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方法的探究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下   作者:杨孝胜 王淑
[导读]

杨孝胜  王淑   广安市广安区官盛镇化龙小学  四川  广安  638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088-01

        初三数学总复习,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项重要课题。在极短的教学时间里要把几年的内容进行贯通和联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足功夫,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学生情况、考试大纲要求、以及中考的现状和趋势,展开系统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具有整体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一、 形成知识框架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对于数学学习是极其重要的,知识框架的建立能够有利于思维的形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具有连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具有互相联系和知识延伸的,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经过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复习后,学生会发现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这样下来,有了基础知识的巩固,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就能有所改变。比如:可以将初中数学分为数学计算、常用辅助线、数学应用题、推理证明、数学概念等五大类,推理证明再分为数与式、最值、三角形、四边形、圆等推理证明。通过系统的复习,学生就会把相关的知识相互的联系起来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很明确,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 难易兼顾,培优补差,做到全面提高
        在进行全面系统复习后,可以组织几次模拟考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分析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综合题的得分比例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做到发现问题解决一个问题,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来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杜绝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好”的局面,从而使学生的成绩得到全面提高。



        三、 注重例题的代表性,由量到质的转变。
        复习课是具有针对性很强的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不是把所学知识机械的重复学习,是将知识加以系统化,促使知识的前后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因此,典型的例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典型例题不仅对同类问题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还促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例题精选了,更能把题练活,练精,练透,练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把握好复习中的各种联系,举一反三
        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延续性的,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充分发挥典型题型的同时,并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做到知识的发散,变通、延伸和演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解决一道题后,应该进行思考,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求解,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从而学生体会到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贯通,也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解决问题更加灵活,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强化模拟试题的练习,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1、模拟考试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对于时间的掌控能力、熟悉试卷及答题技巧、根据自己的知识熟练度来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和难度分配。
        2、考前组织三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考试是完全按照中考题型进行,是考前第一次接触中考题型,这次考试主要是为了让考生了解中考题型,找出薄弱环节,重点分析失分的原因,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第二次模考试相对第一次要难一些,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防止学生产生轻敌情绪,也是经过这次考试来调节复习计划,做到查漏补缺。第三次模考试是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也是一种适应性考试,着重基础知识的练习,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的了,再难度上要有意降低,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信心,进一步查漏补缺。总之,三次考试各有不同,但又有相同点,第一次模拟侧重探路,了解中考,第二次侧重知识与能力的检验,第三次是增强学生的信心,三次考试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适应中考,
        总之,中考数学总复习要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要讲方法技巧和策略,既要梳理基础知识,又要突出重难点,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分层次教学,让优生,差生都有“饭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