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下)9期   作者:赵玉俊
[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年增长,公路交通建设工作也随之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做好公路交通建设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十分关键。

        赵玉俊  
        淄博市交通建设发展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逐年增长,公路交通建设工作也随之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做好公路交通建设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十分关键。在这基础上,不仅需要就现代公路施工技术应用成效加以优化,同时在养护工作的开展方面也不能忽视。
        关键词: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防治措施
        引言
        近年来,国内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对车辆的需求不断增多,致使道路承载巨大负荷力,进而导致很多公路实际使用寿命明显缩短。这是因为这些公路对应的质量标准不高,并未把养护工作做好。因此,新时期,不仅要提升公路实际施工质量,同时还需强化养护管理。
        1公路施工养护作业需求
        1.1管养分离
        对于现代公路来讲,不仅要在施工期间做好质量管控工作,更要在实际运行期间加强养护工作深入贯彻,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性的管理体系,提高养护工作的高覆盖性水平。在养护理念上进行有效革新,将管养分离的工作原则深入贯彻和落实下去,结合公路市场环境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目前在公路使用期间存在的常见风险,比如说典型的裂缝、坍塌等,就具体原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引进先进技术载体,加强养护工作执行力度。
        1.2管理专业化
        在养护工作领域,需要关注公路实际要求,积极践行专业化管理思想,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管理目标。首先,需要制定完善性管理机制。要综合国家在公路工程方面的养护办法以及所提出的战略方针进行全面考虑,结合公路工程实际运行环境,分析具体的风险类型和诱因,在此基础上设置管理机制,从而为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方向导向。同时,加强管理人员在公路养护领域的专业素养建设也十分必要。要积极组织培训,将精细化等先进养护思想有效地贯彻下去,加强养护技术工艺重点培训,提高综合养护水平。
        1.3深层联合
        在养护工作领域,需要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管控要求,深入分析相关联的部门和机构。本着多项联合、深入管控的原则,构建综合性养护体系。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战略协作,针对养护资金和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整合,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公路养护工作压力,同时也能够全面提高养护工作综合效能。
        2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
        2.1机械配备和人员配备标准化
        在公路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标准化的对机械配备和人员进行管理:首先是机械配备的标准化管理,包括较为常见的路面维修、路面清扫、夏季防汛、绿化维护、标线修复、冬季路面除雪、养护巡查、桥涵检查等养护工作。这些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养护设备,养护设备应该以安全、适用、经济、节能等为基础适当的进行选择。首先,公路养护管理中配置的设备应和养护管理模式、养护管理承担的养护任务相符合,应充分的对养护设备的利用效率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对于利用率不高、市场易租赁的通用设备可以减少成本,以租赁的形式配备养护设备。其次,由于公路需要较多不同类型的养护设备,应尽可能的选择多功能的机械,利用一种机械能发挥多种用处,提升设备配置的经济性和实用性。第三,还应尽可能的选择自行式设备,提升养护的安全性和速度;还应充分发挥就材料的优势,有效的实现环保与节能的特点。最后,在选择公路养护设备的过程中应优先的选择国产机械设备,保证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的及时性、质量和后续跟进。

第二就是人员方面的配备,公路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在遵循“程序简化、管理方便、质量保证、服务高效”等基础上设置机构人员。
        2.2完善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公路施工养护效果,就应对相关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构建合理的公路养护体系,实现集中统一的管理目标,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分级化管理,从而有利于科学管理和评估施工的各个阶段。此外,还需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把互联网系统和大数据系统融入实际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去,从而实现专业化管理和实时化监控的目标,提升管理决策的精确性。同时,也为相应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检测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技术支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3预防性养护技术
        ①微波热再生工艺是将路面损害处用微波加热车的加热墙进行覆盖,然后通过微波加热的原理,使得新材料的温度与路面温度相同,同时需要满足不同深度的路面损害的相关的加热标准,高度分别是12cm、8cm、6cm以及4cm。该技术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大于2m2的部分凹处、坑洼、裂缝、路面松散和网裂的几种路面损害有效,提高公路表面的颜色的对比程度,路面的外观得到修复,整体上路面没有非常清楚的修补痕迹,和平常没有明显的差别。自然条件、交通繁杂、路面的原材料品质、路面的原本状况、施工水平和混合料的计划等因素都会使路面受到损害,综合以上原因,公路的使用时间大约在一到两年左右。
        ②注浆高聚物工艺是通过输料管用高压注浆的方式把两种高聚物材料放到注射枪口,然后再将注浆管送到路面损害处,两类材料会在此处产生化学反应,材料由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体积快速开始进入膨胀状态,路基得到加固,基本达到裂缝和公路路面翻浆的处理标准。该技术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基毁坏造成的严重的重度裂缝与路面翻浆两种情况有效,可以提高路面的稳定能力,推迟公路路面的发挥正常职能的时间,在较好的路面情形下,可以看到的路面毁坏情况包含路面出现下沉和翻浆、严重裂缝。
        ③封缝或者灌缝工艺是通过密封材料填充路面出现的裂缝,作业内容主要是填充空间的产生、清理出现的裂缝与灌入填充裂缝的材料,该技术可以预防杂物和水进入公路路面的内部,保护路基的表层,防治路面出现损害,路面出现横向的裂缝、块状裂缝、纵向裂缝、疲劳的裂缝,同时满足裂缝的宽度不大于19mm,此时可以使用封缝或者灌缝技术进行预防性养护,使用时间由填充裂缝的材料类型与产生的裂缝的程度决定,通常使用年限大约是一到两年左右。
        ④微表处工艺是通过改性的稀浆封层车在公路表层上铺垫一层混合物质,主要是由水、改性聚合物乳化的沥青、其他的矿物质、配制较好的集料混合而成,封层厚度通常控制在18mm左右,该项技术可以将公路的表面进行密封处理,进而有效预防路面发生氧化反应、松散,对路面的微小的裂缝进行密封,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和机车驾驶的安全性能。车辙不大于30mm,路面不规则和较浅的桥头跳车,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采用微表处技术,可以提升路面的颜色的对比度,提高路面的外观,适合的公路路况包括微小的横向和纵向裂缝、不规则方向的裂缝、轻度或者中级程度的路面松散、路面发生硬化、老化或者氧化现象、路面发生渗水、道路的摩擦力减弱、深度不大于15mm的车辙、公路表面的轻度的泛油、较不平整、磨光、补丁非常稀少等情况。使用微表处技术的公路的使用年限大约是四年左右。
        结语
        综上可知,公路养护这项工作会对公路系统具有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按照国内公路系统几种常见病害,有关部门需加大检修力度,同时积极培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可确保公路系统实际使用质量,对行车安全加以保证。
        参考文献
        [1]江留勇.公路桥梁常见病害成因及养护管理措施[J].居业,2020(10):40-141.
        [2]武哲.公路桥梁病害成因与养护管理研究[J].交通世界,2020(21):124-125.
        [3]王运强.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预防处置[J].中国公路,2020(11):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