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2期   作者:李露
[导读] 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学生需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通过自身的消化和吸收能够对其他进行阐述,并且尽可能清晰明确地解释清楚,对于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需要老师在当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才能够是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的熏陶下对于历史的理解力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学好历史。

李露   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学生需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通过自身的消化和吸收能够对其他进行阐述,并且尽可能清晰明确地解释清楚,对于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需要老师在当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才能够是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的熏陶下对于历史的理解力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学好历史。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148-01

        引言
        在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能够使学生和老师都对这种素养产生充分的重视和理解。在历史解释能力的促进下,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热情,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方式看待历史人物及其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在一个客观的层面上去阐述史实,不仅能够有助于学习成绩提升,也能够助力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历史解释在学科范围内的应用特点
        (一)持久性
        对于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绝对不是只依赖于几节历史课堂就可以给学生传授到的学习方法,需要老师在系统化教学工作中给学生进行持久性的教学,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逐渐掌握这种解释的方法。此外,培养成为历史解释的能力与习惯,也是不容易改变的,具有一定的学习持久性,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会自觉使用历史解释的方法学习相关知识。
        (二)客观性
        历史解释并不是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对于历史事件或人物指手画脚的乱加点评,而是应该基于客观真实性进行观点的剖析,在一步步的探究中去还原客观的史实。同时,学生也应该持有客观的学习态度,不因个人的喜好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偏见,在学习中摒弃主观性看法,端正学习态度。
        二、历史解释素养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纠正认知偏见
        明确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不至于被一些外史、野史所误导,在进行历史人物评鉴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正确认知。例如,在学习“东西方先哲”一单元中对于孔子的人物进行多元评价,可以了解到孔子是中国的大思想家,也一手创办了儒家学派,使其成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推广儒家文化的过程中也推进教育的进步。但是孔子的一些儒家观点在今日来看是不符合适宜的,应该予以改进。一些学生对于孔子的认知停留在中国内的影响,实质上他对整个世界的思想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欧洲的启蒙思想就是受到其启发。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历史评价能力,在客观要求下做出理性判断
        在历史解释教学的过程中就是给学生建立深刻理解和记忆的过程,通过对于历史人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事迹研究,可以促进学生提升对于某个历史人物的全方位评价的能力。同时,对于一些存在争议的历史人物也能够从客观的事实出发,以尊重历史为前提,对于历史人物作出理性判断。例如,在评价甘地时,应该对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清楚的解释,对于这次运动所带来的印度独立奠定基础的积极性和在运动中动摇和妥协的局限性进行详细解释。
        三、高中阶段史料教学与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的联系
        (一)利用史料强化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能够阐释其历史事件
        史料存在的价值在于对历史的记录和刻画,通过史料的记载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到更加丰富的知识。除了课本上已有的内容之外,搜集更多的课外史料才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眼界,给他们带来更多精彩的史料资源。学生通过综合书中知识点和课外的资源,可以对于历史人物进行详尽的历史解释,对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也能够了如指掌。例如,在学习“圣雄甘地”一课时,对于甘地这个人物进行理解,包括其生活的背景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起源和结果等,再通过观看纪录片等资料,能够客观评价甘地这个人对于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所做的贡献。
        (二)用真实史料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进行自主解释
        真实的讲述总是吸引人的,对于学生而言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说依托与对于史料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历史教师应该致力于给学生带来更多真实的历史资料,能够帮助他们看清楚历史溯源中的种种变迁,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此外,学生将史料教学融入自身的历史解释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进行自主的解释。例如,可以给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进行历史人物的介绍,从多个维度评价他们,并且能够在解释的过程中运用史料作为自己理论的支撑,强化历史解释过程的客观性。在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时,能够通过“布尔什维克党”,“二月革命”、“新经济政策”等列宁的事迹,利用真实史实去塑造一个真实的列宁形象。
        (三)善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在解释中能够具有多面性
        真实的史料都是从多方面进行阐述的,没有完美的人,自然历史人物也不会例外,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善用史料资源帮助自己保持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在评价他们时不能只看到他们的优点和对于历史的价值,反之亦然。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能够看到事物的多面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具备辩证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评价秦始皇时不仅要解释其迫害百姓,劳民伤财的一面,也要肯定其对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优越性等。史料教学能够给学生呈现出历史人物最真实的一面,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具备良好的历史素养。
        通过对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论述,可以看出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于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重视性,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不同历史人物的特点及其所作贡献,以及消极意义等。只有通过历史解释的培养,学生对于中外历史人物的评说才能够更加深入,实现课堂有效价值。
参考文献
[1] 查家元.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微观史学应用——基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J]. 读书文摘(中), 2019(3):0153-0153.
[2] 朱晓秋[1]. 浅析培养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 000(009):P.101-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