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潘芳
[导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类型越来越丰富,建筑数量越多来越多。

        潘芳
        身份证号:45088119881008****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类型越来越丰富,建筑数量越多来越多。在进行房屋建筑的实际过程中往往都需要次用砖砌体技术,同时这也是房屋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建筑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砖砌体施工的具体工艺,接着分析了提高砖砌体施工技术的措施,并给出了其相应的注意事项,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可供参考之处。
关键词:房屋建筑;砖砌体技术;施工措施

1.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对房屋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砖砌体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要部分,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直接受砖砌体施工技术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该项技术的应用,明确工艺流程,通过优化措施来提高其应用效果,熟练掌握该项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2.砖砌体的施工工艺流程
2.1抄平及放线工艺
        在开展实际的砌筑工程前首先要进行抄平和放线,对此,要对平整度和标高进行校核。确定好标高之后采用水泥砂浆和细石硅进行抄平处理,然后再进行砌筑处理。这样能够保证砖砌体中每一个部分的顶部标高处于一致,避免发生施工乱象。另外,还可以通过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来实现定位,明确结构中轴线和外边线,借助辅助线来保证施工质量。
2.2摆砖样工艺
        在砖砌体施工中通过摆砖样来对砖块的组合形式来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建筑在功能上和审美上的要求。一般来说,砖块的组合形式包括梅花丁、三顺一丁和一顺一丁等形式。在实际中要结合门窗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砖块的摆样。字摆砖样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降低误差几率,同时使建筑的外形得以充分美化。
2.3立皮数杆工艺
        通过立皮数杆能够使砌体在竖向上施工精度有所增加,满足砖砌体垂直方向上的高度要求和标准。通常来说,皮数杆的材质都为木制,在项目的很多部位和构件施工中较为常见,例如门窗洞口、梁墙板和埋件等等,特别是墙体的交接部位以及建筑的角部区域部分。一般来说,建筑物间距越大,所需要的皮数杆数量也就越多。
2.4盘角和挂线工艺
        盘角主要是在墙体交接处防止皮数杆,在盘角过程中皮数杆的数量不能超过5根,根据定位轴线的位置,在墙体侧边放置皮数杆来进行施工作业。另外,在皮数杆数量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墙体是二四墙,则只需要进行墙体的单侧挂线;如果箱体是三七墙,则需要墙体的两侧挂线。在砖砌体施工中要结合实际需求来完成。
2.5砖砌体砌筑方法
        一般来说,建筑地区不同,砖砌体砌筑方法也会有所差异。砖砌筑工艺一般包括挤浆砌、三一砌和满口灰等。三一砌是砖砌体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通常用一块砖,将砂浆用灰铲抹平。满口灰砌筑法一般速度较慢,只在特殊构件中使用。而挤浆法则效率最高、速度最快,在砌筑工程中也应用较为广泛。
2.6清理和勾缝工艺
        在砖砌体施工完成后,墙面的清理和勾缝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一般来说,每完成10层砌筑后就要将墙面清理一次,在完成整个砖砌体施工后,再进行传递的墙底砂浆清理。最后再对墙体进行勾缝,提高建筑美观性。通常可以进行原浆勾缝和加浆勾缝,如果砌体结构为混水墙则需要进行原浆勾缝,也就是同步进行砌墙和勾缝施工。如果砌体结构是清水墙则需要进行加浆勾缝,也就是当完成勾缝施工后再清理墙体。
3.砖砌体施工优化措施
3.1砌块排列技术控制
        在进行建筑砖砌体施工时主要对砌块排列情况和皮数杆数量加以注意,根据砌体砖的具体规格来决定。

由于皮数杆通常都是在墙体连接处和墙角处放置,并且墙角和门窗洞处有时会出现通缝问题,因此在进行砌筑时要注意上下错开,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出现通缝问题。另外,在实际的砌筑过程中要控制砌体垂直缝隙保持在2厘米以内,并且灰缝要处于1-1.2厘米范围内,当其处于这个区间时有利于提高砌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2房屋建筑设计技术控制
        在工程初期要对所设计到的各方面构件进行合理设计,对管道、孔洞、沟槽和埋件等进行布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与施工方的联系,避免出现施工错误。监理单位要加强实时监管。通过提前的布置和设计工程细节部件能够避免当项目完工后又需要进行墙体的凿孔工作等,一方面使得工程造价得以合理控制,另一方面还保护了砌体不会破坏。除此之外,根据建筑具体的钢筋数目、规格、间距和位置来布置墙体拉结筋,能够很好地起到建筑结构抗震效果。
3.3轴线标注技术控制
        轴线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措施,有利于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把控施工质量。一般来说,砖砌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轴线的确定,以施工需求为基础来分出多个轴线方向,为砌筑施工做好参照。另外,在实际施工中要不断地检查轴线情况,在每一层建筑处都设置一个固定,通过钢尺将其标高标出,向上引轴线,再将墨线弹出标记,为后期门窗和装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3.4特殊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在砌筑工程中门窗施工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予以着重考虑。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来进行门窗的安装,第一种是在砌体砌筑前进行门窗的安装,那么在砌筑过程中需要留出3mm左右的缝隙。第二种是在砌体砌筑后安装门窗,根据弹出墨线的定位来进行砌墙施工。由于在施工前存在空隙预留,因此需要在完工后再进行局部的填缝处理。
4.砌筑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4.1保证横平竖直
        在实际的砌筑前要进行抄平处理,保证放线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另外,砌筑过程中的砖块要处于水平,保持一致的高度,并且每一块砖都要平置。在抄平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垂直性和美观性,否则将会对建筑整体质量和审美效果造成影响。
4.2保证灰浆饱满
在砖砌体施工中砂浆的作用在于提高墙体承载力,并且起到连接墙体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保证砂浆的饱满度,避免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严格把控砂浆质量,保证整体饱和度要高于80%,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墙体整体性不受影响。
4.3避免出现垂直通缝
        一般来说,在墙体和门窗的转角处容易出现通缝问题,这种垂直通缝问题对墙体结构极为不利,因此在进行砖砌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监控和管理,避免出现垂直通缝,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
4.4合理设置施工洞
        施工洞是施工过程中一种临时性的洞口,在实际设置时要详细、全面的分析其设置的宽度和位置,避免影响施工。在施工中施工洞的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素,必须要保证结构安全,在此前提下再考虑施工洞的设置问题。
4.5墙面砌筑好后不能进行砸砖纠偏
        当前面砌筑好后,为了保证砖块与砂浆的整体性不受影响,不能通过砸砖措施来进行纠偏。如果砖块存在偏移现象也会对整体墙体产生不可逆的不利影响,并且如果砖块与砂浆间出现了风险,会对墙体保温能力、抗热能力和整体结构稳定性都产生威胁,因此当钱满修筑好之后一定不能进行砸砖纠偏。
5.结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砌筑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质量和效果将会直接对建筑整体结构产生影响。砖砌体是砌筑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材料,主要组成包括水泥砂浆和砖块。砌筑施工的工艺是关键,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对此要加强施工管理,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加以解决,总结问题经验,防止相同问题的出现,保证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业坚.建筑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 (05):23-24.
[2]彭球球.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27):46.
[3]王鹭.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 (08):23-24.
[4]李振太.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的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8(14):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