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薇薇 威海市水产学校 山东省 威海市 2642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由各民族精神文明积累而形成的,多文化的角度是中国一直是世界各国民族的最顶端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将民族文化自信的培育和落实到当代青年当中,是实现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重任。民族文化自信,针对高职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心理状况提出并分析中职学校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52-01
一、民族文化自信的内涵
首先,民族文化的自信主要来源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的认同就是泛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接纳和认可,即对其民族文化统中的历史、语言、习惯和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的明确认识和认同,是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和精神心理上的认识,对其文化传统具有一种归属感,从而直接使本族人们由此获得了继续传承和发展创新自己民族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上的驱动力;进而逐步走向上升至国家的文化认同战略层面,将中华民族对其文化的战略认同程度追溯至国家的战略性文化上的认同,将将其视为世界主体认同范围内,相互尊重,彼此吸收和融汇。
二、中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疏离现状
中职生正处于信息处理模糊期与心理意识觉醒期,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存在着心理疏离,一方面,缺乏对家庭的正确心理指导,随着外出务工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教育等家庭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的传统家庭传承观念、家族传承意识淡薄,家长们希望给予的就是他们更多的物质上的经济补偿,缺乏保护少数民族的自身本土社会历史、文化传承意识。另一方面,随着当代我国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各种简短平快的互联网及其广播影视资料下,中职生在这些模仿中慢慢地走向迷失,表现较突出因为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缺少了一份敬畏,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和风土人情淡漠,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嗤之以鼻,失去了体现中华民族自觉的文化情感和发展契机。与此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广泛流传与不断入侵,许多不得人心的媒体在保守、落后甚至断章取义的情况下,通过恶作剧和笑话歪曲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把外来文化包装时尚、文化进步、节日娱乐等方面反映其形态,推销其价值,加重了中职学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失去了民族自信的行为契机。
三、中职学校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策略
在直面分析当今世界传统文化对传承中华民大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挑战的同时,应当充分地重视整合并传承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和外来的传统文化、引入和发展培养新的文化元素和优秀文化创新精神,更应从历史传统、从生活实际、从民俗、民风中领悟民族的内涵,赋予民族文化以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文化精神和旺盛活力。
1、加强民族节日建设,挖掘民俗文化。
绝大多数中职生来自不同地区,了解当地的节日、语言、风俗习惯和文化意识,并能与同龄人互动。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在政府引导和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调动人才适当包装和宣传氛围,赋予时代以生机和象征意义。积极参加民族节日,自觉使用民族语言,自觉穿民族服装,组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承创新活动实践,使学生在民俗节日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民族文化意识。
2、 要把民间节日文化融入中等职业学校文化。
结合校园文化平台,提出了将传统民俗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机制”。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节日之一,如火炬节、重阳节、元宵节、三月三日中秋节、重阳节等。它是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这些民族文化节的特点是群众性娱乐活动频繁。它也完全符合校园文化全面发展的特点,容易被学校学生所认同和认可。要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吸收团结、爱好和平、勤奋、勇敢、自强的民族精神。要通过学校文化自觉传承民族文化。从民族技能训练看中职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
3、从民族技艺中唤起中职学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民族技能的引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信任源于对民族技能的信任。它不仅体现在生活、思想、视觉和审美情趣上而且与交往有关。如果以民族的技艺作为主要内容和载体的民族历史一旦流失,那么这个民族也将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基础,为了促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唤起民族传统文化的敬畏感,从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而抓起,从民族之源起。民族的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传统民族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因此,在中职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把握住时代的趋势,重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一种积极的态度下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的学习,真正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
五、参考文献
[1] 曾瑞玲.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职学校民族文化自信培养探讨[J]. 广西教育, 2017(7).
[2] 贺新宇.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29(004):220-223.
[3] 闵越. 多元文化视角下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研究[D]. 云南民族大学.
[4] 古朝明, 黄俊霖.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院校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走向——评《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民族院校》[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0(4).
[5] 王荣, 闫晓.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8(1): 34-36.
[6] 周华. 多元音乐文化视野下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 000(009):122.
[7] 吴天元. 中职学生多元民族文化德育并存的探索[J]. 孩子天地, 2016, 000(022):P.217-218.
[8] 宝贵贞. 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3.
[9] 廖锡其. 文化自信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28):58-59.
[10] 刘玉霞. 文化多元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 000(003):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