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绿色生活习惯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下   作者:欧阳婷
[导读]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加以调节和治理,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绿色生活成为我们所倡导的生活理念。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作为教师,要从小给学生灌输绿色生活的理念,通过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小学教育发挥更广泛、更深远的价值。

欧阳婷   武冈市红旗小学  湖南  武冈  422400
【摘要】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加以调节和治理,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绿色生活成为我们所倡导的生活理念。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作为教师,要从小给学生灌输绿色生活的理念,通过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小学教育发挥更广泛、更深远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绿色生活;生活习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58-01

        人类行为是造成各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而不难发现,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家长能够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促成了孩子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乱扔垃圾、浪费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攀比之风,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十分不利。所以,作为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环保、节约、绿色生活的意识,督促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让学生成为未来改善环境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以思想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一般情况下,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一个人能够自觉遵守规则,说明其规则意识较强;一个人在生活中无节制消费,追求品牌,喜欢炫耀,说明其虚荣心较强,攀比意识较强。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某种习惯,首先要从思想的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种习惯对个人、对社会以及对他人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学生的观念,使学生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因此,在绿色生活教育指导中,教师首先要发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父母供养自己所付出的辛劳,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形成环保和节约的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或图片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图景,借此说明人类当前面对的环境问题,比如:肮脏的、漂浮着鱼虾的河水;荒漠化的草地和森林;漫天飞舞的塑料袋;工厂随意排放的废水废气等等。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环境污染现象?你觉得这些现象最终会造成什么问题?”之后,教师拓展相关资料,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如不加治理,会对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威胁。而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作为小学生,怎样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节约环保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讨论父母的职业,父母每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使学生认识到父母挣钱不易,从而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所以说,思想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爱惜父母劳动的意识,是培养学生绿色生活习惯的重要前提。



        2.从点滴小事促成习惯养成
        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知能力有限,对他们来说,绿色生活是一个比较抽象、宏观的概念,他们只能产生模糊的认识,不能理解其真正价值和含义,不能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导致绿色生活教育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带领学生在点滴小事中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这样才能使勤俭节约、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深入人心,才能促进学生绿色生活习惯的养成。在长久的坚持下,才能使我们身边的环境得到改善。
        例如:在日常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各方面的生活习惯,对于好的习惯予以表扬,不好的习惯予以指正。比如,很多小学生使用作业本十分浪费,往往还没写完就换新本子,旧的被遗弃;但有的小学生却将用完的作业本当做草稿纸,在背面进行演算。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对学生予以教导,告诉学生纸张是怎么来的,每年因造纸需要采伐多少树木,以及节约用纸对环境保护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然后倡导学生节约用纸、循环用纸。此外,教师还要从节水、节电、垃圾分类、节约粮食、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生活小事出发,培养学生环保、节约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将绿色生活理念真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借社会实践强化绿色理念
        小学生生活阅历不足,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对于绿色生活理念,倘若没有深入到实践过程中,学生很难产生深刻的认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所以,在小学绿色生活教育指导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宣传绿色生活的理念,或者亲自做一件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事情。这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活动质量,学生会主动搜集环境问题、绿色生活相关的资料,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强化学生绿色生活的观念。
        例如:出于对小学生年龄、生活能力的考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组成宣传小队,利用生活废旧材料制作工艺品,借此宣传节约材料、绿色生活的理念;或者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公园,清理地面、草坪上难以处理的垃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人类行为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活动后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和体会,从而坚定学生绿色生活的信念与习惯。
        总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小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绿色生活的方式与习惯,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元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J].新课程(上),2019(08):62.
[2]欧国安,冯敏芝,黄丽金.小学生环保意识启蒙教育推进研究[J].教师,2019(09):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