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雁
海西州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中心 青海省海西州 817099
摘要:面对时代与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房建事业迎来引得挑战。城镇保障性住房可以为社会当中的低收入人群提供良好的住房环境,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当中贫困人口住房难的问题,其属于我国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而在该项工作开展阶段也存在部分问题,对于其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文章将致力于探讨与研究其中问题所在,且提出相应措施,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问题亟须高度重视,其建设管理对于民生保障、社会公平、和谐稳定有很大的影响,也是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民生工作。如今,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进行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不断地加大了投资的力度。通过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使得住房困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1当前对保障性住房的重要作用
从表面上来看,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然而因为各个地区经
济发展的情况不同,这样一来,对于各个区域的房价也是有着很大区别的。由此一来,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使得中产阶级的人面对日益上涨的房价望而却步,生活的压力增加。而且在现阶段中,人员流动比较的频繁,中国是每年出去务工者比较大的国家。这是因为相关人员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特别是在来源上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些务工者每个月的钱除去生活费以后,根本不会剩下多少。所以在这些问题下,党和国家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手段,这是在带有公益性的住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是通过不断降低房屋租金,限制房屋价格的提高问题,使得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不仅如此,还可以很好的带动国家社会各个职能的发展,然后面对宏观调控而言,还需要紧紧控制社会的运行情况,主要是加强社会的各个服务责任,以此使得社会发展处于稳定的状态,这对于以后的住房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提出这个建议之后,就可以使得保障性住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带来的各种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2.1缺少健全、专业的管理和实施机构
如今,我国很多的城市都没有建立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的机构,相关的机构多是挂在一些部门旗下,使得人员不够、经费不足、办公设施不完善,不能够很好的保证管理工作的需要,阻碍了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2.2动态监管难,清退费用高
一是入住对象识别难,部分街道社区对保障房申请对象把关不严,乱开口子,导致后续行政审核难,效率低;二是入住对象不精准,因县域缺乏大数据平台,难以全面掌握申报条件,部分申请人故意隐瞒收入、财产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公共租赁住房,因租金较低,转租、转借、空置公租房的现象比比皆是,社会满意度低;三是清退成本高,国家规定对公共租赁住房对象资格实行动态管理,实践中,对经济、财产收入发生变化且明显不符合入住条件的对象,难以及时清退或按市场价格补缴租金,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多、时间长、耗费大。
2.3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管理不佳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所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住房的施工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足等方面问题产生。在实际当中主要表现为参与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各个工作人员有可能产生履职不力的问题,进而影响到管理的质量,导致该项管理工作并未充分按照标准的工作流程进行,对于城镇保障性住房管理的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例如,在管理工作开展阶段,其中的部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并未完全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便开展施工,不但会降低工程的质量,也会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对于保障性住房开发影响较大。
3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3.1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管制度
针对一些不真实的申请人的情况或者保障住房部门中存在的一些不公正的办事人员,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加强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的审核,并将审核的结果向社会公布,畅通相关的诉讼通道,对群众的举报或者投诉等进行积极地处理,而且还要加强对住房保障工作人员的考核,使其拥有岗位竞争意识,有效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严抓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加大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量监督。首先,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管理效率,将项目审批工作进行规范,使得审批工作能够更加的高效。其次应该将保障性住房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科学规范,按规定严格的执行。其次,要将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进行贯彻。使得建房的工程质量责任能够落实到位,使得工程质量能够符合法律规定并得以全面保障;各个部门都能够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可能产生影响,应该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质量负责。最后,应该将工程质量管理划入住房保障管理;并加大对于工程质量的规范,将责任进行相应的落实,加大监督力度,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的追究,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理。不断地健全质量投诉举报制度,主动接受相应监督。对于管理层也应该加大进一步的监督,使得各地建设主管部门都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使得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更加的法制化,也使得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质量能够更好地得到保障。
3.3加强动态监管,提高保障效率
一是建立联合会审机制,由住建部门牵头,组织人行、公安、民政、不动产、残联及退伍军人事务等部门,对新申报对象及小区内入住对象资格,实施动态核查,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廉租房、公租房住户,应退尽退,不能退的纳入诚信“黑名单”,用适用条件多方惩戒,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的严肃性和公平性;二是多措并举,降低行政成本。对不符合的条件的住户保障对象,或长期拖欠公租房租或物业服务费的住户,组织街道社区、片区民警及城市综合执法部门再次上门做工作,督促催缴,不能催缴,由保障房管理运营单位在小区宣传栏、电视广播媒体公示催缴。对拖欠拒交水电费用的,函告相关部门,采用市场手段适时断电、停水,对顽固不化拒绝缴纳的,还可分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三是探索实行购房补贴,对经济收入、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家庭,适当给予部分购房补贴资金或低息贷款,鼓励其退出保障房,购买商品房,尽量减少行政成本支出,提高住房保障运营效益。
3.4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为了全面提升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需要做的一项工作便是提升保障性住房施工管理的质量,以此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够达到高质量竣工的要求。因此便有必要构建起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从而使参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及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获取到有效信息,各个施工环节并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上传各环节施工质量信息,如材料采购质量、机械设备质量以及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验收报告等方面,进而助力保障性住房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改造后效果最佳的加油站基本都设置在高速路和城市新开发建设区域,改造效果最不理想的加油站位于国省道附近。如果想获得良好的改造效果,必须要有周围乡镇进行依托,否则不适宜对其进行改造。
参考文献
[1]倪勇.加油站改造工程施工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9):20-26.
[2]尹剑.浅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时代金融,2019(18):84-85.
[3]李雪敏,武振国.呼和浩特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