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践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2期   作者:董进兵
[导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能有效的打开学生的思维。单从实验教学特点来讲,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结合是重要的教学导向。对此,现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结合理论内容来展开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提升其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科教育的发展。本文着眼于小学科学教学实际情况,

董进兵   青川县乔庄镇中心小学校  628100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能有效的打开学生的思维。单从实验教学特点来讲,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结合是重要的教学导向。对此,现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结合理论内容来展开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提升其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科教育的发展。本文着眼于小学科学教学实际情况,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践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179-01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其他事物干扰时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同时部分学生的态度不端正,在课堂上把实验当做游戏,缺乏探索精神和理论学习过程,从而使得实践课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注意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出发, 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基于问题下的探索兴趣,使其能将理论内容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专注力较差,但对于其感兴趣的事物却愿意投入全部的精力来思考和学习。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有趣的科学情境来设计实践内容,并就实践内容来提出一些合理的问题, 促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能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同时也有利于实践情境的创设,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谁更硬一些》一课教学时,在这节课开始前,教师可先从学生日常见到的实际生活事物出发,采用一些实验素材来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在上课时教师可先就学生日常见到的现象提出疑问,如粉笔掉到地上为什么为摔碎、玻璃杯掉到地上为什么碎裂等,可先以问题的形式和学生进行分析。绝大部分学生都会从地比玻璃杯、粉笔硬的角度出发,这时教师可抛出那么玻璃杯与粉笔相撞时谁更硬一些来逐步的导入实践内容,有的学生提出玻璃杯会碎裂,有的学生则提出粉笔会断成两节。然后教师再从安全的角度来引领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如用粉笔撞向玻璃杯、用粉笔撞向带水的玻璃杯等,从实践的角度来验证学生之前的猜测。在得到结果后,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作总结,按照谁更硬一些、为什么更硬的思想和学生进行讨论,注重从理论预测实践、实践证明理论的过程互相推进验证,从而落实科学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从而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不仅能激发其科学探索兴趣,也能有机的整合课堂内容。
        二、准备实验素材,合理展开实践活动
        在科学实践教学中,实验素材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准备环节,也是学生们打开探究之门的宝贵钥匙。


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前的实验素材准备过程,可结合课堂内容来设置层次性的教学环节,每一环节准备相关的实验素材,通过教学环节的层层推进来引领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和知识学习,同时注重启发学生深度思考,鼓励其去探索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效果。
        如在《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教学时,在上课前教师可先设置教学环节,如可分为测量水的温度方法、测量不同温度下水的测量方法以及不同温度下水混合后的测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等,同时准备测温仪、冰水、温水、热水以及不同大小的烧杯等。在上课时教师可先从温水温度的测量方法讲起,同时给学生教授测温仪的使用方法。在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其分别测量冰水、温水以及热水的温度。在测量完成后,教师还可让学生将不同温度的水在烧杯里进行混合,然后测量不同烧杯里水的温度, 并要求其记录下数据。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冰水与热水或温水组合时,水温下降,但难以理解当两个温度较高的温水和热水混合到一块时,烧杯里的水温也下降。对此教师可引领学生就实践内容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要注重启发学生结合冰水与温水的案例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给出提示,如从水分子扩散的角度去思考等,最后得出水温下降的原因是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形成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准备详细的实验素材,并设置好的教学环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科学实践效果。
        三、发挥引导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科学实践教学中,教师居于引导者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课堂实践的教学目的出发,以问题 + 实践的方式设置课堂内容,同时教师要从引导者的角度或予以学生提示,或帮助学生完成实践内容,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知识双重发展,从而来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如在《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教学时,这节课是属于探究性的知识学习课程,因此在课前教师要先给每个学生准备好烧杯和相关的食盐素材,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教师也可给其提供其他的辅助设备,如天平、量筒、糖等。在上课时教师可先给学生就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来提出问题,如100mL 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先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然后让其用量筒量取,并根据自己的猜测往烧杯里加定量的食盐进行测试。在得到结果后,教师可从提示的角度来让学生分别做200mL、400mL 的水分别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和糖,通过数据对比来总结实验规律,必要时教师可予以指导,如溶解度根据溶解物的不同而不同、不同量的溶剂的溶解度是不同的等,从而能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能有效的提升科学课堂实践教学的成效。
        总之,科学实践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合理设置,同时能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帮助和提示,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进而促进科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孙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J]. 科教导刊:2019,016(0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