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以文化人——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2期   作者:樊宇
[导读] 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做人的准则和方向,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笔者在班级中倡导国学经典诵读,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也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互助的班风和学风。

樊宇   汨罗市神鼎山镇黄柏中学  414414
摘要: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做人的准则和方向,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笔者在班级中倡导国学经典诵读,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也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互助的班风和学风。
关键词:国学经典 诵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153-01

        三年前,特别的福气,笔者接触了王财贵教授的“读经教育”,即“诵读经典的教育”,深受震撼,我认定这是所有孩子所需要的教育!从而发愿,一定要让更多的孩子接触经典教育,诵读国学经典。作为班主任,我立即在班上发起了《诵读经典,感悟生命》的读书活动,带着学生从最有高度的经典《论语》开始诵读,每天花零碎的时间,日积月累,两年时间,学生已经背诵了半部《论语》和整部《大学》里的句子,学生的变化让家长和老师都欣喜不已。现将我班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感想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国学经典诵读的背景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重知识,轻道德;道德伦丧,世风日下;贪图享受,无法承受挫折等。因此,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成为当务之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文件,国学教育已成为全民刚需。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目的
        (一)立君子德行,启人生智慧。
        “品德”是人的本,树的根,“才学”就像枝和叶,只有根深蒂固了,才会有枝繁叶茂。所以,教育孩子我们必须先抓住根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树人!但我们常人都有着自身的局限,怎样教孩子,才能让他有最大的成长,才不会辜负他?我们得找最有德行、最有智慧、最有人格修养的老师——圣贤来教,如孔子、孟子、老子等。诵读经典,就是得到圣贤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部《论语》,有高尚的道德,有睿智的思想,有经世的谋略,有生活的智慧,有优美的文学,有审美的情趣,有高超的语言……宋代赵普就有半步《论语》治天下的美誉!读了《大学》我们就知道要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诵读经典能帮助学生立君子德行,启人生智慧,获得一生受用的精神食粮。
        (二)传承中华文化,做有根的中国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经典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和诵读一些优秀的文化典籍,他们会得到智慧的熏陶、人生哲理的点化和生活善行实践的引导,孩子们定会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丰厚文化底蕴的同时,扎下中华文化的根,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青少年有经典相伴,与圣贤为友,以美文育心,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定能孕育出一颗颗高贵而美好的心灵。
        (三)开发记忆能力,增强理解能力,提升语文能力
        根据教育的规律,大约以13岁为分界点,这种分界就是表示人类心理发展有成熟期和幼稚期。13岁之前是孩子的幼稚期,也是记忆期、吸收期和酝酿期,13岁之后是理解期、表现期和使用期。


大约在十三岁之前,孩子的心灵像海绵一样,整体吸收,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所以,在孩子记忆能力好的时候一定要教给他那些高明的东西,让他记有高度的东西!比如经典里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等等,当小孩子没有难易之分的时候,就开始教有深度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经典的东西,等到他理解能力增强的时候,经过时间的酝酿,深刻的智慧会渐渐从心中浮现出来,一生受益!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
        (一)经典教材的选用
        语文是浸润性学科(包括美术、音乐、品德等),不需要懂了才教,教了才有用。文科和理科不同,可以从高度涵盖低度,所以我们是从最经典的《论语》开始读起,我们班每个学生请的经典书籍是万财贵教授编订的《学庸论语》,有注音,帮助学生正音,大字版,方便学生加深对字的印象。而且一本书就包含了《大学》、《中庸》、《论语》三部经典,读完《论语》可以读《大学》,再读《中庸》、《孟子》等。
        (二)经典诵读时间的安排
        时间上,如果能做到大量读当然是最好,但还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控,我遵循的原则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和老师上课的情况下,在不耽误文化科目学习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读经典。
        1、早读启智。我们坚持每天到校后、早自习前的大约20-30分钟诵读经典,以经典开启一天的智慧。每天一位“读经长”和一位“纠察长”来组织和监管。
        2、课前收心。每节课前铃声一响,“读经长”在第一时间领读早上已背诵的一句经典(每天按顺序积累下来的,不超过50字),不超过一分钟。齐声诵读是很好的收心,让学生不会再吵闹或闲聊,读完便能静心等待老师的到来。
        3、亲子共读。在学校,读经的时间终归是有限的,在家里,时间非常充裕。每晚写作业前我要求学生至少读20分钟来收心,鼓励家长进行亲子共读,引导父母懂得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成为他的榜样。而且通过亲子共读,可以很好的拉近亲子关系,并间接提升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
        四、国学经典诵读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
        通过“读经长”的设置,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来管理班级,站上讲台的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淡定了,责任意识也慢慢增强,谁都不甘示弱,每天的读经长,也就是值日班长都可以有3-5分的奖励分,学生都不甘示弱,争做最好的自己,争取拿5分。班级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慢慢增强了!
        许多班级事件的处理中,我会巧妙地反过来将事情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比如,有学生违纪违规,就让他读经典,然后自己反思哪句做的不好,应该如何改正?避免了老师很多口舌,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
        (二)形成了和谐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通过每天的经典诵读,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熏陶和感染,他们懂得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班上几乎不会出现学生言辞恶劣的行为、打架斗殴的现象,“文明班级”的流动红旗常驻我班。班级的精神文化也树立起来了!将国学经典和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得到熏陶和提升,从而带动全班的发展。这种做法让集体更加具有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都绽放出最绚丽的生命之花。中考,我们班也在意料之外的喜获丰收,因为接任时总体成绩是年级最差,但通过两年的努力最后成为年级第一,并且各科成绩都取得大的突破,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都进入了是先进行列。
        国学经典教育,历久而弥新。我愿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带领我的学生一起进德修业,日臻美好,为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一个“有根”的中国人而努力!为建设更多的书香家庭而努力,愿我们的社会真正和谐美好、我们的世界真正和平统一!
[参考文献]
[1] 空山《爱他,就让他读经吧》
[2] 王财贵《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