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测绘地理信息的的建设思考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谷东博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工作、生活及建设活动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利用率及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测绘地理信息建设的脚步,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谷东博
        广西天航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工作、生活及建设活动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利用率及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测绘地理信息建设的脚步,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主要向大家浅议测绘地理信息的建设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详细阐述关键性问题,同时分析了目前测绘地理信息建设过程中潜在的一些矛盾。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建设;
        
1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之中的使用优势
        1.1测绘工作的工作特点
        测绘技术是通过一些手段将信息数据和地表的特征来进行测量和采集,进而形成能够反应这个地表的具体特征数据的数据资料和图形,然后用来指导行政的规划和工程的建设,其实,测绘的工作性质是对于规定地理位置的地理位置来采集以及整理数据并分析,然后测绘的结果就是能够得到一些直观的图表和数字信息,而测绘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正确的指导管理和规划工程。
        1.2传统的测绘方式的缺点
        一是一些传统的测绘方式非常费时费力,因为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所以肯定要消耗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测绘完毕之后还要在所测的地点返回到工作的地点,非常耗时间;二是传统的测绘方式的误差比较大,很容易出现失误,而且原因可能会来自测绘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这种失误可能会出现在采集的过程之中,也可能会出现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在制作测绘的结果时候出现失误的概率更大,但是这种误差只能尽量减少,却不能避免。除了这两个缺点之外传统的测绘方式还有效率低、测绘的信息很难采集、测绘的结果专业性太强等等。
2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源与更新矛盾
        2.1数据源与更新服务网络的建立
        首先充分利用城市各办事处城管或规划院,对相应辖区内的房屋、道路、建筑等详细的地形要素巡视过程中的监视作用,将地形要素的变化信息及时通知测绘院,建立常规的数据源及更新服务数据网络,此外,接受广大用户的监督和变化信息的反馈,对于贡献较大的用户给予一定数额的嘉奖,作为更新数据网络的补充。
        2.2区域性小面积的更新
        每个城市都配备一支的测绘队伍满足常规城市基础建设的需求,在每个工程的测绘阶段初期向测绘院提取相应的信息作为基础信息,在完成测绘工作后向测绘院提交一次信息,在信息对比工作积累中获得变化的测绘地理信息,最后由测绘院完成小面积更新。
        2.3常规的大规模更新
        想要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就要将测绘的地理信息制作为数据产品,放弃原来的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模拟图,并做好服务管理,制定与数字信息产品相匹配的新策略。
3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
        3.1开发平台和工具的选择
        在开发系统的时候,要运用到各种开发平台和各类工具等,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统建设的成功性,而且还会对其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同时促使我国GIS开发工具软件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阶段。根据分析数据信息,各种各样的软件技术大概有四百多种,相对而言国外的先进技术要发达一些。通常我们在对系统选择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到GIS系统的相关要求,从而让其GIS数据信息输入和管理功能展现出充分的使用价值,同时有效的保障了软件良好的使用效率。


        3.2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数据库是测绘仪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测绘仪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应包含属性数据之外,还应存储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位置信息,为存储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位置信息建立单独的空间数据库存储,空间数据库应当使用拓扑数据模型来管理。属性数据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管理。存储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位置信息系统中的两种数据之间应进行关联处理,以实现图形和属性数据之间的互通。
        3.3数据的采集与转换处理
        数据的采集过程,大多都是根据现有的数据通过扫描将其转化成为数字数据,归结到数据的采集平台,如卫星、多种传感装置以及航空器等等,期间利用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针对具体的测量对象位置坐标进行定位,处理定位状态下的相关数据。在GIS系统中,主要是通过软件将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建模,再根据其他方法得到的测量图形与其相对应的区域叠加起来进行分析。系统软件会根据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将复杂的实体空间进行连接,之后分析数据进行建模,但是对于向量的数据分析,必须做到拓扑正确。
        3.4人员配备与系统管理机制
        整个系统需要配备一定的人员,形成合理有效地团队,为数据的交流、存储、管理等提供出便利,有效地确保客户端在经过系统的验证之后,访问服务器上地数据。比如说:野外作业的时候,测绘人员需要把测量数据直接的传回至服务器端,实现工作人员处理、更新内业的信息。不同子系统、区域之间都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访问,建立了统一地管理调度机制,由系统为部门提供出服务性的支持。
        3.5服务和技术支持
        整个系统应彩霞服务器客户体系,加强数据共享,同时便于数据的及时交流,存放和管理,使客户端经过系统验证可对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不同权限的访问和操作,如测绘员在野外将测量数据传回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内业处理和存放更新。不同的子系统之间,不同的区域之间均可进行一定的数据共享和访问,整个系统则由最高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各部门提供必要的专题数据,同时系统又为各部门提供服务支持。
4测绘地理信息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措施
        4.1推进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的集约化建设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加强信息资源集约是主要内容,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要求。在城市信息的融合中,测绘地理空间信息可以加强信息的高度融合,对城市智慧化、智能化的管理奠定基础。政府部门在测绘地理空间信息的基础上,可以加强地理信息资源集约化的建设,从而为分析地理信息资源与城市管理奠定基础。当前,地理信息的内容不断丰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信息质量提出了高要求。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各个城市之间都需要进行地理测绘信息之间的交换,从而实现信息共享,能够有效促进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智能化发展。测绘地理信息集约化建设,对于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强化科技支撑和引领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实现智慧城市的智慧化以及智能化,需要借助测绘地理信息的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传感技术来实现。在改变感知设备感知度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信息资源的处理速度。对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力度,通过给新型科技的引领支持,从而开发出更先进的系统。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高新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能够极大的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得智慧城市的建设越来越与国际化相接轨。只有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用技术来引领智慧城市的建设,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夯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测绘地理信息的工作获得了空前的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国家的社会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旺盛需求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已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测绘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牢记使命,抓住历史机遇,勇于挑战和创新,脚踏实地的坚持奋斗,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小霞.测绘地理信息建设的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2】朱雪坚,方剑强,叶雪波.省域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可行性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5(3):77-78.
【3】胡俊昌.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的作用探析[J].冶金丛刊,2016(6).
【4】罗灵军,从地理信息服务到地理设计服务。[EB/OL]赛迪网,2012。
【5】韩丽荣.地理信息系统的非技术问题及用途[J].时代农机.2015(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