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祖龙
身份证号码:4509241985091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就建筑业的技术水平来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项目中主要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混凝土结构质量会对项目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管理。一方面要对施工技术质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整体的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很大,一些混凝土生产厂家和施工企业未能充分、有效地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造成工程实践中混凝土质量问题多种多样,给各类建筑的安全稳定应用带来诸多隐患。为此,应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明确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技术要点,从而促使混凝土生产厂家和施工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稳定发展。
1混凝土施工现状
现阶段,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其本身有许多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优点。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的水平。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尽管混凝土材料有很多优点,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这种材料的性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对各施工要素控制不当,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混凝土材料在土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混凝土配比过程中不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要求、混凝土中添加的各种添加剂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混凝土浇筑过程缺乏有效管理、混凝土缺乏有效的后期维护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对混凝土施工没有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施工人员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来施工;另一方面,多数企业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根据现场环境的实际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优势
2.1可模性
对于相关结构来讲,在搅拌完成以后,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塑形处理,设置在模具中制作成为设计图纸规格的结构,能够加快结构的成型速度,规格符合设计标准、制造要求,通过系统化、有效性的方式来进行结构的塑形处理,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达到良好的工程建设目的。
2.2耐久性
通常情况下,质量符合标准的混凝土结构,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寿命很长,只要不出现裂缝问题、其他的质量问题,就能够确保耐久性,与传统的土木工程结构相比,应用的时间很长,寿命也很高,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预防出现寿命不足的现象。
2.3高效益
和传统的钢结构相比之下,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讲,实际应用和建设的成本很低,将其运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降低成本的支出量,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合理使用混凝土结构,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确保整体工程的效益。
3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应用
3.1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技术要点
开展有效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材料运输十分重要。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求,在规定的混凝土材料标准下,一定要做好混凝土材料运输技术的控制,同时还要注意泵送技术的应用。混凝土材料运输期间,会产生很多影响因素,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泵送的时间,合理规划混凝土材料运输路径。有效结合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因素,科学调整混凝土配比情况,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是科学、合理、有效的,混凝土在开展有效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为了更好的完成运输工作,结合路程、运输方式这两点影响因素,一定要做好相关处理工作。其一,混凝土材料的运输人员,需结合环境调查与线路了解等情况,提前制定好运输方案,具体包括运输线路以及运输途径的人员工作等。结合运输方案提前做好实验验证,计划处耗时最短的运输路线,将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材料的影响降到最低。其二,混凝土运输期间,非必要不能进行转移,运输人员、材料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及时做好沟通工作,保证混凝土运输对接及时,确保所有混凝土材料在运输到达之前不会出现初凝现象,及时运输到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地点。
3.2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无论是浇筑、脱模工作的开展,还是后续围绕混凝土施工展开的养护工作,都是保障其质量的若干要素中的一项。相关单位只有形成整体化的管理,确保每一要素都落实到位,才能够真正基于现场施工行为,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其一,管理制度方面,过去的管理制度与当下的项目运营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要围绕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开展管理制度革新工作,积极形成对于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制度。其次,为了强化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还要结合实际的施工计划,对于施工作业进行工序、质量等方面的监察,在规定工期内,排查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确保管理制度更好地落地。最后,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记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在企业开展其他工程时加以注意与防范,避免问题的反复出现,在企业长期发展的视角上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
3.3养护
养护技术是土木工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最有效的措施,是为了减小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差,降低砌块的冷却速度,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也是混凝土浇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养护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作业完成后的12h内,应进入到混凝土养护环节。养护工作通常是在将模型移除后进行,主要采用浇水养护方式。混凝土养护有一定时间要求,但并非完全固定,具体情况还要根据现场条件而定。施工人员应适当提高养护环境的温度,减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避免构件内部出现较大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构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避免混凝土构件因表面开裂而出现塑性收缩。在混凝土养护期间,构件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不得超过25℃。在风雨天气要做好相应的防护遮盖措施,在混凝土构件周围设置明沟排水,以确保混凝土构件质量。
结语
总之,随着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保障项目质量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控制水平,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加以控制,采取相应手段解决不良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娄子文,王玉雅.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12):1609.
[2]高欣.土木工程中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7,(009):163-164.
[3]杨朋.土木工程中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文摘版:00071-00071.
[4]刘言娥.土木工程中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19,017(005):278.
[5]刘言娥.土木工程中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5).
[6]李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87(05):158.
[7]韦宗桃.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砖瓦,2020(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