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刺绣进校园的途径与方法探究——《非遗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课题思考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陈兄林
[导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采取何种方式将其更好的进行活态传承和保护,是当下需做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河湟刺绣”的传承为例,浅谈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途径,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家乡传统文化,感知艺术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陈兄林   西宁市总寨镇逸夫小学
编号;18QJG21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采取何种方式将其更好的进行活态传承和保护,是当下需做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河湟刺绣”的传承为例,浅谈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途径,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家乡传统文化,感知艺术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关键词】非遗教育 河湟刺绣 校园传承 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48-01

        一、“河湟刺绣”的历史发展
        刺绣来源于江南,当农耕文明的曙光在河湟谷地乍然升起时,伴随着农耕文化的手艺便通过各个渠道走向青海高原,根植于在这片土地,经历漫长的岁月洗礼,几经演变后同草原文化密切结合,最终形成了高原独特的刺绣文化。2009年河湟刺绣被列入第三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湟刺绣用色艳丽,多数是在黑色的绣布上直接用鲜艳的色彩表现刺绣的主题,很少用过渡色,因而色彩明快,反差强烈。在刺绣的题材上,多表现青海本土元素,如在常见的鞋垫、针包、枕巾、服饰上,刺绣的图案多为花卉、鱼虫、鸟兽。在河湟地区,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河湟妇女常绣装有香草的荷包(香包),小孩子要戴荷包,节日气氛浓郁。
        二、“河湟刺绣”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在快节奏的网络媒体宣传背景下,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到快餐文化的冲击。一些河湟刺绣的针法、图样、没有较好的收集采录和保存途径,传承方法多为长辈在自己制作刺绣物品时手把手示范教授自己的晚辈,缺乏系统的课程、书目的开发。民间艺人人数比例较少且老龄化问题严重,使得“河湟刺绣”文化正处于断代危机。年轻人在快节奏下很少花时间、甚至不会花时间学习刺绣、制作刺绣物件,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制作中,人们越老越多的使用机织物,人们常以“旁观者”的角色感悟河湟刺绣文化,缺乏自身的继承与传播。
        三、河湟刺绣进校园的途径和方法
        (一)挖掘当地文化资源
        河湟文化是青海东部地区和甘肃西部与青海接壤地带,历代先民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的结晶,有其独特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其内涵及其特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承继,相统一。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草原文化走廊与农耕文化走廊文化荟萃之地的瑰宝,又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在河湟刺绣的主题中,不仅可以以传统的花卉、鱼虫、鸟兽为主题进行式样的选择,亦可开发当地文化资源,选择“民族团结”、“红色传承”“三江源”等主题,进行创作,对河湟文化的底蕴进行探索,有利于在广大青少年中传播优秀文化,加深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审美艺术品格,增强文化自信。



        (二)开设具有特色的“非遗”刺绣课程
        在当下的小学课程设置中,除去常规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课程外,常开设有“第二课堂”、“乡村少年宫”、“特色课”等,以此类课程的时间为保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聘请当地河湟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有此手艺的本校教师做指导老师,连续性、有步骤的进行课程教授与学生实践。同时,成立“河湟刺绣”非遗文化教师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培训实践活动,培养更多的本校教师,不断丰富教学素材,尝试编写“鉴赏与指导”手册,既做课程的实践者,亦做课程的开展探究者。学生在课堂及课余时间,均可学习和制作,发挥家校作用,在奶奶、妈妈的帮助下实践学习。
        (三)开展“河湟刺绣”专项课题研究
        通过开展专项“河湟刺绣”教育课程研究,师生深入民间,感受当地的社会风俗及人文环境,收集样式素材,体味、发现、探索文化魅力,探索作品背后的故事。通过教学成果汇报演出、举行成果展、作品展、端午节晒香包、刺绣比赛等丰富有趣的活动,映射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定期对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可以总结成功经验,弥补民间艺人和理论研究者的不足,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展现形式、文化底蕴、发展流变等特点,实现理论与实践并举。
        (四)实现“河湟刺绣”非遗文化资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融合信息技术媒体,利用现代影像优势,将“河湟刺绣”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收集整理,通过公众平台发布宣传,让只能在景区能看到的作品,在网络平台中能够得以欣赏、了解。有效将“河湟刺绣”的地域性和传承性,在信息技术时代得以发挥价值。在传承过程中,重视传承人和受传者的年龄特征,需有一定技术支持的中青年作为中间力量,利用新途径和方法,将“河湟刺绣”文化辐射到周边及网络平台中,在传承过程中有效保存和完善资源。 
        四、总结
        “非遗文化进校园,不能仅仅将其视为趋势或潮流,而更应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与学校教育形成良好互动的有效举措。”将“河湟刺绣”非物质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开展具有特色的课程,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与爱好,既符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要求,又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丰富学校生活,在文化熏陶和浸润中,帮助少年儿童自觉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柳倩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意义[J].文学教育(上),2009.(11).
[3]付伟安 . 关于非遗进校园工作的反思与建议:以 济南市非遗进中小学校园为例 [J]. 人文天下,2017(11): 156-157.
基金项目:本文系青海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非遗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课题编号:18QJG21)阶段性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