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
哈密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分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以及掺杂剂等不同的原料构成,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关人员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合格性,并且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工作,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评判。随着建筑工程标准的提升,对于混凝土的试验环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高它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可以有效地作为后续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进行阐述,分析混凝土试验过程中的主要性能,并且就混凝土试验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从而探讨如何加强在混凝土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水、集料、外加剂以及掺合料等,这些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振捣、浇筑、养护等一系列工序,形成一种强度较高的无机复合材料,也被称为人工石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由于具备较强的耐久性、强度及稳定性,因此是一种最常用的建筑结构。加强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建筑整体质量意义重大。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正确认识混凝土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正确把握质量控制要点,避免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文章主要探讨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原料,它是一种无机凝胶材料,用水搅拌后形成一定的浆体,可以在空气或者水中达到硬化的性状。水泥的来源非常广泛,制作过程比较简便,且有着不同的用途。通常来说,水泥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通用水泥和特种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火山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不同的类型,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水泥有着不同的型号和规格,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具体的选择。但是水泥本身的水化热等特性,也就决定了它受外界影响非常大。在混凝土完成制作后,需要经过合格性的验证,它的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后才能应用于建筑施工中。
1.2骨料
混凝土中的骨料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根据混凝土的配制要求有着不同的选择,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对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必须要剔除其中的杂质,避免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减少对水泥的腐蚀作用。粗骨料是由碎石和卵石构成,其中的有害杂质比较多,很容易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其具有一定的抗冻性。无论是粗骨料还是细骨料,在配制之前都应该保证它的碱活性,才能加强混凝土的质量保证。
2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
2.1水灰比
水灰比能够全面展现水泥砂浆的粘稠度,这也是评价水泥砂浆的关键要素。在水灰比设计中,需依据工程项目概况,充分考虑多个影响因素。若水灰比较小,可适量加入水泥,提高水泥的粘稠度。若水灰比较大,则水泥砂浆的流动性也会随之增强,如不及时控制,就可能会出现拌和物流浆问题,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配置混凝土时,需科学选取水灰比,以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
2.2砂率
砂率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表面积和孔隙,也可充分展现粗细集料的比例。若已经选择水泥砂浆,且砂率提高时,混凝土集料的表面积也会随之提高,以此增加砂砾间的摩擦力,有效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如沙率降低,则集料表面积也会不断缩小,水泥会包裹在砂子表面,也可填充沙中的空隙,降低拌合物的流动性,长此以往便会使混凝土离析。所以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沙率选取,保持拌和物的流动性,降低出现离析问题的概率。
2.3水泥浆
不同类型的水泥对用水量的要求有所不同,可以说,水泥的类型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水泥砂浆主要由水和水泥混合而成。如水泥未硬化,则水泥的润滑作用也更为明显,有效加强了拌和物的和易性,为工程施工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外加剂
如水和水泥同时固结,加入适量外加剂可有效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为工程施工的高质量进行奠定基础。
3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第一,水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好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耐久性受到水泥内部氯离子以及碱含量影响,因此可以掺入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代替水泥。对于C70以上的混凝土,应当严格控制其水灰比,确保其不超过0.35。在使用高效减水剂时,水灰比应当控制在0.3以下。如果水灰比在0.4以下,即使水灰比出现微小变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要想有效确保混凝土材料质量,必须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第二,骨料。混凝土的骨料分为两种,粗骨料与细骨料。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抗压强度取决于骨料质量。首先,在选择粗骨料时,由于粗骨料形状、强度、粒径大小以及矿物成分都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最好选择坚硬且密实度较高的碎石,如火成岩、石灰石或者花岗岩等,最好不要使用卵石。如果骨料粒径太大,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其主要原因为:对于不均质材料,其强度会随着尺寸的增加而增加,粗骨料也不例外。当粗骨料粒径较小时,其表面系数会比较大,与水泥浆也的粘结面积也相应较大;其次,在选择细骨料时,形状为圆形的天然河沙比较合适,同时要对细骨料的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表面干净。与粗骨料相比,细骨料在混凝土强度方面影响并不大。
4.合理确定水灰比。
第一,确定水泥用量。在混凝土材料生产过程中,确定水泥用量十分关键。骨料和水泥胶砂的粘结力直接受到水泥用量影响。要想实现砂浆中胶质材料比例的提升,应当增加水泥用量。但水泥用量不可太高,以免出现水化热过大的情况,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严重的收缩现象。第二,确定拌合用水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计算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如果混凝土不掺入外加剂,根据外加剂减水率进行减水量的计算,将这部分水量扣除,即可得出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相关试验工作,对外加剂的减水率进行准确计算。第三,计算水灰比。在计算混凝土的水灰比时,首先需要统计分析试验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混凝土强度以及水灰比的关系式,采用计算或者作图的方法,将同混凝土配置强度相符的水灰比计算出来。在混凝土强度试验过程中,如果要用到多个不同的水灰比,应当将其中一个当做基准水灰比,其它水灰比在基准水灰比的基础上增减0.02~0.03。
5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它的质量与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混凝土试验检测是为了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它的检测性能包括强度、密实度等方面,可以采用回弹法等技术进行检测,有关人员还应该注意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完善检测体系,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明.混凝土砌块建筑发展状况及发展路径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5.
[2]李琦.探究民用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优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5-6.
[3]考锡成.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J].居舍,2019(05):534]
[4]白玉瑾.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控制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92,494.
[5]唐堃.浅谈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9):46-47.
[6]高飞.探究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技术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的重要性[J].四川水泥,2015(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