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下   作者:祁正德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也备受关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主要以“听、说、读、写”四部分为主,而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需求,教师在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背景下提出了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

祁正德   普恰克其乡小学  8481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也备受关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主要以“听、说、读、写”四部分为主,而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需求,教师在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背景下提出了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组合作;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020-01

        引言: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健全的人格。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阅读能够帮助他们增长见识,丰富知识底蕴,加强事物对错的分辨力。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好适用。因此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实施 展开深入研究。
        一、科学分配小组成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以小组的方式实施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将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语文教学课堂中能够对学生实施更加合理的管理与培养。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应该灵活变通,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科学分配,挖掘每一位小组成员的潜力和个人价值,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参差不齐,通过科学分配小组成员使不同层面水平的学生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在划分小组成员时,教师应先对本班学生进行优中差的划分。其次,按照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个性差异进行分配。例如自制力差的学生应该与性格沉稳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由自制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最后,在分配人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公开。需要注意的是,在分配时不能将所有优生安排在一个组,或者将所有的差生安排在一起,这样会导致小组成员之间无法互帮互助和互补,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成绩以及能力进行分配,确保每一个小组都能够平衡发展,
        二、教师积极参与合作,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阅读是帮助学生与心灵进行对话的一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对于阅读的文本缺乏全面性的解析,尤其是遇到难题时无法独立解决。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一个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正确认知世界,促使思想得到教育和熏陶。


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得到及时的解决,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小组成员的思想得到统一,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朗读一遍文章,令学生对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 体会到文章中提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含义。其次, 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对该文章进行学习,每一位组员都应该分 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要求小组中一部分的 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是图书馆的方式查找关于周恩来的资料,并对资 料收集;另一部分的学生则负责搜集当时社会的一个发展状态以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每个组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深入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 意境,感知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中突出的爱国情怀。作为教师,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遇到困难时应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悉心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建立合理评价机制,促进小组合作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初期,其心理建设还未完善,在思考问题或者看待问题时比较片面化,思想不够成熟。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喜欢受到关注,喜欢得到赞美,因此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小组合作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一般看重成绩, 成绩好的学生自然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而成绩差的学生则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斥责。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同时,会给优生带来优越感,给差生带来心灵创伤,无疑不是一种健康的评价方式。
        因此作为新时代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片面的以成绩为主。当小组成员在进行问题探究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通过鼓励性的评价充分的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时,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学习文中红军不畏艰难困苦的品质。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小组之间对文章进行全面的总结,并选择一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在评价总结时不仅要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应该给予鼓励,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赞美差生身上拥有的优点。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 也可以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在小组相互评价之后在进行点评,与小组成员之间一起分析优点与不足的地方并做好如实的记录。通过构建评价机制,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 同时,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也都能够看到自身的优缺点,正视自我, 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小组成员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过程中体现出了1+1 > 3 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教学方式,是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策略。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将小组合作科学的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宽 . 信息化下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研究 [J]. 天津教育,2020(3):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