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渊1 阮仙法2
1. 身份证号:33108219860317****
2. 身份证号:33260319750901****
摘要:通过对我国建筑行业传统历史数据进行多维度重构和关键信息的采集,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加合理地进行决策和参考,实现对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工作进行优化和合理配置。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着BIM技术的研究、应用的发展,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再到实际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直接使工程建筑造价管理得到了改善,不仅在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做到了优化,还深度地运用BIM技术实现了BIM的增值。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进行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施工成本在整个施工系统总成本控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种独立的成本控制形式,以适应任何一种生产经济行为。然后,通过对项目资金的核算、预算和估算,分析各种项目信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保证计量建设项目当期资金消耗的准确性,通过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有效整合各类数据信息。对于复杂的建设项目,可以保证信息分类的准确性,以提高各部门在资金消耗行为上的合理协调和组织,进而为项目的全面成本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1BIM概述
1.1定义
BIM是一种完整的企业工程信息系统模型,能将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工程信息、流程和人力资源等都全部集成在一起并应用到同一个模型中,便于企业和项目以及工程各方进行综合管理和运营。该技术利用三维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来准确地分析和模拟计算出一个大型建筑物的真实情况和施工信息,为整个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一个相互配合协调、内部统一的信息模型,实现了建筑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优化了各个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和生产费用,保证整个工程按时按量顺利进行。
1.2BIM技术特性分析
BIM技术将信息系统与建筑系统集成,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可以反映出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信息。在19世纪末,美国科学家伊斯曼教授首次提出了BIM技术信息模型,并进行了假设和证实。这种类型的计算机信息模型包含了与建设项目中所有操作环节相关的各类数据信息,如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将信息转化为数据模型,并且该数据模型可以准确地可视化各类信息资源。在BIM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各类资源可以实时转移到建设项目的不同组织中,保证平台中信息的同步传递,提高整个项目建设的有效性和协调性。通过整合各项目的信息资源,建立基于权限的系统实现形式,保证平台内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交换。同时,该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和仿真功能可以准确地体现出建筑工程中不同的资金成本和相关的衔接关系。通过对内部数据结构的分析和交互,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本身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从资金消耗的角度,可以定义为资金成本与投入的相对比例,以进一步确定本项目的成本消耗数据。相关工作人员要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以实现直接成本控制。
1.3BIM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优势分析
第一,建筑工程质量不仅与居住者的使用感受有直接联系,而且还关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运用BIM技术,能够检验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结构是否合理,能够帮助设计师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将建筑工程当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充分融入到建筑结构中,有效促进建筑工程朝着环保耐用方面发展,同时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决策阶段
项目工程投资的决策阶段是一个工程的开始,其主要内容为建设方从众多的设计方案进行选择。这个过程中不能较准确地掌握项目的工程量以及工程单价等,而是将单项工程作为一个计算单位,以单项工程来选择总体的项目造价。BIM技术能够有效地发挥历史数据的作用,并深度分析数据提取出适当的成本指标,快速地得到工程造价。此外,将BIM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工程模型进行一定的调整,就能够估算新开工项目的总投资,进而便于建设方在施工前准备好充足的资金。
2.2设计环节中的应用
设计环节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设计环节出现纰漏,将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将BIM技术应用到设计环节能够有效提升基础设计质量,例如测绘当中将正确的地质、水文参数输入系统,便可以计算出施工工程的规模、质量标准并对工程中的薄弱点、风险点作出预判,给出解决对策。在应用BIM技术时,相关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综合的评估分析,并出具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报告。设计人员根据报告制定出总体的施工投资方案,测算出项目的投资金额。在项目建设中,只有项目资金被合理分配到了各施工环节中,才能确保资金得到了有效应用。在完成施工图的设计之后,需要应用BIM技术来开展工程设计图的校对工作。在施工图纸的审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应用BIM技术来开展专业的分析工作,并且邀请外部的工程监理单位和工程设计单位参与到公司的施工图设计工作中,进而实现工程设计图的多层审核。工程公司内部可组织专家来会审施工图纸,及时地提出施工图纸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组织设计人员及时进行修改。相关人员应该尽量减少设计图纸的修改次数,进而保证后期造价方案的合理性。
2.3施工建造
在施工中应用BIM技术,主要是将BIM技术与整个施工过程有机结合。根据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度,分析所消耗的机械、人员及资金成本。采用计划投资作为成本控制的基准,可以准确地确定经济行为和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管理人员可根据这类问题的成因,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以确保有效地控制资本产生消耗行为。以控制成本为前提,能有效保证各种类型的设计行为。另外,BIM技术还可与工程造价软件相结合,采用GIS、GPS等技术,建立现场同步记录系统;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与BIM建筑模型相连接,以保证在施工项目中经济损失问题在信息模型中得到准确地反映。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可视化。对管理者而言,建筑构件的成本损失信息在模型中得到反映,并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分析,进一步确定实际工程中的成本消耗效益,从而实现成本管理的有序发展。另外,通过建立信息模型,可以准确计算消耗类工程量完成情况。综合分析各种信息源,使整个管理形态能够动态、实时地进行控制,为开展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了基本前提。
2.4竣工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量核算的工作量巨大,且极易发生竣工资料缺失、竣工图与现场不一致、施工累计信息流失等问题。通过BIM竣工模型快速获取实际工程量,辅助完成审核对量工作;基于BIM协同平台的共享数据,对项目实施阶段的材料暂估价,工程变更、索赔等进行统一的审核、汇总,避免错算漏算。运用BIM技术在大幅提高结算工作效率的同时,由于整个建设阶段的工程造价都基于BIM技术进行精细化管控,还可保证项目竣工数据的准确性、建设全过程资料信息的完整性,对项目运维阶段的数据支撑及BIM大数据库的累积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当中融入BIM技术,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展开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录入正确的参数以确保BIM技术的精准计算和演示。要想充分发挥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完善有关规范,明确参数,并积极培养BIM技术人才、不断研发新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将BIM技术融入到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发挥出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萌.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J].居舍,2021(03):130-131.
[2]王涛.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陶瓷,2021(01):146-147.
[3]徐筱婷.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