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下   作者:陈颖容 陈晓云
[导读]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性的一环,对于学生的审美培养与音乐启蒙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形式比较多样,既可以使用教学乐器进行教学指导,也可以使用“身体乐器”对孩子们进行最基本的旋律启蒙。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有着内在的旋律与节奏,可以说,身体本身就是一种乐器。“身体乐器”顾名思义,是以身体作为乐器,是人类身体构造的一部分。音乐教学本身需要借助一定的乐器去感受音乐的节奏,“身体乐器”取材于身体,

陈颖容  陈晓云   福建省泉州市教科所  362000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性的一环,对于学生的审美培养与音乐启蒙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形式比较多样,既可以使用教学乐器进行教学指导,也可以使用“身体乐器”对孩子们进行最基本的旋律启蒙。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有着内在的旋律与节奏,可以说,身体本身就是一种乐器。“身体乐器”顾名思义,是以身体作为乐器,是人类身体构造的一部分。音乐教学本身需要借助一定的乐器去感受音乐的节奏,“身体乐器”取材于身体,十分便携、方便。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将身体乐器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身体乐器的正向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身体乐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身体乐器;小学音乐;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48-0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着力推动音乐课堂的合理化构建,要在提高学生身体灵活性和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身体乐器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借助“嘴”、“手、”“脚”以及其他身体部位来把握音乐节奏,将其同音乐相关内容相联系,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律动,从中体会到音乐的旋律,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机能都得到锻炼,身体本身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也在演奏中逐渐增强。本课题针对“身体乐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进行研究,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及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提高教学效率。
        一、身体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身体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身体乐器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受兴趣的影响比较大,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着力挖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身体乐器并不是现代提出的,在古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价值。几千年前,古人用打拍子的方式演奏音乐,这是身体乐器在人类社会最初的体现,当发展到现代社会以来,身体乐器也在逐步的成熟,学生可以通过击掌,跺脚,或用嘴巴发出奇妙的声音,从而实现音乐的教育功能。通过身体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学生能够培养起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不断的提高个人的音乐学习能力,能够在兴趣的趣用下进行音乐的深入学习,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其次,身体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节约音乐课堂的费用。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演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获得自身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但是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选择合理的教学辅助用具,以便于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而对于学校而言,多样化的音乐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身体乐器的应用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通过身体乐器,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教师既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也能够改变教学过程中设备不足的现状,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获得多样化的发展,减少自己准备乐器带来的经济压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身体乐器“手”,带来节拍效果
        在身体乐器的应用过程中,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身体乐器,通过手的应用,学生能够用手打节拍。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是我的作用,通过用手打节拍来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韵律美的了解,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习音乐的旋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不同的精神内核以及情绪情感,利用多种音乐设备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并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播放打节拍,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节奏和节奏和情感,同时通过运用想象和联想更好的融入到音乐作品之中,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事实证明,用手打节拍的方式,既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展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二)应用身体乐器“脚”,充分把握音乐节奏
        一些歌手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往往会跟着音乐节奏带动手脚,并通过用手打节拍和用脚做动作的形式来强化音乐的审美效果。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利用左右脚点地,并通过左右脚之间小碎步的转换练习跑跳步。架子鼓是一种典型的手脚并用的乐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身体乐器学习时就可以将架子鼓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架子鼓的表演方式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对架子鼓的演奏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能够对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更加的感兴趣。
        (三)应用身体乐器“嘴”,掌握音乐的节奏
        嘴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无论是发音说话还是交流都离不开嘴。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也要关注到音乐的演唱与学习和嘴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合理的运用身体乐器嘴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并通过演唱提高对音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将舌头卷起来可以发出颤音,张大嘴巴和闭紧嘴巴都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在演奏现代音乐“B-box”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嘴,关注到嘴这一身体乐器,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节拍,同时通过嘴巴的震动加深对音乐节奏的掌握。
        三、结语
        总而言之,身体乐器对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到身体乐器的重要作用,将身体乐器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让身体乐器城促进学生音乐素质提升和综合素养提高的关键。教师也要善于适当的开发身体乐器,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推动音乐教学朝着创新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转变,使小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积极主动。
参考文献:
[1] 文良光.让“核心素养”之花,绽放小学音乐课堂[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4):161.
[2] 杨雪莹,徐佳.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32):167-168.
[3] 李丹萍.多重体验,乐享课堂——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器乐曲欣赏四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11):37-40.
[4] 杨雪莹,徐佳.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32):167-168.
[5] 邬丽.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的应用探讨[J].文摘版:教育,2015,(6):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