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荣 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
【摘要】思想政治课对于提升党校学员思想认知、坚定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当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保持党校思想政治课活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融入“老山精神”的做法,从“老山精神”的内涵出发,简要分析“老山精神”对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的意义,粗略探讨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融入“老山精神”的策略,目的是希望进一步提升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县级党校;麻栗坡县;思想政治课;融入;老山精神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036-02
“老山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真实地再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军人的意志。一直以来,“老山精神”是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党校思想政治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教育方向。当前,全国兴起党史学习教育,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把“老山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学习培训中,很好地提高了党校思想政治课的内涵和效果,不断丰富教育手段满足了学员学习培训的需求。
一、“老山精神”对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的意义
1.“老山精神”是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宝贵财富。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作为麻栗坡县党政工作学习培训建设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发展党的事业的关键。“老山精神”是党在历史发展和维护和平积淀传承的红色精神,是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宝贵财富。“老山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是老山前线轮战官兵创造出来的,是他们对祖国忠诚热爱精神的体现。每一位驻守老山前线的官兵诠释的“老山精神”,其内涵之一就是不畏艰难险阻的艰苦奋斗精神[1]。老山前线轮战的战士是当代军人无私奉献者的典型代表,他们在自卫反击战时代感召下,听众党的指挥,服从国家的命令,不辱使命,是“老山精神”的实际创造者,是传承中国优良革命传统精神美德的见证者和生动实践者。“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誓死箴言,是老山前线战士们的真实写照和想法。因为有老山前线战士的不畏牺牲和无私奉献,才让祖国老山土地在自卫反击战中没有丢掉一寸,自卫反击战才取得了辉煌战绩。战役结束以后,老山前线驻守广大官兵和全县人民群众守边护边,让老山地区终于处在了长期和平的状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
2.“老山精神”是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手段的重要方式。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是培养党政干部、传递组织声音的重要阵地,改变传统的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成为了当前党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创新的方向。“老山精神”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历史维度再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生动地展现了老山军人的风貌。我们将“老山精神”中富有内涵和历史故事的内容引入党校思想政治课堂,可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堂理论教学的模式,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从理论中来,到故事中去。“老山精神”融入党校思想政治课堂,可以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故事体验等多个维度入手,创新党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手段。
3.“老山精神”是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意义的重要载体。发挥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理直气壮搞好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老山精神”体现了老山边疆军人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精神和人民情怀,与县级各部门和乡镇党政学员的工作目标一致。把具有丰富内涵的“老山精神”与学员现实工作深度融合,可以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意义[3]。对标理论,引领思想和工作。这方面,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传递了基层精神、革命精神,将适应县级各部门和乡镇党政学员工作的红色精髓融入课堂,扩大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
二、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融入“老山精神”的策略
1.思想融入:营造氛围坚定革命信仰。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要融入“老山精神”,首先要实现思想与文化氛围的融合。一是营造教育文化,打造党校特色教育阵地,在教育氛围建设下融入“老山精神”,强化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意义,让学员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效果。二是营造教育文化,打造党校特色教育阵地,营造浓郁的“老山精神”课堂文化,真正将“老山精神”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文化建设中,并且要将其落实落小落细。三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用“老山精神”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的思想政治课堂,充分发挥“老山精神”文化在党校思想政治课中的教育作用[4]。四是将党校课堂内部环境建设和“老山精神”教育文化塑造结合起来,推动“老山精神”教育文化生活化发展。其次要将党校思想政治课堂和老山精神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利用文化走廊、课堂教育阵地建设等,将“老山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之中。
2.教学融入:创新路径深化教学效果。县级党校教育的主体是党校教员的讲授和学员的学习培训接受。前者是学习培训的组织者、实施者、主导者,后者是接受者、主体者。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融入“老山精神”,必须要创新路径深化教学效果。一是党校教员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较注重课程的政治性,主要通过灌输式的方法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这种教学观念也不适合新形势下党政干部的学习培训,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员要转变教学观念,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员进行学习培训,真正做到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应当前形势的本质和目的,学习培训中尽量做到以学员为本[5]。二是尊重宽容学员的个性化特点,以服务学员为中心开展学习培训。党校教员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摆脱传统思想政治课理论化教育理念的束缚,推行“老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去”的教育形式。不仅要走出传统大思想政治课堂的限制,还要走出课堂,最终走进学员心中。只有教员观念与学员需求融合共生,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思想政治课学习培训的效果。三是重视实践教学,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新生态。第一是运用精准教学和实践教学提升教育新效果。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党校多采用漫灌式解学方法,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曾经发挥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难以满足当代学员的发展需求。党校应采取精准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山精神”教学活动,帮助学员有的放矢地解决学习培训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现党校思想政治课的特殊魅力。此外应创设充满艺术性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强化学员的情感体验,让“老山精神”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学员的生活,让学员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第二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党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不仅要重视言语教化,还应注重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应将“老山精神”教育教学融入学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强化“老山精神”教育教学的实效,同时使“老山精神”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更加的多样化,更贴近学员的学习和生活;第三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践活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党校应向纵深推进传统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员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老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在学员的团队组织和教员的指导下开展“老山精神”实践活动,如组织学员重走老山路、攀登老山主峰、参观将军洞、参观老山烈士陵园、参观老山作战纪念馆、参观老山神炮主题公园等,让学员在组织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 ,加深对“老山精神”教育的认知和理解。
3.单项嵌入:专项教学提升引领意义。单项教学是实现学习培训目标的重要工具,是连接教员与学员和教育内容的纽带。综合利用现代技术、重视实践教学,提升“老山精神”的教育意义。一是综合利用现代技术,满足学员学习需求。首先,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提升教育效果。“老山精神”具有“自上而下、覆盖全面、理论讲述”等特点,党校要提升学员对“老山精神”教育的关注度,应积极迎合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将具有参与性和开放性的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同时应注意发挥传统党史、国史教育的优势,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满足学员的求奇和求异心理的同时优化“老山精神”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二是将互联网教学与线下学习融合起来。在党校“老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互联网载体,以一种学员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向学员传递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学员对“老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党校还可以借助如微信公众号等小程序为学员推荐“老山精神”方面的学习内容,丰富学员的学习素材。同时,鼓励学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山精神”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度学习,提升“老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和学员实际需求的匹配度。
三、结语
开局新征程,强化党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意义和效果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学员自身综合素养提高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提升。推动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与“老山精神”深度融合,党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积极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在充分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加强贯彻落实“老山精神”内涵的积极性和行动自觉性。同时,要结合好学员的需求,多角度多方法多形式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结合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教育要求和教育环境变化[6],不断强化教育引导措施,推动中共麻栗坡县委党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时效性、精准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帆.“互联网+”背景下党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探索[J].微型电脑应用,2021,37(06):157-159.
[2]陈世荣,兰良平.论老山精神的思想内涵[J],文化学刊,2015(11):24-26.
[3]黄晨.理直气壮上好党校思政课[J].社会主义论坛,2019(06):32+34.
[4]黎丽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69-70.
[5]张梅.探究新形势下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间,2015(16):166-166.
[6]韦学精.基层党校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现状分析及创新探究[J].数字化用户,2018(33):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