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
46003319831006****
摘要:混凝土可以简称为砼,是由水、水泥、骨料、化学添加剂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形成的建筑材料。砼广泛的应用到了市政行业道桥的施工中。道桥的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就是砼的施工,且砼的施工质量对道桥的施工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控制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要求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要求;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要求
1.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在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中混凝土被广泛使用,混凝土品质的选择不能选择一个三无的生产厂家。作为混凝土原料的主要成分,硅酸盐水泥的使用并不是没有变化的,必须根据道路、桥梁建设现场的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对于原料的强度也应该关注,强度不要太高或太低,要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同时,骨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骨料也就是指沙石。0.5~3cm的直径最为合适,并且为了避免影响分配效果,含沙量也不能太高。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使用前应该对杂质进行筛选。水泥的性质不同时混合剂也不同。减水剂是构成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对于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强有很大的帮助。
1.2调配混凝土
混凝土的配置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配置过程中的细节不可忽视。首先,慎重进行选择,在调配前认真检查材料,有异常时立即更换。然后,技术人员调配样本,检查合格之后进行所有样本的调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施工位置的要求各不相同,混凝土配置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必须根据位置选择适当的调配比率。例如:根据坍塌度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坍塌度的比例。初凝时间、灰比度等方面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免发生泌水等不良问题。关于坍落度,最大不超过10cm,最小不小于8cm,2-4h是最适合的初凝时间范围。
2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2.1控制原材料质量
控制原材料质量是保证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笔者主要分析对水泥和骨料质量的控制。
对于水泥,首先要做好防潮、防雨淋措施,以避免水泥受潮凝结;其次,由于水泥在暴晒后容易导致水泥袋风化、破裂,从而导致水泥洒落,造成浪费,且暴露后的水泥风化之后也会降低凝结性能,因此,还要做好水泥的防晒工作。
骨料的质量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对砂的细度模数、过筛量等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或者细小裂缝。同时,要对砂进行不定期检验,通过砂中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2.2道路桥梁中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模板设计。首先,在进行模板设计时,要在考虑支撑施工牢固性、方便性与拆除工程便捷性的同时,保证模板刚度和稳定性,避免出现因模板设计或施工不当造成的变形。其次,确保模板材料符合使用要求。由于混凝土由大量的化学材料构成,为了保证模板的正常使用,模板必须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与耐腐蚀性,且表面要平整,以满足不同形状、不同规格桥梁的建设要求。对于不同的模板材料,要进行不同的处理,如对钢模板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度。模板的安装质量决定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而影响桥梁主体工程及桥梁建造美观程度,因此,控制模板施工质量尤为重要。
2.3道路桥梁施工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质量控制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布料时需要来回移动出料口,避免赶浆;振捣采用不同直径的振动棒相互配合,保证不出现大气泡为止,振动棒的频率与力度必须均匀,防止用力过猛或者减少振捣次数,科学合理的振捣会让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失出去,从而降低热胀冷缩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浇筑质量。对于需要预留施工缝的结构物,待混凝土浇筑到顶层后,在结构物连接位置用铁抹子将表面的浮浆刮去一层,并压出条纹状,当混凝土终凝后,对于处理不到位的地方,用钢钎将表面凿毛,确保施工缝预留到位。
浇注完毕后,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可采取浇水法、覆盖薄膜法等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气温变化,而且要严格控制养护时间。此外,在施工结束后,应强制执行交通管制,以避免道路桥梁被损害。同时,还要制订日常养护计划,有效控制波浪、裂缝及凹槽等病害的产生。
2.4拆模
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进行全方位检查,确定凝结牢固后才能进行拆模。为了减少拆模对混凝土的影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全面检查道路桥梁混凝土的凝结程度,确保整体工程凝结结实后才能进行拆模,若发现裂缝或者混凝土未凝结牢固,需进一步浇筑混凝土,处理好裂缝后才能进行拆模。第二,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进行拆模,边振动边拆模,敲打振动后,模板就会脱离混凝土表面。敲打拆模时用力不可过猛,以免对浇筑的混凝土造成损害。第三,做好模板回收工作,拆除后的模板必须及时移出场地,做好回收,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四,及时清除模板上混凝土。若是钢模,还需要在钢模表面涂煤油,以进行防锈处理,以便下次使用。
2.5养护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很敏感,如果养护不当、不及时,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就会导致其在拆模前,甚至终凝前出现裂纹。这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甚至危及工程结构安全。因此,混凝土在凝固养护期间,必须严格按要求认真落实混凝土的养护,以确保混凝土质量,防止混凝土开裂。
2.5.1养护用水和覆盖物要求。混凝土养护用水和混凝土的拌和用水相同,使用饮用水即可,不得使用污水及含有有机或无机有害物质的水,以免影响混凝土凝结硬化。养护使用的水温不得过低,避免浇筑混凝土时产生过大的内外温差。
2.5.2养护的一般要求。①混凝土浇筑硬化后,应对结构物水平顶面洒水养护。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有模板覆盖的应向模板洒水降温,保持模板湿润。如果于混凝土养护期间拆除模板,拆除模板后具有覆盖条件的覆盖后继续洒水养生,没有覆盖条件的不间断向混凝土表面洒水,保持湿润。②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前3d养护非常重要。实际养护时间根据气温、风力等因素延长或缩短,以使混凝土获得正常强度,停止养护后以不产生干缩裂纹为准。③夏季雨水较多。雨天,应覆盖塑料膜,防止未硬化的混凝土受到雨水冲刷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2.5.3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物的养护。①T梁。拆除模板后,顶面继续覆盖洒水养护,侧面用软管雾状喷淋养护。养护期间,不间断向T梁腹板喷水,并做到混凝土表面的全面湿润且避免干湿循环。②墩柱。拆除模板后先向墩柱表面洒一次水,然后用封闭的塑料薄膜筒包裹,养护至7d以上。要求塑料薄膜必须将墩柱包裹严实顶口扎实不漏气漏水,塑料薄膜表面附着水珠方有养护效果。③空心墩柱。拆除模板后,沿墩顶四周设滴水管。滴水管不断滴水,水沿着墩身表面流下而保持墩身湿润。④盖梁、系梁。拆模后,包裹土工布,并在顶部设置储水筒,储水筒设滴孔。⑤基础及肋板。拆模后,及时回填基坑及涂抹沥青。
3结语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对混凝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进而保证工程质量,促进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欧强,周伟.道路桥梁混凝土开裂原因及其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14):169.
[2]瞿雪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8):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