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2期   作者:李绍友
[导读] 新课标指出地理学科是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实现初中生地理思维的有效培养,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学科知识。为此本文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路径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目标。

李绍友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第一中学  655000
摘要:新课标指出地理学科是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实现初中生地理思维的有效培养,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学科知识。为此本文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路径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地理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56-01

        引言
        地理思维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认识地理事物,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的过程。地理学科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区域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实现学生地理思维的有效培养,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形成整体认识,全面理解地理知识的本质,很好的把握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一、当前地理教学现状
        由于地理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偏低,学生们对该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教学课时安排少,寄宿制学校一般一周两节正课和一节晚自习,非寄宿制学校一周仅有两节课;教师的教学更多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疏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故此,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就成了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要求,也是初中地理老师实践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地理思维培养策略
        (一)丰富教学模式,提升空间思维
        地理学科的显著特征在于空间性,能够让学生借助地理事物的具体形象拓展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期间,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抽象性的地理知识进行深度了解,教师需有效利用地球仪、地图及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如教师在进行《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期间,教师可利用山体模型和该山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位置和形状。通过这种教育方法,学生就能快速准确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山体部位。再如,在进行中国地理位置教学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在世界地图中的位置,接着呈现我国周围的海洋和穿过我国的主要经纬线,让学生归纳我国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点,最后呈现中国的邻国,这样通过一张张图片直观的展示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把枯燥的文字用生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既掌握了分析国家位置的方法又轻松熟悉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利用直观教学形式时,适当与学生进行互动,尽量避免出现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单一教学模式,应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习兴趣。
        (二)营造宽松心境,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它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主角而学生只是观众的角色。虽然教师有时也提问,但要求学生按教师的思路解答,或者教师包办作答,刻板教学,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跨越常规思维的环境,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能提出新颖见解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


如:教师在讲授中国山区面积广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教师创设问题:如果你是我国南方某贫困县县长,该县属山区县,你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学生会提出变劣势为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寻求政策扶持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等,但有的学生也会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军工业、核工业等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切忌批评和打击。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巧用比较方法,形成区域性思维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一个区域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形成该区域特有的地理特征。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不同,从而形成了该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在培养学生地理区域思维中,教师可以巧用比较法,使区域特征更加突出,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如:在进行欧洲西部的农牧业教学时,教师应对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和园艺业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比较法是地理教学的常用方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极为广泛。在讲解一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点时,学生容易出现混淆的地方,教师应该多用比较法,使知识脉络变得更加清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更好的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四)精设课堂疑问,提升逻辑思维
        地理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现象、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如教师在讲授西北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时,先向学生展示:西北荒漠化的材料和图片,学生思考材料中反映了该地区存在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产生该生态问题原因是什么?会带来哪些危害和影响?如何治理?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训练。
        (五)拓展教学活动,锻造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主要是按照辩证逻辑规律开展思维活动。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极为紧密的关联性,学生最初的地理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在进行地理辩证思维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课内外的辩论赛活动,转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个人学习思维得到拓展,学生能够表达地理概念及对地理事物的真正理解。如:教师在进行《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正方(应开发热带雨林)和反方(应保护热带雨林)两个方队。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整理出论点、论据,在课堂上开展辩论,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和补充。在激烈的争辩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除了在课内开展辩论活动,学校也可以适当组织辩论赛来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对初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引导深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对比教学法,形成地理区域性认知,开展课内外活动实现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地理思维能力,为今后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挥地理学科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雪松.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园,2021,14(05):31-32.
[2]余华凤.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68):142-143.
[3]李煜.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16):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