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文本提高古诗解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2期   作者:陈秋吟
[导读]

陈秋吟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石圳华侨小学  福建  泉州  3622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43-02

        在新时代“五项管理”的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师生减负,给课堂增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将教材解读与课堂教学研究自然融合,将语言文字火种与核心素养培养深度融合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关注点。而这种融合的基础就是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在课堂教学中将“语文素养”中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年级、各个单元当中,化单薄为丰厚。
        在古诗教学教研中,我们通过对古诗的解构和建构促进教师对诗歌的解读能力提升,在掌握教材原生价值的过程中掌握教学价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以点带面,从题眼或诗眼着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借助图画、想象意境、绘画、吟唱等手段理解文本内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重视思维训练,让学生根据问题提取、整合信息,抓住“诗眼”注重诗词的品评赏析。 联系生活实际、 情境中识字,运用课文插图、追溯字源等多种方法理解字义。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情感的同时品析名句,巧妙利用诗词中的意象鉴赏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魅力,习得学习古诗之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紧扣文本  识字溯源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使用而延续至今的文字系统,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在古诗教学中,将解析诗句与解析生字结合,追溯汉字文化,了解汉字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含义。此乃本课题的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如在执教《夜宿山寺》引出课题时出示“宿”, 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 上面为“房屋”,左下是人,右下是席子,本义为一所房屋内,一个人躺在席子上睡觉,也就是住宿的意思。那么学生也就够说出题目的意思是夜晚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又如在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也一样重视追溯字源。出示“晓”的象形字图片,让学生先观察再说出看到了什么。继而告诉学生 “晓”是一个会意字。形旁是“日”,表示日出天亮;声旁是“尧”, “尧”有高的意思。所以,“晓”表示日出渐高,在清晨,我们可以叫拂晓,破晓。接着唤起学生记忆学过学过的带“晓”字的古诗,由《春晓》到同样描写清晨美景的送别名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扣“眼”入手,层层剖析,引导高段学生扣“眼”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情感,紧扣诗眼,对古诗进行解构,让学生找古诗的特征、个性,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紧扣文本  解析内涵
        基于古诗语言表达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古诗简短而不失生动的语言,简练而深切的情感,宏大又包罗万象的意境。紧扣诗眼,对古诗进行解构,让学生找古诗的特征、个性,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教材原生价值的过程,掌握教学价值。例如:教学《敕勒歌》 时,对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丰富内涵的解析。 “见牛羊”这三个字的内涵特别丰富,是我们深入理解整首诗的关键。首先注意押韵,教学时比较阅读:“见牛羊”如果换成“见羊牛”好不好?想想为什么?(出示后三句诗,把“苍、茫、羊”标红)读一读,发现了吗?句末“苍”“茫”“羊”的韵母相同,都是“ɑnɡ”韵,这叫押韵。读出诗歌的韵,就会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押韵是写成“见牛羊”的一个原因。不过,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接着引导理解词序。我们再从诗歌的内容上理解。为什么是“见牛羊”呢?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下:一阵儿风吹来,草低下时,隐没在草丛里的牛和羊,哪个先显现出来?(牛)为什么是牛?(牛高羊矮)对。按照景物出现的顺序来描写的方法,叫“词序”,这是古代的一种修辞手法。这样我们的脑海里就会随着诗中的描写而出现这样的画面:风吹过来了,草弯腰低下,繁茂的草丛里先出现了牛,接着出现了羊——这个过程很真实,也很自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这就是含蓄的写作手法,有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而言简义丰就是经典名篇的特点之一。
        三. 紧扣文本  创造解读与审美鉴赏
        对古诗文本,不推敲语文文字及细节情感,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只把追求文字语言的现代翻译,那么是不能进入到文本世界的。朱光潜说:“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出诗的境界。”语言品读过后,则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文所表现出来的情境,进入文本世界,获得审美体验。下面以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谈谈我们的做法。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时融合统整单元文本中与大自然有关的知识,教学时注重主要信息提取,引导学生学练结合,提升语文素养。
        师:朗读古诗,还要注意读出节奏呢!你们瞧,老师把这首诗划分了节奏呢。请读出这首诗的节奏吧!
        生:读
        师:请你们也在书中划一划。
        师:请大家把屏幕上蓝色的字(“中、同、红”)标上拼音,并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生:韵母都是ong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三个字再读一读。



        生:读。
        师:诗文中,将韵母相同的文字放在固定的地方(一般在最后一个字)叫押韵。古诗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
        生:再读(出示书法PPT,配乐读)
        通过学习古诗所具有的独特言语价值,意在有效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理解了诗意之后,让学生带上自己对诗的理解,反复吟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我经常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让学生手脚并用,打着拍子来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古诗押韵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很多古诗已经被词曲家们谱上了曲子。我们可以让学生们看着图片,跟着音乐,唱一唱这些古诗,再次体会古诗的意境。同时,将书法和古诗词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以古诗词作品为对象欣赏书法、练习书法,并思考更符合诗歌书法的意境。
        再如: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读,根据课文插图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学生:自学。
        师:谁来分享你看到了什么?
        生:荷花、莲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诗人见到的是怎样特别的莲叶和怎样特别的荷花呢?
        生:莲叶是接天的,碧绿的,荷花是映照着阳光,特别鲜红娇艳。
        师:善于发现的你们,在汉字王国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请看“映”这个字。
        映,是形声字,日表示——生续答:日光照射;央表示——生续答:中央,映表示物体形象在日光中显现。本义是照耀。我们还可以组词——生续答:映照,倒映。
        荷花是映照着阳光,特别的鲜红娇艳。
        师:找出诗句中明艳的色彩的词
        生:碧、红
        师:此景是多么的鲜明啊!“无穷碧”,你怎么理解呢?
        生:回答。
        师:诗人用词精妙,“无穷碧”三字就韵味无穷,惹人产生对西湖莲叶的无限遐想。
        师:请你想象荷叶一碧万顷的壮观景象,读读这一句诗。
        生读。
        师:这景象是多么的壮观啊,请读!
        生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真是别样动人啊!“别样”是什么意思呢?
        生:特别。
        师:诗中“别样红”,是什么意思呢?
        生:特别的红。
        师: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特别的鲜红。(PPT出示图片)
        生读:
        师(出示PPT):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这个句子吧!
        荷莲魅力
        师:莲,集花、叶、香、食四美于一体,古人可喜欢了,写莲的诗句可多了,让我们读一读吧
        出示诗词,附图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江南》)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褪红。(苏轼)
        莲子已成荷叶老。(李清照)
        生读诗词。
        师:你们喜欢这几句诗词里描写的画面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古诗词中许多诗句都具有这一特点。根据儿童爱画画和爱相像的特点,我们阐释了将诗词变成图画,变成童话、趣事等。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诗意自由、随意地涂画,在涂画中见景生情。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诗配画,吸引学生走进古诗天地,帮助学生解开文字密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