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东升
41132519891120****
摘要: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混凝土施工基础作为基础的施工内容,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应用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但是如今社会对于土木工程质量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仍然重要且必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就建筑业的技术水平来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项目中主要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混凝土结构质量会对项目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管理。一方面要对施工技术质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整体的安全性。
1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介绍
城市建筑过程中,土木工程十分重要,同时在建筑施工中,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家对土木工程施工突出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土木工程建筑中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了重新审视,特别是施工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施工材料合理配比。根据结构的施工标准开展有效施工。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认识到水泥凝胶方面的作用,根据具体参数比例按顺序添加砂、石以及水、添加剂等材料,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凝土材料。根据土木建设工程的施工情况,及时运输混凝土到工程施工区域,做好混凝土强度检查,严格按照技术质量要求展开质检工作,如此才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当然实际施工期间,如果不能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置,就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还要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否则混凝土结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质量。一定要注重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材料准备方面,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确保所有施工环节操作到位,在全方面规范施工处理下,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并做好处理工作。面对一些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因为施工期间结构中出现排气不及时的现象,加上水热化处理不到位,从而出现内外部温差大的情况,进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操作的连续性,施工处理准确到位,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2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难点分析
2.1水泥砂浆的影响
水泥在与水作用的时候,在水泥硬化的同时会放出大量热量,这种热量被称之为水化热。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主要是源于水化热。在现场施工前,要求将水泥和水进行拌合处理,由于结构体积过大,热量积聚在结构内部不容易消散,内部温度上升。浇灌的三到五天后,混凝土内部的深层温度预计将达到最高。温差与温度应力成正比,混凝土构筑物的内外部温差很大时,温度应力随之产生。当砼抗拉强度的允许值无法超过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温度变形也会跟着变大,温度裂缝也因此而产生。
2.2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
混凝土搅拌用水只有20%参与了水化反应,剩下的水分基本上都被蒸发了。混凝土体积收缩变小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中残留的水分被蒸发。干燥收缩和自生收缩这两种收缩被一起称为全收缩,不被约束条件影响。如果出现限制,混凝土的抗拉伸强度无法抵抗这种应力时将会出现裂痕。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能否使用合适的工艺,工程安排是否细致牢靠,这些都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如果施工技术条件并不符合当地的地质条件要求,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构件施工质量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结构就不容易稳定,容易发生龟裂现象。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3.1把控原材料
把控原材料质量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首先,对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把控,工程人员无论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原材料的基本采购量,还是在成本基础上对原材料市场进行考察,最终目的都是采购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所涉及的相关采购人员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态度,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把控成本源头,实现低价、高质量的采购。其次,处理好原材料存储堆放的问题。在采购原材料之前,相关人员就要在施工现场搭建堆放原材料的指定位置,根据原材料的特性进行堆放保管,如一些细砂石等可以露天堆放,对板材类的原材料则要做防水处理。这样就可以在原材料阶段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把控。
3.2配比控制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质量会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在混凝土结构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必须严格配比混凝土。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灰浆、砂石、水、辅助材料制成,材料需要由搅拌机完全搅拌,配置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施工人员需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检测混凝土配合比,了解和掌握水泥、砂石等指标。为了能够根据不同组成材料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配比混凝土,应注意加入材料的次序和控制拌制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3.3混凝土搅拌
拌合对混凝土的配制有很大影响,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必须有效地控制搅拌设备、搅拌工艺等,才能保证搅拌工作符合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预拌料应在正式拌料之前进行预拌制,然后排定混凝土搅拌作业的基本步骤,在正式拌料过程中,应先获得正式搅拌的相关工艺参数,再制备用于建筑物中的混凝土。有效地管理搅拌过程中现场的各种原材料,利用现代化的搅拌设备,实现对混凝土各搅拌工序的有效控制。搅拌车在使用过程中,应符合其技术要求,搅拌车内存放的物料不得超过其最大容许用量。
3.4混凝土养护作业
养护是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混凝土 养护的专业解释是:运用技术手段,采用科学方法, 加快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同时,使反应更彻底和有效。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防止已初具性状的混凝土因 风吹、寒冷、干燥、暴晒等客观原因而产生裂缝等 缺陷。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同时振捣完成后,必须在 12h 以内将混凝土覆盖处理完毕,做好浇水和养护。 拆模完成后,必须向混凝土喷水。一般情况下,上 述喷水养护必须在 7d 内完成,而喷水的频率则需考 虑实际情况,主要根据混凝土本身的湿度,以保证 混凝土有足够的湿度。但从目前情况分析,较为常 见的养护方法有围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覆盖浇 水养护法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质量,并对建筑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按期完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把重点放在施工技术管理上。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主要结构,发挥着基础支撑的作用,其施工质量会对建筑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以混凝土构件技术标准指导和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严格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注意原料配比,加强后期养护,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王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0(10):46-47.
[2]李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9(09):110-111.
[3]孙占春.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9(18):115.
[4]夏维祝,张玉河,郑满意.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风景名胜,2018(12):294.
[5]刘龙.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9):26-27.