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下   作者:黄莺
[导读] 课堂评价语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起着调控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即时评价已得到空前的重视,老师们都通过这种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是否得当,往往直接影响并决定着语文教学效果。

黄莺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小学
【摘要】课堂评价语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起着调控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即时评价已得到空前的重视,老师们都通过这种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是否得当,往往直接影响并决定着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评价语;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25-01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语,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作出评价的语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忽略使用课堂教学评价语,他们或是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没有给予及时恰当地点评,或是一味的激励性评价,或是只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忽略对非学业情况的评价,这些都无疑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语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一味表扬鼓励。
        “好极了!”、“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既含糊又夸张的表扬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十分盛行,每当学生答对了问题,老师们都慷慨拿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一位年轻而又漂亮的语文教师在执教《秋天的雨》时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我们这儿是什么季节?”(当时是秋天),并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立刻脱口而出,教师不加思索地竖起大拇指,表扬学生“你真聪明!”,其余学生听了全是一脸不屑一顾的神请,有的学生甚至在小声嘀咕:“这么简单,我也会!”。听到伙伴们的议论,回答的孩子脸红了,老师的脸上也有难为情的神色。的确,如果我们教师总是用那种口头禅式的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或者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会对教师的评价与奖励产生淡漠感,也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二)信口开河,回避错误。
        在一次语文课上,教师指名一学生朗读诗歌,学生断错了句子,还漏掉了一个字,不知是老师没认真听还是不了解朗读评价的标准,竟然表扬该生说:“你读得真好!”全场一片哗然!连最起码“读得正确”的要求都没达到,真不知该生读得好在何处。这种对学生回答不认真倾听或者说根本是在回避学生的错误,而胡乱加以的评价,看似是尊重学生的发言,实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如果我们教师这样不加辨别地一味叫好,往深处说是对错误的肯定,而这种肯定,可能会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主体单一,流于形式。
        现在许多语文课堂评价主体单一,几乎是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课堂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十分少见,评价主体多元化未能得到普遍落实。同时,评价缺少层次性,有的教师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的评价是相同的。并且在评价时,一些教师往往关注知识评价,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评价,这说明老师还没有真正从关注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向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观转变。
        二、语文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语的运用。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激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上,老师都希望学生无论是读课文,还是回答问题,都能与自己所期待的一样顺利,但是有时学生读文或回答问题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与期待大相径庭。此时,老师很可能大动肝火,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打击,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种随意性评价语言的危害,可想而知。如果教师善于从每个学生的回答中找出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的原则,就能激励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燃起学生求知思维的欲望。有一次,我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听了这样一节课。执教老师讲的是《奇怪的大石头》的第一课时。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导入新课、板书完课题之后,老师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名同学站起来把课文完整的读了一遍,她读得声音响亮,口齿伶俐,普通话标准,但是读漏了几个字,添加了几个字,还读错了两个地方。学生读完之后,老师是这样评价她的:“这位同学第一遍读课文就读得声音响亮,口齿伶俐,普通话标准,可见她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预习。假如让她再读第二遍,她一定能克服添字、掉字的毛病,但有两个字的字音她读错了,即使让她再读第二遍,她还可能读错,你们知道是哪两个字吗?” 这样的评价,既充分肯定了学生的长处,也指出了学生的不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乐于接受。
        (二)评价语言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
        “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抓住时机评价学生的发言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导向、促进作用。在语文课上,把课文作为一个例子,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如: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去品读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受人物特点。学生自由读文后,一个学生说:“我从廉颇每说一句话都称呼’蔺大人’可以体会到廉颇对蔺相如的尊重,也就体会到他是真诚地向蔺相如道歉的,知错就改的。”此时,我评价到:“啊!精彩!这是一种读懂课文的好方法——联系上下文,掌声在哪里?”不难看出,在我的评价语言中渗透了“联系上下文”这种最常见的读懂课文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获得是在学生会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时评价得到的。因此,这种学习方法是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的。
        (三)评价语言要结合文本内容。
        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应该从解读文本中自然产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评价,可以深化学习效果,顺利推进教学进行。如:“你真正走进了小女孩的心里!”“你真像地震中那个顽强聪明的孩子呀!”“你和文中的小鸟一样信守承诺!”这样的评价来自文本,无不透露出浓浓的语文味。相反,离开了教学内容的评价只能是空洞的、千篇一律的、让人生厌的。如:“你真棒!”“你再想一想。”等等。被表扬的学生确实得到极大的鼓舞,但大多学生不明白自己究竟“棒”在哪里;发言错误的学生知道自己说错了,却不知道怎样“再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再想一想”。这样的评价可以通用于每一门学科,但缺乏了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长此以往,势必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教师评价语言应该灵活多样,随机应变。
        小学阶段的孩子,充满童真和童趣,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还应该是学生爱听、想听、百听不厌的。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朗读一段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那位老师微笑着悄悄地弯下腰,小声地对该生说:“噢,你这样读,小动物们会被你吓跑的。”这种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学生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读了。在小组讨论中,对表现好的小组,我常借用电视上的广告词“你们真是黄金搭档”。许多名师就非常注重锤炼的课堂教学评价语,他们的评价语往往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让学生在受到赞誉的同时,又学习了知识,懂得了道理。
        总之,课堂评价语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应当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只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就一定能为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起到导航、护航的重要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