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梓豪
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预制装配是一种快速施工技术,在未来建筑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预制装配技术与传统建筑施工方式有较大区别,为此本文重点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纵观我国当前应用的各种形式的施工建筑,其中最具特色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施工地位和施工优势的建筑类型当数预制装配式建筑。和其他建筑类型相比,其建筑总体施工周期优势明显,具有较强快捷性和简便性。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建筑主要是通过使用装配式施工,建设建筑装配式结构,将混凝土构件和以利用工业制造的方式来生产出来。在建筑结构体中的梁板、楼梯、梁柱等部分构件都可以应用生产加工方式制造出来,然后再拼接组装。幕墙、厨卫设施、天花板、装饰、机电的预埋件也可以使用生产制作方式再运输到施工现场,来装配组装,将预制好混凝土结构构件,及将物品部件吊装至预定的位置,然后利用预留插件进行组合,之后再进行节点连接。然后将构件部件连接形成一个完整整体,以达成建筑物强度技术要求。预装配建筑施工会使用工厂制造方式,来制造出构件,这种方式能够极大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使工程质量得以提高,也会增强建筑物内部的性能。在我国具有大板型的住宅结构相比,首先做好墙板、楼梯,再利用混凝土浆液浇筑衔接,这样会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但这种建筑物长期使用就会出现损失楼板裂缝的问题,建筑物结构性能较差,抗震性能不强,容易被市场淘汰,因此,就被现浇性的活动结构使用方式取代。最近,国内预制装配技术提升,很多的技术都是通过改进过去混凝土施工技术得来的,并生产制造构件。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应用
2.1充分应用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整个建筑施工工作顺利进行,施工人员必须保证预制构件浇筑工作顺利完成,而若想达到这一目标,相关工作者在浇筑前检查混凝土浇筑的打磨设备,确保该设备能够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而后,相关施工人员需再次核查预制构件内部的钢筋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满足正常施工建设需求。在完成上述两步工作后,工作人员才可开始喷漆,以涂盖隔离物。施工班组在预制构件浇筑中进行表面涂盖隔离物时,一定要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保证浇筑和覆盖均匀,同时富有设计感,符合建筑需求和建筑标准。另外,一旦出现浇筑突发变形的状况,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快速查找问题根源,做到及时处理。浇筑时应选用插入式混合技术施工,应用该技术必须保证插入式混合工具完整,以此保证浇筑效果良好,能够符合建筑标准。
2.2预制内剪力墙、窗体、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就当前的施工工程情况来看,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是较为普遍应用的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之一。该技术将预制构件通过螺栓固定于建筑物上,以此实现建筑整体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相同的建筑效果。施工中的预制构件安装是需要施工工作者特别注意的工作内容,工作者既需要提前预留出足够的孔距,为接下来的安装提供足够的便利,方便后期穿插钢筋,以此保证螺栓能够有效实现预制构件剪力墙和其他部分的紧密连接,还要寻找到预置构件的有利连接位置,确保利用螺栓能够将内剪力墙和工程主体完美连接。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构件就是窗户,窗户是一座建筑通风透气的重要存在,而窗体需要结合整体建筑的设计标准和要求,按照一定科学依据选择。在建筑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对窗口的预留,确保需要穿过窗户的螺栓能够被固定住,同时保留螺母。而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窗户的安装和连接也是保证整个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存在,确保窗户所在位置与事先制定的计划相符,能够连接构件。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最重要也较易发生问题的流程为预制叠合板安装。其一,确保预制叠合板的精准安装。工作者需要在安装过程中完全按照符合科学要求的方式进行叠合板安装,同时结合实际的安装情况对叠合板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并对安装方向进行控制;其二,因叠合板是易碎物品,所以工作者需要在安装过程中给予其外围支撑板一定的防护,以此保证叠合板的完整,增强资源利用率。
2.3预制部件的运输、储存、吊装施工技术
工作人员需要在预制构件,建筑施工过程中始终重视三个重要流程,这三个流程分别是预制件运输、预制件的储存和预制件的吊装。(1)施工部门需提前知晓预制构件的数量和重量,然后根据预制构件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和运送车辆。(2)为保证预制构件的运输安全,在运输预制构件时应在其运输车内填充相应的缓冲物。(3)将需要运送的预制构件固定在运输车上,以此避免预制构件破损。(4)制定合理的运送路线,避免预制构件破损。(5)储存预制构件的空间必须拥有较高平整度,以此保证预制构件完整。(6)储存预制构件的空间尽量干燥,避免因潮湿给预制构件带来损伤。
2.4预制构件的连接施工技术
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与连接质量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与功能,因此在施工时应格外重视。目前常见的连接预制构件的施工技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机械连接施工技术。该技术最重要的工作流程是对预制构件进行连续性的灌浆施工,该工作流程需要运用机械设备反复操作,能够实现预制件与高强度没有收缩性的水泥的连接,以此保证预制构件的连接科学高效性。但通过该技术进行连接的预制构件会存在相对较高的内部加固标准和要求。第二,现浇连接施工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具有连接需求但连接较小或位置较偏的预制构件,同时也适用于具有较高混凝土浇筑模型标准和要求的预制构件。第三,预制内剪力墙螺栓连接施工技术。螺栓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连接工具,工作者通过螺栓的应用实现预制构件与建筑的紧密连接。
2.5预制装配工程的验收技术
在施工阶段结束后会由建筑单位对建筑工程展开全面的质量验收,而预制装配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主要包含验收预埋件配件、整个生产工序流程的验收、工作模具质量验收等等。若验收过程中发现不达标产品和不科学工序,验收者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登记记录,并根据相关标准展开处理工作。
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建筑施工中新型的具有明显优势的建筑结构之一,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开始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但在具体施工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构建连接、预埋管件以及转角折断等,若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不能够按照设计的流程完成操作,将直接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益。因此,为了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不仅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提高施工的合理性,更要对其质控措施进行研究,做好施工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徐通.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21(1):181-182.
[2]王全宾.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2):238-240.
[2]柴明奥,刘裕帅,谢志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20(8):16-17.
[3]高鲁甲.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No.285(05):104-104.
[4]国秀英.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v.18;No.317(1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