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下   作者:冯泽斌
[导读] 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以其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想象、动人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讲授童话时,教师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与作品、作者、编辑进行深入对话,“关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发展过程”。

冯泽斌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凤鸣小学  419600
【摘要】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以其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想象、动人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讲授童话时,教师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与作品、作者、编辑进行深入对话,“关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发展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98-01

        童话是一种具有强烈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经常用夸张、拟人或象征手法编织奇怪的情节。童话以其朴素的诗意语言、曲折的情节、纯真的意境、生动精彩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给读者带来最真实的触动。那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呢?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首先了解小学童话教学的特点。
        一、小学童话的教学特征
        1.儿童化。童话以低龄儿童特别是小学生为阅读对象,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制约了童话的人物塑造、情节构思和表达技巧。童话的语言充满童真童趣,童话里人物刻画善恶极端化,童话内容夸张、曲折赋予大胆想象,童话结局大多又都很美好。童话亦虚奕幻,童话引人入胜,童话纯真可爱,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2.个性化。文学是作者以艺术形象进行自我表达的创造性活动。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例如,安徒生的童话具有诗意和幽默,作品中既有丰富而美好的幻想,又有乐观浪漫的情怀,既有谴责丑恶、赞美善良、追求美好的一面。文学是以艺术形象为基础的自我表达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童话故事往往根植于现实生活,每个作家的人生经历都会在作品中留下生命的印记,童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光。
        3.幻想性。幻想不仅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手段。童话是一种完全虚构的文体。人物、环境、情节是艺术创作的结果,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幻想产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人物主要是模仿人体,拟人化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赋予人以思维、情感和言语。失去了想象也就产生不了精彩的童话故事。
        4.教育性。童话承载着学生的童年梦想,带给学生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其教育功能不容忽视。正是它用一个个美妙绝伦的故事帮助儿童认识善恶、了解社会,引导大家分辨是非、通达情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豪夫童话》……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二、小学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感悟主题,发挥育人功能
        童话故事里不仅有令人动容的情节,还有值得传颂的品格,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对正义、对光明、对幸福的孜孜以求。《巨人的花园》里的小男孩,用神奇的手唤来了巨人花园的春天,让巨人懂得了善良的力量,后来他知错能改,接纳孩子,拥抱春天,享受久违的欢乐。《去年的树》中的鸟儿,历尽千辛追寻去年的树的踪影,尽管去年的树已不复存在,但鸟儿却依然面对灯火,唱起去年的歌。《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放弃了海底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三百年的长寿生命,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就为了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勇敢无畏,后来为了不伤害别人,小人鱼放弃了爱情,还献出了生命成全他人的善良。虽然这些故事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但是每个故事所折射出的诚实善良、重视友谊、信守承诺、坚韧不拔、勇于奉献的文化意蕴却是真实可信、深远而绵延的。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性阅读中去发现故事凝聚的善良、守信、奉献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属性,鼓励学生用童眼看善良,用童言话守信,用童心悟奉献,与纯粹的美好、与善良的灵魂对话,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人类智慧、美德和社会习俗。
        (二)聚焦核心,感悟童话语言
        教学以文本为核心,把握童话的文学特征,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在探索中,学生会发现在体验中感受,在对话中升华,受益匪浅。只有这样,学习才能成为真正的挑战,成为学生喜欢和需要的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文化修养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去年的树》,全文语言简单朴素,流淌着丰富的情感,读完会顿时产生一种温暖而感伤的情绪。正因为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感悟,简洁的叙事、舒缓的节奏、精炼的文字中氤氲着明净的忧伤,所以文本的语言是叙事性的,也是抒情性的,还是诗性的。几乎所有的叙述都省略了情绪化的修饰语,却非常神奇地让静静阅读的人不知不觉走进了故事角色的内心体验中,几乎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咀嚼、值得细心品味。如两个“天天”书写着鸟儿和树的深情厚谊,勾勒了一幅温暖的画面;两次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蕴含着鸟儿对树的无限深情。“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鸟儿向山谷里飞去”“鸟儿向村子里飞去”,简单的叙述,却让人读出了不简单的心情,读出了千千心结;故事的最后,鸟儿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以及她对着灯火“唱起去年唱过的歌”,是多么让人感动的画面、多么叫人感伤的情愫……每一词、每一句、每一段都是那样的简洁朴素,但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如诗般的言语氛围,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意义空白与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引导儿童对童话故事里的语言描写进行有效朗读和复述故事情节能更好帮助学生把握童话故事情感,发展语言能力,并激发情感发展想象进行故事补白。
        (三)借助想象,引导趣味写作
        三年级下册童话习作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巩固和完善,它注重根据当时的情况开拓思路,大胆地从动物失去特征或与原有特征相反的方向进行想象,并试图把夸张而奇特的情节写清楚,展现想象的乐趣。一是借助技巧来开拓思路。借助课本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动物的巨大变化,如母鸡在天空中飞翔,蚂蚁高过树木,体验画面的趣味性和巨大反差。再看看图片,想象一下:当动物失去原有的特征时,会发生什么奇怪有趣的故事?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开拓思路,丰富想象力。二是选择动物,大胆想象。在明确了练习的要求后,选择一只动物作为主角。你可以选择教材中的动物,也可以选择其他动物大胆地想象故事。使用单元文本中的一个片段来回忆有趣的部分,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比如《漏》的语言夸张有趣。学生可以模仿它,详细地写出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方式。三是确定题目,把情节写清楚。根据主题,拟定合适的题目,写清楚故事的主人公、内容和情节。我们可以用故事的主人公及其新特点来拟定话题,也可以把动物经历的奇怪事件总结为话题。写作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豪夫童话……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它时,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主题上。有趣的话题也能吸引读者的兴趣。练习和点评形式多样,如小组交流互评、全班欣赏阅读、“趣味故事会”等,让大家感受到练习的乐趣和童话的魅力。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童话特征,引导学生经历和发现童话的优势路径,使学生“接纳作者虚构的世界,并浸润其中,享受阅读的过程和乐趣”,“感知由文字、声音唤起的形象和情感,而不仅仅是了解内容”,引领学生走向童话的彼岸。
参考文献
[1]王占宏.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250.
[3]郑跃芬.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施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21,(03):58-59.
[3]李海娟.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