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延与“道”的交融 ——以公共空间为例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3月第8期   作者:赵子睿 白东林 肖逸萌
[导读] 本文将东方美学意味与西方解构主义设计的对话
        赵子睿 白东林 肖逸萌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重庆  401331

        摘要:本文将东方美学意味与西方解构主义设计的对话,将德里达“异延”和老子对“道”相融,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感知文学与艺术设计的碰撞,以空间混合、交流、对流的手法来异延公共空间的场所、动能、形式要素,从美学层面探求一种空间构成相互对立相互消长的动态变化的营造法式。

关键词:异延、“道”、空间、道法自然

        空间的异延,异延从最早由德里达在其解构理论中出现——异者言差异,延者言推演,是一个即非主动又非被动的概念,在笔者看来是一种经历差异性、区别化、异质化、迂回化、延宕化动态的变幻过程。有学者言它的在场就是“缺场”,不属于存在、在场或者是缺场的,如果一定要来界定就是一种“变化”。
        道,《说文》“道,所行道也。”《道德经》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以真正的道和名,为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本真存在。“道”作为天地之母,它虽生万物,同样却不是一形而上或神学的概念。“道”的核心是“无”,而非“有”。道是无为的,它没有目的没有意志。故虽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意义在于教导人效法自然顺承辅助的精神,保持本色、无为而治,柔顺不争。是顺应的融合的连续性的审美观,不强求不偏颇,在设计中应允因果循环的联系性,从而恰到好处的“契合”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我们已然从机械原理时代走向了生命原理时代,让生命主体在公共空间中人首先要在“法地”中成为万物共生这一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然后才能进而“法天”,去追求超越自然之性的崇高人性。“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是从内往外望的视野,设计无为而近乎自然,从而达到道法自然之境。
        公共空间的外部空间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融合自然借景造景层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使空间悄然立于山之下广川之上,乐山娱水之间。通过艺术的反哺的方式,以最小的尺度最大的限度“自然化”升级场地,从而对场地的构成、功能、人文性、生态性等进行优化。运用“混合”“交流”“对流”三个空间异延手法,诠释一个具有聚会艺术展览以及教育功能的多维立体可持续的景观建筑,将无边无界、轻盈游动的云与道法自然的建筑交融,云浮与山水之间,游于广厦之中,是东方美学意味与解构甚至未来设计的对话。

一、混合·场所要素
        混合是“道”想要开始流转运行的状态,换而言之是初始过程。混合的场所要素是区分、融合、重构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制造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降低围合的程度降低封闭性又获得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弱化场所的边界,跨越从改善物质空间的基础层面道到塑造精神空间场所。
        空间交融的本意是一种社会层面的地缘共同体的塑造,要混合空间本体的结构、功能与多元的社会意义、美学价值。利用道家的融合观,打破固有的边界融合“共享性”、“开放性”打造灵活多变的公共复合空间。在操作手法层面:相近相融、相异整合、并质重叠、均质划分、内外转化等。着眼于空间的功能作用、形式类型、尺度大小、建造位置甚至建造时间等多维度,才能使用“空间”表意,终而实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设计自然化融合的演绎。
        在公共空间内外以及艺术化表达层面,应考究到更深的层级:人如何在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用且美的“混合”使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内部与外部的通达性、历史与现代的认同性、整体与部分的宏观性、抽象与象征的写意性等达到高度的统一,再结合审美角度实现空间联动使空间构成相互对立相互消长的动态变化的营造法式,才是空间融合的“道法”——大象无形。



二、交流· 功能要素
   当空间开始流动依然到达了“道”两级变化的中间过程是是设计小有成功的阶段,在交流中达到“齐物”的境界,近弱而远利,使设计人本化,载万物。这种法式下交流开始丰富空间的多样层次,赋予空间天然的生命感不论是本质上还是精神上。同时交流就是空间中不同主体的碰撞,融入道家的能量流转的观念,无论是空间、视线、活动等诸多层面彼此能量、功能“转化”,都是在空间交流的一种异延,完善空间自身的话语体系,在碰撞与交流中使之更好的达成公共性、开放性、共享性、多样性的空间需求。
        空间的交流:空间的交流是建筑独特的话语体系,设计可以将空间的有限性转化为无限性,是一种界定与构成的手法,丰富建筑内部的空间属性与建筑外部的社会属性。制造建筑内的“狡兔三窟”,丰富流线的同时为共享的服务、设施提供可能性,打造互动性的云一样无边际的空间。同时利用“全时化”的空间处理手法,使“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空间的功能随时间进行转变,在功能交替之中,空间的利用率得到提升,满足不同时段人们的多样性需求。
        视线的交流:经过实践分析视线的聚焦密度、周期、角度,确定了最优的景观位置,打造视线的韵律感通过绝佳的全角度景观视口,在制高点感知建筑与远方人文自然相融的绿色立体东方美学范式。
        活动的交流:打破每层的横向线条,从空间属性进行动静分区,从区域构成上进行虚实营造,让环境单元犹如“远山”般整体而有富有变化,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功能需求,成为自然的延续,让环境单元的互动性“活动”起来。

三、对流·形式要素
        对流是道介入设计的中间阶段通过冲突性来打破的建筑的边界、轮廓。从符号美学上来剥离,仿佛是在山水环境的底稿中“对流”,建筑的形态、结构、材质、肌理等本体要素之间形成了相反相成、对流转换、生生不已、终始无际的自然的对比与变化,《易》道有言:“刚柔相推、曲直相对、形态相错,变在其中矣。”是设计生生不息的贯通性与流动性的外化体现。
        从美学范畴来阐释,在空间上是方与圆的结合,线与面的调和,界面的拓补,使构成空间的手法在一对一的双方连续变换下且不改变其性质,使视觉通透性增加,组织“实——非虚非实——虚”的分层形式要素,通过减少墙体形成柱、门洞、格栅等结构,结合使用玻璃幕墙或无框玻璃幕保持视线的连贯性,塑造中介空间就是素描中的“灰”,让公共空间的画幅更具写意与传神的表达。
        从色彩层面,总体协调、局部对比赋予建筑的感性色彩,通过材料与颜色塑造空间的“质”与“性”。让质与性相冲突,感知对偶之美、阴阳之美、浓淡之美、中和之美、刚柔之美、虚实之美、造境之美。

        结语:本文意在探寻德里达—溶自我于浑一的宇宙现象中去,直接感应素朴而自由的万钧,异延很大程度上染东方哲学归真返璞的道家哲学,是抽象的再创造,用设计塑造差异性、区别化、异质化、迂回化、延宕化动态的变幻过程。
        在界定异延的本质中,笔者认为它是设计之于文学的卡夫卡异化的空间演绎,是设计之于存在主义加缪的“自在”转化到“自为”后的一种“道”的探索,从本质上来说异延是一种人道主义,设计以人的存在而造就了一个空间的一种存在,是主动的超越实在的“道法”——古言今论,大象无形,无为而治。
        设计异延会自然地得“道”: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方达以空间写画之境,循万物之道,化异延为自然,承无物不载之风骨。以古之话语,道之流荡,吞移吐纳未来设计之道,万物皆随。
        
参考文献:
[1].陆杨.异延与道[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2013.
[2].余亚斐.论“地道”——基于对《易·坤》与《道德经》的分析[J].安徽: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
[3].关迪.基于公共建筑庭院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J].江苏:苏州大学建筑学院,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