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讨 李洪霞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李洪霞
[导读] 城市湿地公园属于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不但具有地方特色,还可以通过城市湿地修复拉近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

        天津易天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属于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不但具有地方特色,还可以通过城市湿地修复拉近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进而打造更为适宜的生态绿色城市。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融合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带动城市环境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对对海绵城市理念等进行剖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前言
        湿地系统是重要的人类生存环境和动植物生存基地,有着“自然之肾”之美称,具备调节局部气候、净化环境、缓解洪涝灾害等强大的功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面积不断扩大,许多湿地系统被牺牲,加之城市人口激增带来的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更是降低了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城市湿地系统,提高雨洪调控能力。
        1湿地公园的概念及海绵城市理念分析
        1.1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无论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是水文生态来看,盐城湿地的保护与恢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生态效益显著。为增强湿地遗产传承活力、丰富湿地文化宣传展示载体,盐城市湿地公园开展湿地改造与修复项目,以休闲浏览、自然野趣、科普教育以及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具有典型特征和湿地生态功能,且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公园即为城市湿地公园。其中城市湿地公园基底环境为土壤环境和水文环境,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海绵城市理念分析
        1.2.1海绵城市的含义
        所谓海绵城市是将城市比喻成海绵,通过系统开发,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水匮乏现象。以城市水资源为基础,利用系统模拟降水,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科技手段,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城市绿色雨水循环利用。
        进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并不复杂,可以分为强化城市水资源和加强技术、改善水资源利用情况两方面。检测城市中生态水情况,发现被破坏的水系统及时进行修复,从根本上改善城市雨水滞留情况。对城市内绿色屋顶、花园等地的净化雨水设置进行优化,改善雨水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全面保护湿地、河网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即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对雨水的吸收、储存、利用、缓释等,缓解城市雨水排放压力,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其本质在于转变传统城市“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的建设理念,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1.2.2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影响
        ①社会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活动,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人口暴增、水资源短缺、用水紧张、环境污染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长远发展。而在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改善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能合理保护水资源,有效控制水质的污染源,有效利用雨水,实现水源的循环利用,对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②经济方面
        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时,也要不断投入资金完善景观建设,如果使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仅能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还能促进长远发展。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有效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可缓解水资源过度使用的情况,综合降低生态环境的发展成本,能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打造全新的居住体验,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推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两者有效融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建设的经济投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1.3 生态昂面
        海绵城市能有效回收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城市绿色建设发展有促进作用。湿地公园建设也是城市生态绿化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在湿地公园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能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这种建设模式不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生态平衡,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在具体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进行建设,不仅要满足当前的建设需求,还需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2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目标及原则
        首先,遵循“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在保障防洪、行洪及水生态安全的基础上,重点保护和恢复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完善区域湿地保护网络,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一体化建设。



        其次,湿地公园建设要遵循“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自然恢复为主。湿地恢复强调尽可能地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实现其结构与功能恢复的目标。对于退化或破坏相对严重,难以自我恢复的地段,进行适度的人工干预或修复,促进湿地功能的恢复。②突出科普宣教主题。湿地公园建设较为注重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以及普及城市湿地公园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展示湿地公园多方面的生态功能,使公众可以在获取休闲体验的同时,感受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提升公众参与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湿地公园的生态性。
        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讨
        3.1重视地貌条件,满足地貌生态所需
        一是遵循地理环境与气候。我国湿地类型众多、分布广泛,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性突出,要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突出地区性景观。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构建中,应当综合考虑地理与气候特点以及由此构成的人文内涵,借此呈现地区文化特征。
        二是顺应地理自然构架。一方面,应当因地制宜,运用已有地理地貌,使建筑与公园景观与地貌相吻合,使建筑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化,突出公园的自然特征;另一方面,应当保护与运用已有景观,使景观规划成为自然环境构架的延伸。
        三是科学运用植物资源。植物是湿地公园构建的关键元素,也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之一。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备应当提倡以本土植物为核心,合理挑选一些适应性高、观赏价值突出的名贵植物。在搭配上要重视生态环境效果,模拟生态环境进行规划,注重动植物生长环境的构建。重视周遭生态环境的融洽,突出植物与人文景观的关系,构建具备观赏性与使用效果的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湿地公园。
        3.2湿地公园水体规划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最为重要的就是湿地,湿地内部构造较为复杂,而水作为湿地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湿地内部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水体形状需始终符合自然形态及规律。保证水面边界自然且曲折,延长水陆交界处,形成岛或滩等形态,以丰富湿地类型。丰富的岸线可以为湿地中生物生长和生存起到辅助作用,曲折水体还可以减缓水流流速,避免汛期对岸线造成破坏。对于水体深度的设计可以结合自然水体深度,为生态湿地公园营造不同深度的景观,以增强游客的游览兴趣。对于驳岸的设计应保证其与湿地相协调,作为水体与陆地的交界处,驳岸物种较为丰富,属于多种动物的迁徙处,因此在设计驳岸时可以考量到人与自然接触的因素,以保证规划设计具有协调性。结合湿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驳岸类型,可以借助自然化处理方式进行驳岸设计,避免使用混凝土建造较为生硬的驳岸,以免影响湿地公园设计效果。
        3.3合理选择基质
        针对湿地公园设计,还应当合理选择基质,从而起到良好的污染物过滤、沉淀、吸附作用。并且,湿地公园基质多以砂子、煤质、砾石为主要材料。例如某湿地公园工程设计中,填料主要采用砾石,辅助采用少量的煤渣、沸石等材料,这样能够有效去除、过滤污染物。与此同时,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还应当严格控制填料的尺寸,通常填料层的粒径控制在5mm~30mm范围内,孔隙率控制在30%~40%,厚度控制为120cm,从而提高湿地公园的透水性和生态性。
        3.4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
        完成水体、水岸保护及恢复工程,确保河道行洪排涝安全;完成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恢复及入侵生物治理工程;开展特有物种种群恢复工程。通过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湿地植被,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为提升野生动植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环境。以水源、水质、水岸、生物多样性及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为核心,加强控制人为干扰,降低周边负面因素的威胁程度。以水质恢复、水岸修复、动植物栖息地恢复为主线,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3.5加强对湿地公园科普和宣传
        完成科普宣教室、湿地生物与功能展示等宣教设施和解说标识系统,与湿地特色景观建设相结合,实现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增强湿地公园的吸引力。贯彻“全域宣教”、“融合宣教”、“沉浸式宣教”和“系统性宣教”四大理念。采取室外科普宣教、室内科普宣教和其他科普宣教三种形式,建立完善的科普宣教体系,营造出主动接受信息知识和乐于参与的学习氛围。培养公众对湿地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升公众对人类活动影响湿地环境的认知;改变公众对湿地的态度及其价值的认识;提供识别、研究和解决湿地环境问题的技术。提升公众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湿地内部的生态系统较为复杂,科学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解决湿地建设问题,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生态,还可以作为旅游地点,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可有效提升湿地公园的最终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凯红.探讨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J].农业与技术,2021,41(09):88-90.
        [2]褚奋飞,孙刚,王旭,孙雅丽.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要点[J].南方农业,2021,15(06):202-203.
        [3]丛鑫铭.浅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J].居舍,2021,(05):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