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   作者:罗仕文
[导读] 我国小学阶段推动德育工作已经多年,在实施行为规范以及爱国主义教育部分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部分小学仍然存在着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德育流于形式等问题,在德育的时效性上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文章基于当前我国小学中德育的教学现状,提出教育目标素质化、教育渠道多元化、教育过程具体化几点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罗仕文   四川省石棉县永和乡中心小学
【摘要】我国小学阶段推动德育工作已经多年,在实施行为规范以及爱国主义教育部分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部分小学仍然存在着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德育流于形式等问题,在德育的时效性上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文章基于当前我国小学中德育的教学现状,提出教育目标素质化、教育渠道多元化、教育过程具体化几点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小学教育;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4-023-01

        前言:在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其重要性都进一步凸显,其中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是成为了该阶段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就目前我国小学德育的实施现状观察,虽然有积极的开展,但是在时效性上则是存在着巨大的改善之處。本文即在背景下,就有效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展开分析论述,意在提供一些该领域内的参考,以下为具体内容。
        一、教育目标素质化
        有效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首先需要在教育目标上实现本身的素质化,将素质教育目标和小学德育工作相结合,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目标的前瞻性。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为儿童,是未来国家的主人,代表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所在。小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以及理想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未来的文明程度[1]。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目标的设定上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仅仅从目前的国家发展人才素质需求出发,更需要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发展在人才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以及理想方向的要求,继而针对性、前瞻性的制定德育目标。
        其二为推动小学德育工作内化的品质。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言,其核心目标都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在的思想德道素质,其关键在内而不在外。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目标素质化部分也体现在推动小学德育工作内化的品质。立足于小学生在校的表现,制定德育目标,以小学生能够正确的分别美丑、善恶和真假为基础,注意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之间的有效整合,做到形于外,更重要的是成于心,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教育渠道多元化
        对于小学德育工作而言,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构成整个系统的各个因素之间彼此联系,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部分。


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部分,也需要在教育渠道上实现多元化,充分利用可以展开教育的各个渠道,切实提升德育实效性[2]。
        首先注重家庭学校合作。小学德育工作并不像传统的知识教学,家庭能够对其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教育渠道多元化的措施上,首先便应该将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渠道,寻求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加强双方的沟通,实现小学生德育在校在家的全覆盖,且不出现彼此冲突的情况,切实提升小学德育工作时效性。
        其次充分挖掘社会德育资源。小学生的德育其并不是一项仅限于学校的教育工作,而是一项牵扯到全社会的教育工作,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渠道的开展上,也需要充分挖掘社会德育资源,例如学雷锋活动、重阳敬老等活动都可以作为德育开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实现各个德育渠道的全覆盖,达到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三、教育过程具体化
        在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过程中,需要特别处理好的一个关系为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一方面必须从小学德育的总目标出发展开德育,同时又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品质、道德、思想以及政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层次性,做到循序渐进,将模糊的德育过程具体化。例如在低年级阶段应该以基本的道德观念为主,诸如不打架、尊重父母、不骂人等基本观念。对于高年级的学校则是可以将爱国教育、民族教育以及“五爱”等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学校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社会公德[3]。
        德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年龄阶段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在德育的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过程具体化的措施上,注重因材施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学生因为个人经历、遗传基因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意志、性格、情感、知识和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和特点。对于德育工作者而言,则是要抓住学生的这些差异,深入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以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基于当前我国小学中德育的教学现状,从教育目标、教育渠道和教育过程三个部分出发,提出了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目标的前瞻性、推动小学德育工作内化的品质、注重家庭学校合作、充分挖掘社会德育资源、正确处理德育总目标和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德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几点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建议,希望可在我国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史丽霞.小学班主任德育浅析[J].数码设计(下),2018,12(12):274.
[2]李结华.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初探[J].中文信息,2018,11(12):115.
[3]徐爱华.浅谈网络发展与小学德育教育[J].速读(上旬),2019,03(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