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朗
阜宁县市政设施管理养护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多.保障养护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能够更好的对于交通需求的实现进行保障,其工作作用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道路养护施工中常用施工技术问题。
关键词 :市政工程 ;道路养护 ;关键点
一、城市道路养护的常用手段
1.1 灌缝法
市政道路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危害较大。为防止裂缝扩展引起基层进一步损坏而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灌封胶产品,是具有优异抗位移变化与防水性能的快速固化的油性材料,它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固化 , 耐候性强,高温不流淌,低温不脆 裂,可在50℃至 -40℃施工。冷灌缝胶对路面裂缝处理的工具 有 :手持式小扩缝机 ;吹风除尘机 ;背负式灌胶机(大面积 使用)。方法步骤是 :切割扩缝、吹风除尘、裂缝灌胶。
1.2 就地热再生技术
当路面出现局部破坏(如裂缝、拱包、坑洼、沉塘等病害) 现象,采取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代表性加热方式主要有: 微波加热;可见光加热;热风循环式加热;红外线加热;红外线、 热风并用式加热。采用这种技术时,热补施工要点是要确定好修补区域、修补顺序,并设定好加热时间参数,控制好温 度和进度。
1.3 沥青路面罩面
路面罩面法,是在砂石道路等低等级道路最上面采用一层较薄的沥青砼或沥青碎石或沥青沙粒等加以处理。按沥青 路面罩面的使用功能,分为三种 :普通型罩面、防水型罩面 和抗滑层罩面。其中,普通型罩面适用于消除破损、完全或 部分恢复原有路面平整度、改善路面性能的修复工作 ;防水型罩面适用于提高原有路面的防水性能、平整度和抗滑性能 的修复工作 ;抗滑层罩面适用于提高路面抗滑能力的修复工作。无论哪种方法,在道路养护工作中,只要严格组织施工, 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二、解决道路养护维修施工存在问题的措施
2.1制定好科学合理的道路管理计划
道路养护维修施工作业比较复杂,应制定好科学合理的道路管理计划,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施工之前,应加强对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对道路下面的管线资料进行熟悉掌握,划分好施工作业区域,并制定出合理的施工工期和交通导流方案。协调好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运行情况做出前期规划,在道路养护维修施工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并通过广播电视的媒体通报交道绕行路线。道路保养维修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道路地下管道、电力通信电缆复杂的情况,应向所属单位索要地下管线及电线电缆的具体资料,以免在施工中损坏相关设施,同时还应做好管道及电线电缆的施工防护措施,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
2.2对道路的病害情况做出科学的检测评估
在进行道路保养维修施工以前应做好道路病害情况的评估,依据道路病害的种类、路面的损坏程度以及区域的大小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道路养护方案,利用道路病害检测装置,对道路的现状进行资料收录并对相关道路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对道路的各种性能参数情况实现有效的检查。除此之外,还应完善好道路养护维修资料的管理系统,对每条道路的各种性能指标以有运行参数实现档案化管理,在道路养护方案设计时作为数据支持。
2.3加强培训质量,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我国在道路养护领域内人才缺乏严重,参加工作的员工多数并不具备全面的养护知识,大量的年轻员工还缺乏实践经验,造成了目前青黄不接的局面。为此,应该加强对道路养护检测人员的配置和业务培训力度,鼓励并指导检测从业人员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检测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道路管理和养护单位也应该创造优良的环境,吸引国内外的先进人才,全面提高道路养护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道路养护现状
3.1缺乏合理的养护理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道路的不断修建,其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要想对道路进行全面的养护,仅凭借道路建设理念思维去处理问题是不够的。我国道路的组成多是沥青道路和水泥道路,所以在进行道路的养护的过程中,基本上都采取相同的方式,对于不同区域的不同道路铺设条件缺乏细致的分析,比如说在不同的道路施工环境的影响下,道路出现病害的原因也是不同的,要对病害成因进行简单的分析,才能保证“对症下药”,使后期的养护工作不至于来回反复,争取做到一步到到位,尽最大可能完善道路养护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的养护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3.2缺乏预防养护的理念
所谓的预防养护就是指,一条质量符合建设要求的道路,在其使用寿命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五时,其正常的使用功能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就要对其进行预防性的养护工作,才能保证在以后的使用周期内,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不会下降。但是在现如今的道路养护阶段中,往往忽视了这一预防性的养护过程,而养护施工通常在道路使用的后期进行,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养护资源的增加,养护成本的提高。这是现阶段我国道路养护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一旦错过了道路养护的最佳阶段,道路的使用期限就会大大的缩短,以至于到后期就要进行整个路段的重建整改。造成了运输工作困难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道路投入经费的额度。
四、市政路桥养护的关键点
4.1提高预防性养护(ppm)
城市道路“三分在建,七分在养”,这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否则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建设部新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正在积极倡导预防性养护,努力改变过去“坏了再修”的旧观念。在规范中除有多处明示预防性养护的条文外,整个规范的条款都隐含了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城市道路的建设,在设计和施工时就应充分考虑如何养护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将未来的养护问题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考虑,他们不仅重视道路施工建设,抓工程质量,而且重视养护,抓养护质量。例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有些人就邀请养护维修人员提前介入,从管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在施工阶段,就对在道路设施投入使用中易出现病害的情况,提前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这些都是人们从根本上对城市道路养护理念的转变。而另一些地方片面的追求工期,赶节日交工,只会加大后期的养护投入,造成竣工后道路使用寿命远达不到设计年限。
4.2混凝土初始养护
初期养护技术步骤不科学,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品质。因而在初期凝结中应注重对养护技术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考虑季节气候、天气温度等因素,测试样品应达到标准再开始工作,此外还应采取适当的保护设施控制温度因素导致的品质问题。
4.3路基面防水方面
市政工程路面的防水非常关键,应从设计、施工、材料、养护等多方面对路基结构的防水性能进行重点把控,防止水分渗透到结构中去,导致钢筋受到侵蚀,以及有效减少因膨胀而引起质量下降的情况。市政道路对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注重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减少因道路维护、养护不力的 社会投诉问题,保证市政设施的完好率、降低因道路养护问题发生的事故率,加大对路面养护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技术的科学化,对不同道路(沥青混凝土路、水泥混凝土路)病害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优化措施、提高市政道路管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城市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DG/TJ08-2183-2015.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M],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17 年 04 月
[3]刘晗.我国道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