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3月第9期   作者:林方盛
[导读]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林方盛
        (广东省阳江市529500)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在预应力施工技术操作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克服复杂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市政桥梁的使用效果和运行寿命。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受弯构件预应力技术

1引言
        预应力施工技术对市政路面桥梁的辅助作用极高,并且预应力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1]。因此,路桥工程的项目设计与施工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和新型材料,缩减工程建设成本,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2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
2.1受弯构件
        受弯构件在预应力技术中属于常用的一种部件,通常被使用在桥梁的梁、板等位置,在预应力技术操作过程中使用受弯构件并保证受弯构件的质量,不仅能够让桥梁施工过程更稳定可靠,提升其抗裂性和构件强度等,也能让桥梁的后期使用寿命得到有效保障。
2.2混凝土工程
        使用传统的技术方法对市政桥梁工程进行施工时,桥梁项目中的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开裂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桥梁后期的使用,还会降低构件的耐久性,致使桥梁或道路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成本。与此同时,一些市政桥梁工程的项目规模较大,因此使用的部件种类与数量较多,而这些都会增加桥梁主体项目的自重。一旦部件跨度有限,整体工程使用性能就无法满足预期要求。因此,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不仅能够让混凝土工程结构得到加固[2],还可保证项目的使用寿命。
2.3多跨大孔道桥梁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因此很多城市建设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时,面临的巨大难题是克服复杂的自然环境影响,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在城市的交通建设过程中,需要配合建设高架桥,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这种多跨大跨度桥梁施工步骤复杂、系统性强,所以需要借助预应力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与效率,让城市桥梁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让施工工期得到大幅缩减,并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此项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桥梁的承重能力得到提升,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提升其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2.4市政桥梁工程加固
        想要让城市桥梁的使用过程更安全、稳定,缩减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成本,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质量,采取适宜的市政路桥工程加固措施保证桥梁的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在有效抵抗自身自重的情况下还能具备良好的耐久性。预应力技术在市政道路和桥梁工程项目中加固环节的应用同样非常广泛,并且具备较好的使用效果。
3市政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工程实例
        现以某市的桥梁工程为例,对预应力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此市政桥梁工程北起两条街道的交叉口,跨越某河道与环城路相连,其中桥梁施工段总长为700m,主要采用“V”形墩结构作为主墩,承担桥梁的自重。同时,测量的主跨跨径为108m,两个次边跨分别为72m,主桥总长为256m,主桥及南侧引桥横断面为28m,北侧引桥横断面为24m。完成各类规格钻孔灌注桩共160根,浇筑C30承台等混凝土约4115m3、C40墩台身及铺装等混凝土约2490m3、C50箱梁混凝土约16810m3,完成桥梁钢筋约4400t、预应力钢绞线约580t、预应力钢筋约110t;完成路基填方约18000m3、沥青混凝土地面约9800m2、水泥砼路面约3000m2;完成各种规格雨水管1050m、检查井31座、雨水口57座[3]。
3.2预应力技术施工流程
        在市政桥梁项目施工中落实相关建设步骤时,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与顺序要求操作预应力技术,保证技术优势的全面发挥。与此同时,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配合采用一些施工设备与特殊施工操作方法,例如在一些操作环节需要借助锚具或夹具将端锚固定在适宜的位置上,夹具的张拉端也需技术人员重视,如果在这些处理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预应力技术作用的发挥。在对预应力筋进行穿索和张拉时,特别是张拉操作之前,技术人员必须对使用的设备与构件进行详细的检查,防止设备与构件的性能和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张拉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检查和确认所有设备与构件都满足标准规范后,张拉操作过程还要符合相关操作规范,防止因为技术人员的误操作而导致施工部位出现问题,使后续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必须依据工程施工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环境,对人力与物力资源进行科学的调配,最大限度地发挥预应力技术的价值。
3.3混凝土、钢绞线等材料的选择
        各种建筑材料与设备能否得到科学配置,同样影响预应力技术价值的发挥。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确保预应力构件的质量,在选择施工材料时,秉承“质量第一”的原则,挑选信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厂家,并与其开展长期的原材料采购合作,从源头上对各类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把控。伴随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材料涌现建筑市场,这些新兴材料不仅能够让建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还能够让预应力技术的价值与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相关施工人员在路桥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依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配置更为先进、操作更为简便的新型建筑材料,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与质量。例如,在选择混凝土时,应保证配置的预应力钢绞线和应力消除钢丝规格与该技术的操作要求相匹配。通常情况下,规格在C40或以上的钢绞线能够与混凝土材料进行良好配合,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预应力筋配置规格见表1。
                           表1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预应力筋配置规格表

        与此同时,在对钢材料进行热处理时,最好配合采用C30及以上级别的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预应力施工中钢绞线的规格与质量至关重要,所以相关岗位职责人员在对此种材料进行准备与应用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及操作规范组织材料质量落实工作,保证预应力构件的性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3.4受弯构件预应力技术
        在使用受弯构件时,技术人员要根据受弯构件的受力特点对其位置进行科学的设定。通常情况下,设置在构件受拉侧的受拉构件称作主筋,依据部件生产的相关技术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对钢筋和箍筋进行架设时,还必须在适宜的位置配置不同数量的结构钢筋。在混凝土施工环节,为了满足此施工部位的拉力需求,技术人员必须配合使用一定数量的碳纤维板,充分保证施工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初始应力增加时,碳纤维很可能会在此阶段失去应力。为了防止碳纤维板的拉力承受性能无法发挥,技术人员应对钢筋混凝土的受弯构件上的碳纤维板进行加固。通常情况下,采用碳纤维布缠绕的方式对碳纤维板进行加固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尤其从工程力学的角度来看,结构初始内力得到保护后,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初始压缩应变与拉伸应变会被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此时,受弯构件的强度与耐久性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4结语
        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政桥梁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施工人员必须保证预应力技术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各环节的质量,并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相关设计规范及国家规范施工,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
参考文献
[1]黄加福.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8(8):89-91.
[2]叶凝.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控制中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J].科技风,2020(5):133.
[3]陈建芳.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实践运用[J].建设科技,2018(6):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