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以湘西州凤凰县阿拉营镇苏马河村为例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3月9期   作者:陶虹辰
[导读]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突显,传统文化后继乏力,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陶虹辰
        中机华智(北京)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突显,传统文化后继乏力,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本文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出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村落;湘西州;
1、研究背景
        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突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自中国传统村落工作启动以来,至今已遴选了五批,共计6819个,全国15个省公布了省级传统村落7313个,已经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8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652个,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浙江、山西等10个省份,这些传统村落所处地形复杂多样,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区或者丘陵地区,往往是在古代经济交通相对发达,但是近代经济交通相对落后的地区1。
        在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在处理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留住绿水青山、留下乡愁,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研究对象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镇苏马河村,原名苏麻寨,2019年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辖1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95%以上是少数民族,以苗族为主。村落始建于元代,历史悠久,苏马河绕村而过,村落分布受风水择地术中凶吉观念影响,选在依山面水不易受冲击的地方建村,沿着河道的迂回曲折,秉承近水、防洪的建村智慧,全村沿河婉转延伸,顺应山势坡形层层向上展开,具有明显生动的村寨空间层次和起伏多变的总体轮廓。现已保存的传统结构建筑有120栋,现保存的古建筑遗址5处。
图1 苏马河与村庄
        清康熙、雍正年间,包括湘西在内的原湖广的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由于其内部未设土司直接管辖,故无“土”可“改”,所谓的“改土归流”,实际上是靠军事“进剿”和武力“开辟”而实现的。在推行政策的过程中,造成苗族人民处境的恶化和“苗疆”各种矛盾的日趋激化,民族矛盾更为突出。湘西永绥(今花垣县)、乾州(今吉首市)、凤凰(今凤凰县)三厅和贵州松桃厅(今松桃县)的苗族人民不得不铤而走险,发动了大规模起义——乾嘉苗民起义2。乾嘉苗民起义军五大领袖之一吴天半的家乡,就是如今的苏麻河村,旧称苏麻寨。
乾隆六十年(1795年),福康安所率的清军主力多次在苏马河村乌巢河一带与吴天半义军交战,这里成为乾嘉苗民起义的核心地区。如今,苏马河村已归于平静,村庄的断壁残垣记录着起义的残酷和苗民的顽强不屈,也见证着村落的不断发展变迁。
                              图2 营盘遗址石灯座和古代水源地
3、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和矛盾
        近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大陆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9%,相较于2010年“六人普”时上升了14.2个百分点,我国当前仍然处于城镇化率有潜力以较快速度提升的发展机遇期,“十四五”时期可突破65%的城镇化率,乡城之间还将呈现出大迁移大流动的基本格局。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下,历史上千百年的“乡土中国”正日益发展为“城镇中国”3。反观乡村社会,城乡二元割裂现象将更为明显,传统村落受到地理、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空心化,甚至面临消亡,文化传承受到巨大冲击。如何平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我国传统村落面临的重大挑战。苏马河村只是众多传统村落中的缩影,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许多共性问题。
        保护意识不强,历史人文环境逐渐消亡。元代至今,整体风貌保存良好,但由于年代久远、建筑老化,有部分传统民居损坏、倒塌,栓马场、石阶、天梯、石灯窟、古树、古井等历史环境元素也有部分损坏,大量房屋闲置,受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足等因素影响,村庄发展较为缓慢。
        产业相对单一,经济萧条影响村庄发展。目前村庄以水稻、烟叶种植为主,2019年后逐渐引进丹参和蚕桑两种新型产业,并适当发展了反季节辣椒等蔬菜种植,没有发展其他衍生产业,经济体系单薄,仅仅通过政府补贴和保护基金不可能填满传统村落的保护资金漏洞4。
        人口流失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村内产业单一,为了维持生计,村庄年轻人进城务工、创业,村内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农村地区的空心化、老龄化成为普遍现象,随着非遗传承人日渐老去,具有苗族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逐渐陷入了传承断代的窘境。
4、发展对策
        注重核心保护区划定。将苏马河村传统建筑及历史要素集中连片的区域,包括传统建筑、村前溪流、村落内部街巷内容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和环境以保护和修缮为主,严格保护核心保护区内的传统街巷的走向与尺度,严禁侵占街巷空间进行建设,传统街巷的路面铺装应尽量采用传统材质;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建造活动应尊重原有地形, 不得进行大规模土方工程。
        注重山水格局、历史建筑保护。保护传统村落的地形地貌,对遭到破坏的山体,恢复其原有的自然形态;保护村落周边植被,适地适树,适景适树反映苏马河村地方特色,保持村落生态自然大背景;保护村落水环境,使土壤不受污染;保护农田,将农田景观作为整体村域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耕文明的见证;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进行适当修缮,确保历史遗风完美呈现。
        注重人文文化传承。结合村庄现状,营造公共活动场地,为社会文化活动提供承载空间。定期举办培训班,建立传承场所,组织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招收学徒并对学徒传授各项目的表演及制作技能,使其能够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并为其提供就业岗位,集聚人气,继承传统工艺、传统节日、传统表演、传统美食等。
        注重旅游联动发展。强化培育民族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积极借助直播平台、互联网等新媒体优势,扩大村庄知名度。村落内部以一日游为主,在村落内利用开敞空间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的展示作坊,吸引游客参与其中的制作加工过程;利用闲置用房,提供传统美食的品尝、现场加工、伴手礼购买服务。对外融入凤凰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成为湘西旅游中重要的节点。
5.小结
        传统村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承载体和具象符号。本文以苏马河村为研究对象,简要阐明了新型城镇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系列对策,期待为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方明.“文化2030︱城乡发展: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大会发言“让传统村落走向现代、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2]伍新福.试论湘西苗区"改土归流"——兼析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J]. 民族研究,1986(01):15-22
[3]国家统计局. 经济日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解读.( 2021-05-12). 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105/t20210512_1817336.html
[4] 彭璇、杨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兴义市南龙古寨为例[C]. 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5]楼庆西. 中国古村落:困境与生机——乡土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07(02):10-29
[6] 胡洪娟,卢芮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屯堡文化古村落现状及问题探析[A]. 今古文创, (2021)09: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