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同情心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下   作者:李昌燕
[导读]

李昌燕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幼儿园  330009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29-01

        几年前的青海玉树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有一张张关切的面孔、一双双救援的双手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真诚的心。很多幼儿园也在震后进行了募捐活动,孩子们努力的踮起小脚,把或多或少的钱投进捐款箱,在他们稚嫩的小脸上,写着满足的笑容。虽然他们不能真正理解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但他们能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孩子们经常问老师:“他们的房子倒了,小朋友住在哪里?”“玉树的小朋友吃什么呀?”……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帮助别人的力量有限,但这份充满关爱的同情心,足以安慰那些痛苦中的人们。
        同情心是人类珍贵情感的体现,它表现为对别人的困难、痛苦表示关心和抚慰 。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体验的同情心是人的重要的优良品质之一。四个月左右的宝贝看到成人哭泣,会跟着眼圈发红,接着就真的哭起来,这就是早期同情心的表现。这也说明,小孩子天生就有同情心,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正确加以,以可以使孩子的同情心逐渐强化,这将有利于孩子形成助人为乐、与人合作等亲社会行为,让孩子更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
        那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成人的示范是培养孩子同情心的主要手段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永远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刻进孩子们的头脑中,并影响他的一生。希望孩子珍惜生活的馈赠,感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家长就一定要培养他的同情心和爱心。家长随时表现的同情心、感谢之情、点滴的爱心,都会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如给老人端来洗脚水、给流浪猫送去食物、给地震灾区捐款、真诚地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一些专门活动,如定期到福利院照顾孤残儿童或者帮助他们学习等,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并逐渐成为他自学的习惯。
        二、移情练习是强化孩子同情心的有效手段,包含三个步骤:
        1.让孩子学会辨识他们的情感表现。
        我们可以拿出一两张成人肖像或照片,引导孩子说出图片人物的情绪,是难过、高兴还是生气,再让孩子想一想、说一说自己什么时候曾经有过同样的情绪。当时你有这种情绪时,你心里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然后逐渐增加图片数量、丰富图片内容。



        2.通过故事,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感情。
        让孩子成为故事中的角色,用提问、分析、讲解图片内容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他们的立场和感受、想法,逐渐懂得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如:学习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激发幼儿同情心和愿意帮助他人的情感,听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是那么可怜,孩子们的眼睛也红了,许多孩子主动提出我们要去帮助他,接着我问他们:“我们生活中也有好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怎样去帮助他们呢?”通过孩子们积极的探讨、交流、争论,让孩子学习关爱同伴,关爱他人,让幼儿在文学美的熏陶下以美育德、以美育爱。 看过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中人们把大森林砍伐光了以后,小鼹鼠无家可归,我组织幼儿收集各种环境污染材料,并展开讨论,针对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争当“爱心环保小卫士”,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巡视检查,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还种下一颗“爱心树”来“给小鸟安个新家”,我还及时引导幼儿把环保意识传递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和他们一起来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3.对孩子提出任务,请他帮助故事人物解决烦恼或分享快乐。
        这种练习可以通过游戏或阅读时经常进行,还可以在生活中结合实际问题随机进行,比如一起看关于地震灾害的报道,可以多问问、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我组织幼儿玩“瞎子过桥”哑巴问路“等一些移情小游戏,让他们扮演游戏角色,是幼儿知道别人可能有着与自己不同的情感,引导幼儿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从心灵深处关心别人、体会别人的痛苦,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
        三、表扬和肯定是培养同情心的巩固手段
        孩子有时候表现出一种富有同情心的行为,教师不要轻视甚至忽视,特别是一惯表现不佳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偶尔出现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表现,我们更应抓住机会,大大表扬,有时候,就是教师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很容易忽视的具体行为,会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以前,我班上有一位有行为障碍特殊孩子,这孩子从来没有安静的坐过一分钟,别人安静活动时他就捣乱,进餐时用汤洗头,对小朋友非常不友好,攻击性很强。大家都不喜欢他,老师用了很多种方法,效果甚微。读大班时,我通过观察和与其家长的沟通中发现这孩子很喜欢小动物,对自己养的一知小鸟的死去伤心流泪,得知此事以后我特别激动,因为我知道这样一位众人以为的坏孩子会因为小鸟的死而流泪,那么这个孩子一定富有较强的同情心,而同情心又是一种极其宝贵的道德情感,这样老师对改变该生行为就有了信心,于是我制定了一套针对其的心理辅导方案,之后,我便从同情心入手,科学的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观察大量事实之后得出结论:“对悲欢的敏感和同情只能在童年时代培养。在这个年龄,心灵对人的苦难和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只要我们抓住机会、因势利导,一定会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感的儿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