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检测常见问题及常见建筑检测技术 郭金曼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郭金曼
[导读] 现阶段各个投入建设的建筑工程都开展建筑检测工作,已经演变为建筑工程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身份证号:13053219870328xxxx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现阶段各个投入建设的建筑工程都开展建筑检测工作,已经演变为建筑工程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依据工作实际,详细分析建筑检测领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及常用建筑检测技术,希望日后建筑检测人员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在各种检测方法及技术当中进行选择,以便于可以对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做出保证。
          关键词:建筑检测;常见问题;检测技术


        1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工程检测可以对建筑工程整体性质量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证。一般会将工程检测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施工前开展的工程检测工作,是针对各种建材的质量进行检测,还会对一些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在对材料质量合格做出保证的前提之下,促使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施工环节中的工程检测,是针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规范以及特殊工序进行检测,以免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
          2常用建筑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2.1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创新型检测技术,此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损伤及缺陷等质量问题检测出来,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和被测物体之间其实并没有任何接触,所以不会对被测提造成任何影响,可以针对不同问题和广视域当中快速的完成扫描检测工作,是各种检测技术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虽然說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相较于其他检测技术来说起步时间比较晚,但是它的发展和应用速度却非常快。
          2.2渗透探伤检测技术
          渗透探伤检测技术是将一部分零部件表面染色的材料或者是含有荧光物质的渗透液体,涂抹上之后等待一段时间,就可以渗透到带有开口的缺陷当中,一直到渗透液体将整个缺陷渗满。等到渗透液体被完全吸收之后,依据显像剂的吸引作用,将缺陷内部的渗透液体吸附到显像剂当中,最终再通过光照,将缺陷的大小以及形状展现出来。渗透探伤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势是设备携带简单,能够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之下完成探伤检测工作,这一项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无论是在金属材质还是非金属材质当中,都可以使用,唯一的缺陷是在尺寸比较小的缺陷当中,渗透液既不容易渗入也不容易析出,因此想要将缺陷的深度展现出来,渗透探伤检测技术仅仅在表面缺陷或者接近表面的缺陷当中展现出来的适用性比较强。渗透探伤检测技术用完之后,应当妥善完成清理工作,检测人员一定需要严格的要求自己,清洁环节中的工作也应当妥善完成,以免对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
          2.3雷达波检测技术
          雷达波检测技术最早在20世纪末期投入使用,这一项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点是,可以对建筑内部的复杂结构进行检测,穿透力比较强,也可以全面的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检测等。假如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当中,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一些问题,雷达发射出来的微波的传播方向以及速度都会发生一定变化,在微波接收到这些信号之后,就会依据各种信号将构件内部的损伤判断出来,并对损伤程度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
           3建筑工程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3.1进场原材料及半成品检测的问题
          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及半成品进行检测是检测工作必须要做的,但是很多样品的有效性以及真实性在实际检测中会存在疑问。虽然在现场检测时是随机抽样进行检测,在检测前取样人员都会明确检测的目的以及检测计划,按照计划遵循有关的条例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检测,但是有些取样人员会忽略这些因素,不按照正确的取样原则进行取样,采取完全随意的抽样方式,致使所抽取的樣品没有代表性,这就导致检测出来的结果不够准确,受到质疑,检测结果也没有达到评价材料整体质量水平的目的。


还有在检测时会有一些黑心的施工单位明知自己所做的工程不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工程质量上存在问题,也不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反而从检测中下手,给检测单位提供假的检测样品,这些手段都会对检测结果的代表性造成影响。
          3.2检测仪器出现的问题
          检测仪器因检测项目的不同而不同,建筑物的建成,所需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需对众多的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为了适应这种广泛的检测项目要求,检测的仪器种类十分多。在仪器的选择上就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仪器的精确度关乎着整个工程质量,所以,检测仪器必须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实验室内部不定期地按照实验仪器使用要求进行核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3检测单位自身的问题
          检测单位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导致检测出来的结果不够准确。首先是个别实验室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超越资质承揽检测任务;其次是实验室管理混乱,检测人员检测能力未经过验证或检测人员串岗检测;最后是检测环境部分和检测项目要求仍然盲目进行检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雇佣的技术检测人员没有专业技术资质,对检测技术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力达不到要求,经验不足或者工作不认真都会导致工程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4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
          4.1制定完善的建筑施工检测程序
          对于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汇总出现的质量检测问题,作为质量检测机构人员,应充分认识自身职能,摒弃以往传统落后的行业垄断理念,加大企业先进、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在全面质量检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市场机制运行情况,对内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序进行合理划分。一般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检测过程中,可将建筑施工质量检测模块划分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模块、初步设计文件模块、施工方案设计模块、建设前期准备模块、建设阶段实施模块、建设竣工核验模块等几个环节。在初步建筑施工质量检测体系基础框架设定完毕后,可开展具体设计施工质量检测方案规划,从而为整体施工工程进行宏观调控,保障整体质量检测效力。
          4.2优化建筑施工质量检测机制
          完善的建筑质量检测体系是整体建筑施工质量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建筑质量检测取样环节,相应质量检测人员可根据国家规定的见证取样、送检要求,在相应区域位置进行现场取样工作。并依照检验批的设定规范,进行检验样品交接管理。在具体取样送检环节,为了避免相应取样或检测人员违反相关规定,即不随机取样送检或假试样情况,相应质量检测管理人员应加大对质量检测样品取样时间、取样区域的管控,全方位保障样品管理的唯一性。在实际管理环节,相应质量检测人员也可利用相关智能设备将取样时间传输到统一的信息服务终端,并通过服务器管理终端GPS定位功能的应用,确定样品取样位置及取样人员想象力,保证取样时间的准确性。
          4.3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培训
          建筑工程检测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检测工作人员水平的高低,因此,若想提高检测质量就必须加强相关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只有促进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检测机构应该加强检测人员检测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检测技术水平;其次,检测机构要注重检测工作人员实践经验的积累,可以为相关检测人员提供实践机会,使其在检测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检测人员的动手实践能力。
        5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建筑检测领域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可以妥善解决建筑检测领域当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检测效率及建筑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做出一定保证,从而也就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性质量做出保证,促使建筑工程行业逐渐走上稳定发展道路上,最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潘俊彦,方亮.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9):157~158.
          [2]梁雪松.建筑混响时间检测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8(7):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