危险区域,便于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全部的危险要素,进而做好相应的工作计划安排,减少可能产生的损失。那些被明确标明的危险因素经过施工管理人员的整合分类,首先是做好标注工作,以此来提醒其他施工人员,与此同时做好预防工作,最后是做好调整,对各类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排除,从而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
        2.4 拟定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BIM技术通过发挥其数字化优势来构建起完善的施工安全信息集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应对方案[4]。BIM技术还能够准确对施工项目建设进行跟踪,便于施工管理人员及时全面的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情况,以此作为工作调整安排的依据。BIM技术弥补了使用纸质文本记录模式效率低、准确性低的弊端,通过3D动画演示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出来,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有关施工技术要点,从而开展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以此不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2.5 安全交底及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化管理
        在传统纸质交底模式中,安全负责人只能通过图纸向施工人员简单说明可能发生的危险区域,工人接受能力有限无法准确完整掌握,很难对危险进行精准识别[5]。而运用BIM技术之后的交底模式突破了传统纸质交底模式的局限性,加强安全交底及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化管理,BIM结合VR使得施工管理人员能够清晰准确了解危险发生的区域,深刻认识到哪种危险会带来哪种后果,提高了工人对施工管理安全的重视,时刻提醒他们要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同时也促使工人掌握危险发生之后的应对措施,提高他们面对风险的反应能力和应对水平,从而达到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从整体上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建筑安全管理作为建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还能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将BIM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当中,模拟出三维建筑物的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查看建筑的全部信息,便于施工管理人员直观掌握不同环节存在的危险源,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方案,从根源上防控风险的发生,减少施工风险的发生概率,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丽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6):155-156.
        [2]田琼,谭显通,罗雄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03):68-71.
        [3]姚张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25):150-151.
        [4]田芳.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06.
        [5]王盛男.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