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解析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下   作者:赵越
[导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我校的重点特色专业,通过5年的建设,形成了适应长三角地域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成果进行总结,以供相同和相近专业借鉴。

赵越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16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我校的重点特色专业,通过5年的建设,形成了适应长三角地域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成果进行总结,以供相同和相近专业借鉴。
【关键词】道路桥梁  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094-0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顺利达成,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优势能否发挥,学校的办学特点能否最大限度的展现。但在实际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清、制定程序不够规范、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本文以我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对方案的内容和程序进行的探索和解析。
        1.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工程建筑业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测量、材料试验、工程质检、工程施工、工程预算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课程体系
        2.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划分为思想政治类、健康教育类、科学技术类、语言文学类、公共艺术类、通用能力类、成长基础类、创新创业类、绿色生态类等9类模块。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对此类课程提出选修要求,形成以必修课兜底、选修课拓展的素质能力培养网络。
        2.2专业平台课
        专业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依据道桥企业要求的共性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开发。考虑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认知能力,专业平台课程按照“台阶式”进行设置。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明确发展方向;第二学期开设《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等课程,训练学生的制图识图能力,为其他平台课程打下基础。第三学期增加学习台阶,开设《工程测量》、《BIM应用基础》平台课程,为后续的核心技能学习奠定基础,降低难度,提高学习的兴趣。
        2.3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程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所对接的岗位职业技能培养为主旨,以职业岗位面向的工作领域分析为重点,依据主要目标岗位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等要求构建《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公路施工技术》、《桥涵施工技术》、《公路工程制图与CAD》、《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专业核心课程,强调核心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2.4第二课堂
        为激发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和活力,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扬个性和发展潜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本专业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参与校内外的学科技能竞赛与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发表论文或文学作品、设计作品,获得发明专利,参加课外自主实验、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获得各类资格证书、高级工证书等活动,经学校相关部门认定,可获得相应学分。
        3.实施保障
        3.1师资队伍
        3.1.1队伍结构
        目前,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3.1.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1.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道路桥梁工程行业、专业发展动态,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3.1.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3.2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3.2.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应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3.2.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有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土工实训室、工种操作实训室、专项训练实训室、施工图识读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等。本专业校内实训室主要设备(设施)名称及数量配置标准见表(实训设备按一个教学班40人同时训练确定)。
        3.2.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应建立在二级及以上资质的公路、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教师实践锻炼、学生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积极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和实施规章制度。
        3.2.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提供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专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3.2.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3.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3.3.1教材选用
        学院应优先选用高职高专近三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教材选用应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3.3.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核心专业领域相适应的图书、期刊、资料、规范、标准、建筑法律法规、图集、定额及工程案例图纸等。
        3.3.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建设利用道桥专业国家数字教学资源库,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3.4教学方法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普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A类理论课程建议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B类理论实践课程建议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C类实践课程建议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
        3.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从终结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综合考核评价学生:(1)平时成绩(包括①作业②出勤③课堂考查);(2)考试成绩;(3)实训、技能证书或政府和行业鉴定成绩;(4)校内实训基地考核成绩;(5)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3.6质量管理
        3.6.1学校和二级院系建立了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3.6.2学校和二级院系有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6.3学校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参考文献:
[1] 赵越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R]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2020年8月
[2] 陈睿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8:10-13
附本人简介:赵越 1981年10月 男 副教授 硕士 研究领域:交通土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