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杰、孙天坤、孟凡超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应急演练对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全体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能快速有效的组织事故现场人员呼救报警、抢险救援、快速疏散,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规模、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本文将从应急演练的目的、工作建议及实战演练与桌面演练的优缺点3方面,探讨如何有效的开展应急演练工作。
关键字:实战演练;桌面演练;建议
一、目的
(一)检验应急预案实操性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往往过于格式化、拘泥化,表面上编制出各种专项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但预案内容大多空洞,可操作性较差,例如预案中的应急联系人无法第一时间联系到、各救援小组的分工不明确甚至存在救援漏洞,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不合理等。
针对此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应急演练,可以及时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形式大于内容”的部分,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操性。
(二)检验应急救援响应能力
应急预案中虽然包含各小组人员分工及响应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职责分工并不清楚,当事故来临时手忙脚乱,严重影响应急响应速度及效果。应急救援需要现场人员熟练掌握处置方法,从而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果断、有效的进行处置,但通过分析事故案例可以发现,当真正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时,现场人员无法采用的合理的处置方法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一个关键点。
在进行应急演练过程中,可以使人员熟悉各自应急救援职责与分工,并增强各救援小组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应急救援的响应能力。在应急演练中,通过模拟各种突发情况,从而训练现场人员在不同事故情景下把握轻重缓急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三)检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情况
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中通常会明确列出应急物资的名称、使用方法等信息。但在实际情况中,应急预案编制人员在进行编制过程中,往往仅参考相关编制要求进行编写,并未在从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情况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应急救援物资在平时生产中使用概率较低,容易出现应急救援物资缺失的情况,并且部分应急救援物资有一定的质保期,若未及时检查保养,很容易出现应急救援物资失效的情况。
通过应急演练工作,可以检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情况,对于缺少及失效的物资及时补充,确保应急物资有效。
二、实战演练与桌面演练的优缺点
目前应急演练形式主要包括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下面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说明:
(一)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大多简单化、雷同化、投入大的缺点。目前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实战演练内容不深入,仅仅浮于表面。例如有些实战消防演练仅仅组织员工使用了一下灭火器就结束了。
这种简单化的实战演练仅仅使员工接触到应急救援流程中的一部分,不能真正的起到演练效果。大多数生产经营单位每年都会组织多次实战演练,但演练内容雷同化。例如有些单位总是针对火灾进行演练,导致员工仅仅掌握了火灾相关的应急处置方法,对于其他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并不了解。实战演练需要准备各种应急物资、布置事故场景等,这些准备工作都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实战演练具有真实化、宣传影响力大的优点。实战演练通过实际模拟各种事故情景并进行应急处置,可以真实的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操性、响应能力、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来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将演练的过程进行拍摄,可以用于新闻等的发布,具有较强的宣传影响力。
(二)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具有现场感不强的缺点。桌面演练通过在会议室组织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及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事后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的建议,提交一份简单的书面报告。桌面演练整个流程注重讨论及口头表达,缺少实际操作,现场感不强。
桌面演练具有花费少、筹备时间短、调用资源少、灵活性高的优点。桌面演练通过地图、沙盘、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不需要布置各种事故场景,从而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并且桌面演练可以灵活模拟出实战演练很难模拟的场景,例如发生火灾事故的同时,伴随着触电事故、坍塌事故等。
三、工作建议
(一)实战演练与桌面演练具有各自的优缺点,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应急演练工作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规模和承受能力,注重将两者进行结合,从而全面的提高应急能力,达到应急演练应有的效果。
(二)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演练往往是脚本化的。在进行了多次脚本化演练之后,应进行不提前通知、不预先编制演练内容的无脚本化演练。通过无脚本化演练的形式,促进各救援小组之间的的协调性及应急反映能力,真实的检验员工应急救援的实操能力。
(三)有些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演练时“表演化”严重。单位在进行演练之前将具体演练内容已提前告知参与人员,使演练缺失真实性及突发性,并且为起到宣传的作用,演练会进行录像、摄影等,使参演人员认为演练就是“表演”,无法严肃对待演练。这种“表演化”的应急演练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应急演练时应尽量保证演练的严肃性、真实性、突发性,去除过多“表演”成分。
(四)应急演练不应“盲目化”。目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方案往往没有在企业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无法准确的预测事故的发生、发展的途径,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在进行应急演练时,生产经营单位不仅要全面了解企业引发事故的原因,还要对这些事故原因进行风险评估,对企业发生事故原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模拟最有可能发生事故真实发生发展过程,有针对性的设计企业应急演练活动。
参考文献
[1]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N].陈光亮.团结报.2020-07-10(006)
[2]企业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J].唐和平.现代职业安全.2020(12)
[3]切实处理好应急演练几个关系[J].张菊香.湖南安全与防灾.2020(03)
[4]应急演练的难点与解决方案[J].李纯.劳动保护.2018(11)
[5]企业应急演练常见问题与改进[J].郭观长.现代职业安全.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